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自媒体写作的概念特征及愿

l****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50KB
约7页
文档ID:296001575
2022年自媒体写作的概念特征及愿_第1页
1/7

自媒体写作的概念、特征及愿景施龙早在新文学兴起之初,就有人提出“报纸文学〞的说法,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报纸仅只作为文学的载体和传播管道,报纸背后的读者也只能以碎片化方式进入文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中国大陆出现了各种针对不同读者的读物,形成了“出版商、杂志和作家都是专业性的〞这一西方19世纪即已出现的文化生态〔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第99页,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而当群众消费文化浪潮到来,文学写作也发生了面向社会和面向文坛的分化,然而,即使在面向社会的写作路径中,也是读者身后巨大的市场得到了重视,读者呼之欲出却依然隐而不彰读者真正进入文学体系,要到网络时代特别是自媒体时代到来之后自媒体〞的概念在2002—2003年间提出后,相关技术迅猛开展,见潘一凡:?众媒时代:多元的媒介新生态?,?新闻大学?2022年第3期迭代迅速的自媒体不仅成为日益重要的电子信息媒介,更以其群众媒体的特质,造就了自媒体写作并使之成为新的文学、文化生态体系当中一支重要的建构力量有论者谈及博客文学,认为它使得文学阅读“渐由‘作者中心向‘文本中心转移〞,而读者的深度参与也使之成为“真正‘未完成的作品〞。

陈庆:?博客文学:“零壁垒〞的“自媒体〞文学形态——中国博客文学的兴起与现状研究?,?当代文坛?2022年第2期其实,文本中心在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文学批评流派中早已成为事实,而对自媒体写作来说,乃是在作者天经地义的权威乃至霸权趋于消解,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壁垒得以消除之后,读者不同程度地介入到文学的生成、传播、接受、阐释等多个环节,而这才是真正的改变最近几年,伴随着智能 在社会更大范围、更广人群中的普及,读者在基于这一更为便捷的移动终端的自媒体写作体系中更是日趋活泼,表现出内嵌于文学的开展态势面对这一新的变化,可能需要追问这样一些问题:首先,什么是自媒体写作,它为什么可以大幅推进读者在文学体系中的融入进程;其次,自媒体写作在读者内卷化以后有何特征,它在多大程度上与时代契合;再次,将这样一种文学现象置于中国和中国文学的开展脉络之中,应当做何评判厘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理解自媒体写作,也有利于加深对当下文学状况的认知和评判一、自媒体写作的现代逻辑:一种面向读者的“文学行为〞前面的论述似乎暗示了现代传媒技术的飞跃造成读者在文学体系中地位的提升,从一定的角度来看,确实也可以这么说不管如何定义“现代〞,它指的都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之后,有别于农耕文明的诸种特性,而在推动现代化的各项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无疑是科学技术。

在科技的推动下,生产、分配、消费等多项资本要素在某一地区、某一民族国家、全球范围等渐次拓展的范围内有序流动,人类社会由此实现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有效交流作为互联网时代传播革命的一种技术,自媒体本身就是这一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阶段,它是撤除信息壁垒的重要手段当下中国较之此前当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毋庸讳言,许多领域仍然需要深化改革,在这种背景下,技术手段的革新和飞跃就构成了体制改革的有益、有效补充比方,文化资源过于集中在兴旺地区、中心城市的问题,就可以在体制难以兼顾的情况下,通过自媒体而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而作为调配包括文化资源在内的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无论是国外的推特、脸书、维基百科,还是国内的微博、公众平台、百度百科,自媒体都鲜明地体现了当下互联网“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的特质所谓去中心化,不是没有中心,而是每一个移动终端都既是节点,也可以成为中心,即它们既是信息的接受方,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具体到自媒体写作中,就是这样一种情形:每一位读者可以根据兴趣或者其他任何目的自由选择订阅某一公号,此时,这一公号就成为一个中心,而如果该读者对某一条信息加以编辑并予以发布,他因此就成为另一读者获取资讯的信息源,即中心。

当然,实际情形可能是这样:读者从接收方转变为生产者,往往只是转发而已,所以并非真正的信息制造者因此,去中心化设想在现阶段很难完全实现,从节点到节点的传播往往是高度同质化的,也正因为如此,自媒体阅读往往受到浅表性、碎片化等指责,并导致“如何提高微媒体时代的阅读品质〞等问题的提出霍忠义:?微媒体时代阅读研究?,?东岳论丛?2022年第6期应该成认,这样的批评和建议都是富有针对性的,不过也应该看到,这并不是自媒体写作、阅读所独有的弊病,而是现代化在当下阶段的多个领域广泛存在的现象应对的策略,可能不是将自媒体写作反向同化,使之与传统时代和同时代的经典具备相同品质,而应以宽容的心态和开展的眼光,将之视作经典路径之外的另一种“写—读〞模式那么,从“现代〞的前提出发,怎么界定自媒体写作?自媒体写作首先是个人〔或具有相近风格的个人的结合,如公众号“骚客文艺〞〕基于自媒体技术特性,主要以自媒体作为发表平台和传播管道的一种写作行为凡充分结合、利用新媒体“开放、平等、连接、互动的媒介特点〞潘一凡:?众媒时代:多元的媒介新生态?,?新闻大学?2022年第3期的写作行为,都是自媒体写作,而简单地将纸媒等传统文学媒介的内容搬迁至自媒体,不存在和读者之间的对话关系或对话关系不平等,如各种文学报刊创立的公号,就不是真正的自媒体写作〔虽然采取自媒体作为传播手段,它也必然会带有自媒体写作的多种特征〕。

正因为自媒体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意见对流管道和平台,所以基于自媒体特性的写作往往导向网络虚拟社区的建构自媒体写作基于自媒体的群体性和交互性等特性,能够以非线性的传播方式聚合众多互不相关的读者,并由此建构起一个虚拟社区,在此根底上形成相对稳定的阅读品格,并可能进而造就相应的审美型态从任一个文学性自媒体公号的实际运作看,作者和读者之间都是一个相互选择的动态过程:自媒体是开放的,进出的门槛低,所以读者接近文化资源的本钱也相应降低,这就使得文化消费更为简便可行;而作者以特定题材〔如“西游解毒〞对?西游记?、晚清笔记小说的現代解读〕、特定主题〔如“吴主任〞的现代社会观察和“霍老爷〞的职场评论〕、特定风格〔如“饭统戴老板〞的财经叙事和“没药花园〞的刑侦故事〕聚合起大小不等的读者群,就造就了一个中心和多个节点所构成的虚拟社区这一虚拟社区当然也不稳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写读双方就在双向对流中各自趋于动态的平衡,在这一过程中,作者风格渐趋稳定,读者的阅读品味也在交互影响中得到强化当代作家评论 2022年第5期需要补充的是,自媒体写作及在此根底上形成的虚拟社区的正常运转,离不开现代商业流量经济的支撑自媒体以制造或传播信息的形式获取利益,自媒体写作的运营方式,正是以直接面对读者的方式获得报酬〔如“打赏〞〕,进而以读者数量的多寡赢得大小不等的广告收入,从这个角度看,它实际是群众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商业化写作行为。

不过,过度商业化极易走向媚俗,如形成自媒体开展的一个阶段性事件的“咪蒙〞即是严肃的自媒体写作不以追逐商业利益为唯一或者说最高目标,所以在吸引了较为稳固的讀者群之后〔借用一个商业术语,即所谓“用户黏性〞〕,普遍采取定期穿插广告的方式〔所谓“硬广〞,或高度结合写作题材的所谓“软广〞〕获得稳定收益,事实上形成了“以商养写〞的运作模式综言之,自媒体写作是现代商业社会中个人基于自媒体技术特性的一种写作行为,在去中心化的原那么之下,作者和读者以文本为凭借,双方平等、自由、有序互动,共同建构起一个虚拟社区,后者据此得以低价获得和分享各种文化资源,而前者那么以此获取较为稳定的收益,并使得写作行为可持续,二者在动态中维系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的某种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讲,自媒体写作与其说是一种新的“文学模式〞,不如说是一种“文学行为〞尚需注意的是,这里只是以“现代〞为视角对自媒体写作加以阐释,而市场化存在、媒介性特质和社群性功能,自媒体写作的这三大特征似乎都与文学相距甚远其实,之所以是自媒体写作而不是自媒体文学,如此称谓即说明笔者在面对这一写作方式能否成为一种文学形态、模式的踌躇心态因此应该追问:自媒体写作在当下的意义何在?二、自媒体社群:以文本为中介的读者“共情〞自媒体写作在现阶段主要被认为是一种文学行为,是强调其价值可能在于通过目前为止仍然相对有限的文学性途径,有效沟通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情绪乃至态度的社会功能。

那么,自媒体写作如何扮演这一角色?这里以余少镭的个人公众号“现代聊斋〞为主,结合其他较为知名的自媒体写作公号的案例,先稍作阐发,然后略加总结现代聊斋〞的内容,大致分“西游解毒〞“毒史记〞“重口笔记〞和“造成语的反〞等多个系列西游解毒〞系列最新的一篇?人到底该怎么吃,妖怪甩瑞典专家好几部舌尖?,针对瑞典某专家以“吃人肉〞的方法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煞有介事地谈起了妖怪怎么吃人的事体,尽显其荒唐不伦;对近期形成公共话题的垃圾分类,“毒史记〞中的一篇?乱丢垃圾判重刑,两三千年前就这么干了?,用商鞅实施假设干严刑峻法造成的危害之故实做对照,含蓄地批评了“恶法〞,在留言区引发广泛共鸣;而对昆山反杀事件,“毒水浒〞之?一切社会哥都是纸老虎?对杨志“斗杀〞牛二的小说家言详加剖析,认为“赵宋王朝即使到了内忧外患社会矛盾突出的时期,法治还是讲的,民间公义还是在的〞,说明对社会公正的欢送并做进一步的呼吁从上面所举的几个例子当中可以发现,自媒体写作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从时事入手,或依托全民IP,吸引读者关注,尽量在一个最广的根底之上建立对话、交流的平台自媒体写作是依托自媒体的一种写作行为,当然具有新闻写作的某些特征,所以较为注重选取近期内影响较大、关注度高的社会事件作为书写对象。

以上所举余少镭的几篇文章,瑞典专家的言论、垃圾分类、“昆山反杀案〞,无不如此不过,自媒体写作为了维护读者群的根本盘而需要定期更新,所以依赖突发事件获得新闻效应的路径偶一为之那么可,长期而言并缺乏恃,所以更为普遍的方法是依托假设干大IP,或者针对拟想的读者群加以选择,如“六神磊磊读金庸〞之金庸,“西游解毒〞之?西游记?这些流量担当,有时作为潜文本存在,如“六神磊磊读金庸〞;有时亦可作为“前文本〞出现,如余少镭的“西游解毒〞,而不管是潜文本还是前文本,它们在自媒体写作中最根本的功能,都是对话的凭借、场域或背景第二,为与读者互动,自媒体写作较多吸纳杂文手法和传统文章的笔法,议论为主、记叙为辅,在触类旁通、涉笔成趣的同时,又能够收放自如,谨严有度,故体制短小精悍而其实内涵丰厚绵长现代聊斋〞在猪年伊始的一篇文章?猪都这么励志,你怎么可以不争气?,是贺岁而又颇有寄托余少镭以今人熟悉的笔调重述?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三那么猪故事,将之分别命名为“猪道人〞“长生猪〞和“良猪猪〞,并以“猪坚强〞在汶川地震中被埋36天而存活下来的实例,幽默地说明了现代人如何适应社会的技术问题又如“造成语的反〞中最新的一篇“肿胖亲离〞,是对成语“众叛亲离〞的有意曲解。

该文分“释义〞“出处〞“翻译〞“闲篇〞和“造句〞等局部,前二者貌似正经〔“释义〞仿词典风格,“出处〞那么混用经典文献〕,后三者那么在放肆畅达中跌宕起伏,最后这样收束:“看到这篇的朋友,如果还没订阅,求加个订阅,让那些总喜欢说‘肿胖亲离的人看看,我们靠实力胖起来的,还是有很多朋友的〞从正文的反讽转为结尾的自嘲水到渠成,正是高明的文章功夫第三,自媒体写作在相当程度上确实以文本为中心,但在许多时候,文本可能就只是天南地北的读者在心存默契的前提下产生广泛共鸣的一个凭借而已,重要的是读者之间的共情应该成认,自媒体读者的共鸣是分层次的,有的是对题材感兴趣,有的是对立场、观点、态度较为赞同,有的是对写作风格的欣赏,文本确实居于核心,不过也应该看到,众多并无太多共同点的读者能够就某一题材〔现象〕、主题〔问题〕、风格〔言说的方式〕产生共鸣,乃是因为他们对某一社会现象、某种社会问题持相近的态度,但自身并无表达的能力或习惯,同时出于某些方面的缘由而难以言说,故心照不宣,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