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与教育〔关键词)卡尔?罗杰斯;当事人为中心;心理治疗与教育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 1902-1987)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美国 心理学家,是心理治疗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02年1 月8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在6个孩子中排行第4,父母都 是虔诚的基督教徒1922年,罗杰斯上大学三年级时,作为全美10名代表之一到中国北 京参加“世界学生基督徒联盟会议”,这一阅历使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宗教 信仰正好神学院对面就是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于是罗杰斯就选修了 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从那以后,他决定改变自己的职业,开始正 式攻读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学位,并于1928年获硕士学位、1931年 获博士学位在今天看来,这是宗教之失,却是心理学之得1935年至1940年,他在罗切斯特大学任教,依据自己治疗问题儿童 的经验撰写了《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1939); 1940年,他成为俄亥俄州 立大学的临床心理学教授,在那里他撰写了第二部著作《心理咨询与心理 治疗》(1942)在这本书中罗杰斯提出,当事人通过与治疗者建立一种理 解、接受的关系,就能够解决问题,并获得对重构自己生活所必需东西的 深入认识。
1945年,罗杰斯应邀到芝加哥大学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并在那 里对自己的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其研究发现及理论可见于《当事人 为中心治疗法》(1951)与《心理治疗与人格转变》(1954)两书中1956 年,罗杰斯成为“美国心理治疗家学会”的首任主席随后他返回母校威 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教授心理学,一直执教到1963年,期间撰写了最 著名的著作之一《个人形成论》(On Becoming a Person) (1961 )o之后 他定居于加州的拉霍亚市,宜到1987年溢然离世罗杰斯独创“当事人为中心方法”来解读人格和人类关系,这一方法 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例如,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教育领域他晚 年投身于把自己的理论运用于国家的社会冲突领域,并周游世界,亲力亲 为因其在解决南非及北爱尔兰的国家团体冲突中的杰出工作,曾被提名 为“诺贝尔和平奖”一、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罗杰斯的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建立在对人、现象场、自我等 基本看法的基础上1•对人的基本看法罗杰斯认为,人基本上是生活在他个人的和主观 的世界之中在这里,他强调了人的主观性,这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 中要注意的一个基本特性。
人所得到的感觉是他自身对真实世界感知、翻 译的结果当事人作为一个人,有自己的主观目的和选择当一个人发怒 的时候,总是有所怒而发;当他爱的时候,也总是有所爱而爱同时,人 有实现的倾向,这是一种基本的动机性驱动力,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即人具有引导、调整、控制自己的能力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有一种不变 的诊断,即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及怵]扰都是由于这种实现的倾向的阻滞所造 成的因此,心理咨询或治疗就是要排除这种障碍以重新确立起良好的动 机驱力2•对现象场的看法在罗杰斯看来,与其说个体生活在一个客观现实 环境中,不如说他生活在口己的主观经验世界之中这个主观的经验世界 称为“现象场”每个人的现象场都是独一无二的,止是由于这个原因, 才使得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同样的事件做出不同的反应现象场理论 使罗杰斯做出了一个重要推论: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地、完善地了解自己的 经验世界,旁人(包括治疗者)永远不可能像当事人那样了解他自己3•对口我的看法罗杰斯的口我理论是其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他关 于心理失调理论的基础在他看來,自我并不等于自我意识,而是自我知 觉(或意识)与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即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知觉及 与Z相关的评价。
罗杰斯认为,在儿童开始有了初步的自我概念后,人的 实现趋向开始转变为自我实现趋向,即倾向于寻找、保持那些积极经验, 回避那些消极经验应该说,这样的发展是最理想的发展,但是,有些因 素会使这种理想的发展受到干扰大多数父母总是根据儿童的表现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父母的 关怀和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 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反复地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体验这些价值条件, 并把这些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构成的一部分当这种内化了的价值观 念和行为标准形成后,儿童人格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就发生了:儿童的 行为不再受机体评估过程的指导,而是受到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规范的指 导这意味着儿童的自我和经验Z间发生了异化在罗杰斯看来,只要经 验与自我之间存在不一致和冲突,只要个体否认和歪曲经验,这个人就存 在心理失调因此,几乎所有人都会体验到心理失调,只是程度轻重有差 别罢了二、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特点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心理治疗的目标、条件 及基木过程等方面1 •心理治疗的基本目标在当事人为中心的理论中,心理治疗的目标 主要是要与当事人建立一个适当的关系,来协助对方成为一个完全自主的 人。
一旦去伪存真的工作得以完成,当事人似乎变成了新人,一个“充分 发挥机能的人”,罗杰斯常用“变成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來表达这 种改变此时,当事人开放自己、信任自己,懂得按照自己内在的标准来 对事物作评估,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2•心理治疗的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必须要创 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真挚、无条件的绝对尊重和正确的共情等, 以便当事人善加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产生建设性的性格改变真挚, 治疗者应讣当事人体验到自己的真挚,在治疗过程中愿意和当事人分享个 人的感受,甚至一□对当事人产牛某种独特的感受时,也能坦诚地告诉当 事人无条件的绝对尊重,治疗者要在对当事人没有任何要求和企图的心 态中,向对方表示温情和接纳它包含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治疗者珍视 当事人,其二是无条件的接纳和无占有欲的重视共情,这是整个治疗关 系中最重要的成分要达到正确的共情,治疗者首先要放下自己主观的参 照标准,设身处地去从当事人的参照标准来看待事物和感受事物,从当事 人的角度,和当事人站在同等的地位,体会当事人的内心世界 3.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罗杰斯在其工作的早期,曾就治疗过程提出过12 个步骤。
但他强调说这些步骤并非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这些步骤是:当事人前来求助,治疗者向当事人说明咨询或治疗的情况, 鼓励当事人情感的自由表现;治疗者要能够接受、认识、澄清对方的消极 情感;当事人成长的萌动,治疗者对当事人的积极的情感要予以接受和认 识,使当事人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帮助当事人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采取 的行动,产生疗效,进一步扩大疗效;当事人的全面成长,治疗结束概括当事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本理念的人本主义色彩即相信人本质上是好的,有“善根”; 相信人有向好的、强的、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强大潜力;相信人能够自我信 赖,自主自立;强调恢复和提高人的价值和尊严第二,重视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主观经验 世界是其真正的现实所以,当事人为中心疗法反对用一些外在的指标、 标准來衡量、评估当事人第三,反对教育的、行为控制的治疗倾向当事人为中心治疗的基本 假设Z-,就是当事人有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有潜 在的个人资源来获得价值,解决自己的问题同理,当事人为中心治疗法 也不主张釆用奖励、惩罚等行为控制手段来“治疗”当事人第四,由当事人主导治疗过程。
由于治疗者总是不如当事人更了解他 自己,所以,会谈的主题和方向应交给当事人掌握,由当事人选择治疗 者信任当事人有能力主导治疗进程,并且相信没有治疗者的指导性的干 预,当事人能够更自由地进行自我探索,从而获得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收益第五,治疗者做当事人的朋友或伙伴治疗者在会谈中能做的最好工 作是创造一种氛I韦I, 一种能够让当事人不感到威胁或限制,能够自由地感 受情感、探索口我的氛围三、当事人为中心的扩展一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罗杰斯认为,当事人为中心治疗法可以应用到学校教育中尤其是那 些能够促进当事人发生积极的人格和行为变化的条件,在教育中可以用来 促进有意义学习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罗杰斯认为,教育的冃标是要帮助学生 成为独立的人,所以,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能够从事自主活动,并对这些 活动负责的人;能够理智地选择和自我定向的人;成为批判性的学习者, 能够评价他人所做贡献的人;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 能够灵活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人;在自由而有创造性地运用所有 有关知识经验时,能融会贯通地处理问题的人;能够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 与他人合作的人;不是为他人的赞许,而是按照他们自己的社会化目标工 作的人。
罗杰斯认为,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以学牛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表现出 以下特点:第一,这种教育模式中有一个领导者(通常是教师),他对口己有足 够的安全感和自信,从而使得他能够对学生有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的自 为、自律、向上、成长的能力第二,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学习进程负责包括所有与学习相关的事务, 如确定课程、进度、课堂规范以及班级管理措施等其核心是分担责任第三,学习资料由促进者提供学习资料可能是他个人的感受和经验, 也可能是来自书籍文献或社会事件第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兴趣、冃的、基础等,独自或在 别人帮助下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负责第五,教师带头或由他做出最初的努力,在班级里营造一种能够促进 学习的气氛这种气氛的基本要素是真诚、关注和理解性的倾听第六,教学的关注点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也就 是说,教师评价学习进度或效果时,主要是看学生在“学会学习”上取得 的进步,而不是该学的东西是否都全部学完第七,纪律是为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习日标而确定的,因而,它们实际 上属于“自律”第八,学习的程度和价值首先是由学习者自己来评价,教师的评价只 不过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同的参考。
罗杰斯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 式所具有的这样一种“有利于成长”的气氛,可以使得学习进展加快,学 习对个人的影响更为广泛,不仅仅是增长知识,而且在态度、情感等方面 也会发生积极的变化2.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标并非知识或技能 的掌握,而在于过程,在于让学生保持和产生好奇心,让他们凭着兴趣去 探索这就要求有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够创造出一种让学生自由学 习的气氛,这种气氛的实质是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是真诚教师是一个真实的个人,而不是“教师”,会表现自己的 喜怒哀乐,能接受自己的各种体验,无论这些体验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都不会强加到学生身上教师可以喜欢或不喜欢学生的行为、功课或者其 他方面,甚至可以把这些感受告诉学生,但是,教师会让学生感受到,之 所以这样做并非因为不喜欢学生本人,而只是针对其行为或功课二是珍视、接受与信任它意味着教师要对学生有发自内心的、无条 件的珍爱和关怀,而且这种珍爱和关怀体现着对学生独立性的尊重这样 的教师既可以接受学生成功时的喜悦,也能够接受学生血对问题时的彷徨 和害怕;既能够接受学生的自律自觉,也能够接受他们偶尔的分心;既能 够接受有益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感受,也能够接受他们不利于学习和成长 的感受。
三是共情理解罗杰斯认为,共情理解往往是一般教师所缺乏的,即 使这些教师对学生有关爱和尊重的态度这要求教师以学牛的眼睛来看世 界和自己,不带评判的色彩,不把学生的表现与自己的好恶联系在一起此外,罗杰斯认为,教师除了应具备上述二种最基本的态度外,从一 个传统的教师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有新的认识和转 变:教学过程不是“教”而是“促”,教师的注意力应该放在创造使学生 感到自由和安全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