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单元考点讲解与训练遵守社会规则(教师版)

gu****i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6KB
约10页
文档ID:351000208
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单元考点讲解与训练遵守社会规则(教师版)_第1页
1/10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1.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2.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3.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4.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5.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识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成为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社会规则、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法不可违、善用法律2.3.1 维护秩序1、社会秩序的种类有哪些?(P23)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2、★社会秩序的作用?(P23)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3、社会规则的种类有哪些?(P25)道德、纪律、法律等4、★社会规则的作用?(规则与秩序的关系)(P25)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2.3.2 遵守规则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P27-P28)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2、★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P29)①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P30)①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②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4、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P31)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5、我们应该如何改进规则?(P31)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6、如何对待规则?(P28-P31)①自觉遵守规则②坚定维护规则③积极改进规则 2.4.1 尊重他人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2-P34)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2、★怎样尊重他人?(P35-P36)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3、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P33)①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②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4、怎样积极关注、重视他人?(P35)①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②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5、为什么要平等待人?怎样平等待人?(P35)(1)原因: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2)做法:①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②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6、怎样换位思考?(P35)①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7、怎样欣赏他人?(P36)①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②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③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2.4.2 以礼待人1、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7)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2、★为什么要文明有礼?(P37-P39)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3、★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P40)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4、怎样做到态度谦和,用语文明?(P39)①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②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③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2.4.3 诚实守信1、诚信的内涵?(P41)①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②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为什么要讲诚信?(P42-P43)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如何践行诚信?(P43-P45)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用诚信智慧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4、怎样树立诚信意识?(P43)①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②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③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5、怎样处理好诚信与隐私的关系?(如何认识“善意的谎言”?)(P44)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2.5.1 法不可违1、如何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P46)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什么是违法行为?(P48)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3、违法的个人原因?(P48)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①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②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③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④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4、★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P48)(1)按违反的法律分: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按危害程度分: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注意: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也叫犯罪1)民事违法行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举例:欠钱不还、侵犯肖像权、著作权、违反合同)(2)行政违法行为:①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

②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举例:闯红灯、违法治安管理、扰乱公共秩序)(3)刑事违法行为: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5、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2)联系:★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二者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走向犯罪6、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P49)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2021年秋新教材在此处删除“殴打他人”)7、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P50)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8、如何防范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P51)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针对行政违法行为)③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针对民事违法行为) 2.5.2 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P52)(1)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犯罪的含义?(P53)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3、★犯罪的基本特征?(P53)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4、刑罚的含义?(P54)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5、★刑罚的种类?(P54相关链接)(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说明】主刑只能独立适用;附加刑既能独立适用,也能附加使用6、★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P55-P56)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此处可用杜绝,特别注意)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2.5.3 善用法律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护合法权益?(P57-P59)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什么是诉讼?(P59)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或称:打官司)3、★诉讼的作用(地位)?(P59)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4、诉讼的类型?(P60相关链接)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5、我们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0-P61)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③但是,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6、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P60-P61)①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7、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常见方法?(P61方法与技能)①及时拨打110报警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⑤保护好作案现场8、青少年应如何做到尊法守法?(P62)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