吉赛尔观后感2600字 《吉赛尔》观后感芭蕾,是什么?在我上第一节舞蹈赏析之前,我的认识是:芭蕾是一种舞蹈,演员表演时需要穿特别的鞋子,还要踮起脚尖跳舞;听过音乐老师说芭蕾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艺术,但我却不知道怎么个有观赏性法我以前看过的唯一的芭蕾,也只是音乐课上老师随意地放的一小段《天鹅湖》舞者穿着白色的裙子,在那里翩翩起舞,只不过不知表达的是什么,只知道他们在跳舞而已当老师开始播放《吉赛尔》时,我不禁感到惊奇,原因是,视频里的场景不是舞台,而是更接近现实的场景原来,舞蹈作品也可以在除了舞台的地方展现的也不禁责怪起自己少见多怪《吉赛尔》是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代表作,得到了“芭蕾之冠”的赞美一部好的舞蹈作品,应该拥有吸引人的情节以及有深度的内涵《吉赛尔》取材于德国诗人海涅的《德国冬日的故事》《吉赛尔》分为两幕第一幕:莱茵河地区的一个乡村美丽单纯的农村姑娘吉赛尔和母亲生活在莱茵河畔的一个小村庄中面对看林人希莱里昂的追求吉赛尔屡屡拒绝因为吉赛尔正深爱着化名劳伊斯的伯爵阿尔伯特,虽然她并不知道阿尔伯特的贵族身份这天,柯特兰公爵带着女儿巴季尔德和朋友家人到山谷打猎,路过吉赛尔所在的村庄时,受到了吉赛尔母女的热情的接待。
为了答谢吉赛尔,巴季尔德赠给了她一副珍贵的项链此时而出于嫉妒的希莱里昂拿出阿尔伯特的剑和号角,当场揭穿了阿尔伯特的贵族身份吉赛尔向大家宣布她已爱上了阿尔伯特但巴季尔德出示订婚戒指,告诉吉赛尔她早已同阿尔伯特订婚了意外的打击使吉赛尔神情恍惚,她扔掉了巴季尔德送给她的项链,在失去理智的狂舞中悲伤地离开了人间第二幕:寂静的林中墓地夜晚,森林深处的墓地里,一群生前被负心的男人遗弃的薄命女魂(传说中的维丽丝女鬼)正在四处寻觅复仇的机会因为无尽的怨恨她们会围住此时走进森林的男青年,强迫他们跳舞,一直跳到力竭而亡今夜深感负疚的希莱里昂来到墓地即被以米尔达为首的维丽女鬼们围住,惩罚至死随后无比痛悔的阿尔伯特也来到了吉赛尔的幕前倾诉心声,女鬼们又欲置他于死地,但是善良的吉赛尔面对阿尔伯特的忏悔最终选择了原谅,并且在女鬼们的面前全力维护阿尔伯特当黎明的钟声终于敲响时,吉赛尔和女鬼们消逝在清晨的阳光中,得以幸免的阿尔伯特站在吉赛尔的墓碑前,一缕阳光照下时,心里没有丝毫幸存的喜悦第一个欣赏点在第一幕,吉塞尔知道恋人阿尔贝特已经和男爵的女儿订婚,随着急速的音乐,扮演者用较为虚幻、不扎实的舞步描写吉塞尔情绪处于极度疯狂的状态,这段吉塞尔的舞步,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有点类似影视作品。
而最后吉赛尔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就这样由于极度的伤心而离开了人世即使不懂得艺术的我,看到吉赛尔的疯狂的舞蹈,也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第二个欣赏点在第二幕,阿尔贝特来到吉塞尔墓前已经死去的吉塞尔的鬼魂和阿尔贝特在鬼王的支持下跳双人舞这段双人舞蹈中,已变成鬼魂的吉塞尔舞步轻灵、很多动作在空中完成,观众看到演员在空中飘来飘去的完成一个个舞蹈动作这段双人舞体现了芭蕾的优美,舞蹈者的灵魂在这里得到具体体现,如同不同的影视演员演绎同一个角色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段双人舞由不同人跳来,人物性格刻画也有不同第二幕的另一个看点在第二幕结束,code(辉煌的结束之意)这段舞蹈突出鬼王的威力(鬼王要求闯进森林里的男人不停的跳舞,直到死去),吉塞尔为挽救阿尔贝特的生命,自己不停的跳舞来拖延时间,直到跳得精疲力尽??钟声响起,天亮了!阿尔贝特的生命保住了!吉塞尔回到坟墓说实在的,对我而言,第一幕的内容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我能通过舞者的表情以及他们的肢体语言而“猜测”到大概的内容虽然不是很肯定,但至少我还是理解了大半的而第二幕就复杂多了,或者说是抽象多了我看完之后,只能理解的就是:吉赛尔在保护着阿尔伯特而其他人是谁我就不清楚了。
而为什么要保护他,我也不清楚课后查了一下内容,我才恍然大悟吉赛尔在第一幕已经死去了,而第二幕的她已经是鬼魂了她死了依然保护着那个负心汉,那个深深地伤害了她的心的男人而那些其他的人也是女鬼,她们想要夺去这个负心的男人的性命,因为她们身前也曾经被自己心爱的男人所抛弃过最后在吉赛尔的竭力挽救下,阿尔伯特获救了而此时的阿尔伯特内心充满了愧疚与悔恨作品的上下幕对比明显,刻画出了人性的丑与美第一幕是人间世界,第二幕是幽灵世界第一幕所呈现出的人性的丑:充斥着欺诈、虚伪、嫉妒和等级偏见第二幕所呈现的人性的美:吉赛尔因为爱而放弃了恨,也因为爱而战胜了鬼王的淫威我还不得不提起在影片中,男女主角的高超的芭蕾技巧虽然我还不懂什么是芭蕾技巧,但是他们的舞蹈技巧还是深深震撼了我观看影片过程中,我不只一次由内心发出感叹之声:太让人匪夷所思了!下课后,我试着用脚尖站立,实在是太难了,怎么可能办到呢?我不禁又发出感叹之声:太强了!所谓“歌舞”,歌和舞是分不开的既然芭蕾是一种舞蹈,怎么可能与音乐分开呢?《吉赛尔》里面的背景音乐就很好地与剧情联系在一起,使我们这些观众更容易理解里面的内容与情节如第一幕吉赛尔和阿尔伯特在一起欢乐地跳舞,背景音乐就很好地烘托出了他们相恋的情景。
而艺术表现手法更高超的是,当吉赛尔知道阿尔伯特与巴季尔德已经订婚时,精神立即崩溃,发疯似的跳起舞来,这时,背景音乐也是他们相恋时的音乐,不断重复出现着,就好像相恋的回忆在吉赛尔脑中不断浮现出来总的来说,《吉赛尔》确实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作品里面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内涵——自古以来为人类在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之间总是不断地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即使这样做要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而吉赛尔正是这样的人的代表我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什么艺术作品,而这次,我把芭蕾舞剧《吉赛尔》两幕都看完了原因很简单,《吉赛尔》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或者说唤起了我对艺术的兴趣而《吉赛尔》同时向我表明:艺术可以更加强烈地打动一个人的心,不像电视剧一样,只是很直白的告诉你什么是什么,而是让你通过你对这个艺术表现的认识去思考也许一个作品出来,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芭蕾,把人类身体的形式美感推到了极致舞者能通过舞动的身体把人类灵魂中那些良善、高贵、优雅、精致、纯洁的一面表现出来,而这些精神气质恰恰就是存留于我们灵魂中的上帝影像的一个掠影这是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这也让我想起老师的一句话:到现场看(芭蕾)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真希望有一天能够去现场看看芭蕾舞团的表演!第二篇:观《吉赛尔》有感 1200字观《吉赛尔》有感 字数:1257女主人公吉赛尔是个美丽、善良的农家女孩,在欢庆葡萄丰收的节日里,天真的姑娘吉赛尔与乔装成农民的公爵阿尔伯特王子邂逅,两人一见倾心,品尝着爱情的美丽与甜蜜,因而吉赛尔拒绝了守林人希拉里昂的求爱。
外出狩猎的亲王和女儿来此休憩,吉赛尔母女殷勤招待,贵族公主赠与项链相报守林人揭开阿尔伯特的身分吉赛尔闻知公爵早已与巴蒂尔定亲,犹如霹雳轰顶她失去理智而狂舞,一剑刺进了自己的胸膛,阿尔伯特恶梦初醒,竭力表白,吉赛尔表示宽恕后瞑目长逝其实,王子深爱着吉赛尔,他伤心不已,也深感愧疚,便独自去吉赛尔的墓前凭吊专门缠住男性跳舞直到他们死去的幽灵们围住了王子已是幽灵的吉赛尔想解救王子,但必须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一命换一命,用她的灵魂来换取王子的生命,并且吉赛尔永世不能翻身但吉赛尔毅然选择拯救王子,彻底死去从此以后吉赛尔再也不能与王子相见了……从古至今,人们在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之间总是不断地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即使以死作为代价这是一部具有传奇性的,又有世俗性的爱情悲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两个侧面,即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看到那率直善良、忠于爱情的少女吉赛尔她有其性格刚烈的一面,同时也有柔情的一面,但作为封建门第观念的牺牲品,注定了她的悲剧结局爱与痛,欺骗与愧疚,无限的柔情与温柔的宽恕用动人的舞蹈表现出来,那份超越生死的爱情更加令人唏嘘我觉得编剧是向往着极端的,用死亡来摆脱现实,用极端来表白自己。
全剧共两幕,第一幕较多用哑剧手法交代情节,以情绪舞烘托气氛;第二幕则意境飘渺,展现神秘而空灵的阴间第一幕重叙事,富有动势;第二幕重抒情,凝重沉静在第一幕中充满田园风光,第二幕又以超自然的想像展开各种舞蹈,特别是众幽灵的女子群舞更成为典范之作二幕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很多人都把吉赛尔的死怪罪在希拉里昂头上,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然而理性思考,真正害死吉赛尔的是阿尔伯特的欺骗,而不是希拉里昂的揭穿即使希拉里昂没有揭穿,吉赛尔始终还是会知道事实真相,还是会受伤走上相同的道路王子不会放弃他的贵族身份,放弃他的公主未婚妻在他心中,吉赛尔只是他喜欢的一个可爱的少女,他会为她的死而悲伤,为她悼念,但不会为她放弃他所拥有的一切有人说《吉赛尔》讲了一个关于宽恕的故事屈死的新娘们化作鬼魂,在某种指引下,不断地演绎着向新郎复仇的惨剧只有善良的吉赛尔例外她化作鬼魂后,在紧急关头,依然奋力搭救王子,并且陪他一起接受残酷的考验最后,在她的墓前,那心上人手捧洁白的百合花陷入无尽的忏悔与沉思中…那时的爱情观与现在相同而又不同封建社会不提倡那种抛弃全世界只为一个人的爱情是因为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而现代社会不提倡抛弃全世界只为一个人的爱情是为了让想在一起的两个人长久的在一起。
不管怎么说,我很佩服吉赛尔的伟大爱情,却无法赞成我会很爱一个人,却不会因为他的欺骗背叛放弃自己的生命这个女孩如此的执着,令我不知该佩服,还是感叹她的傻气+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