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氨气的制取和喷泉实验研究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67KB
约3页
文档ID:233850386
氨气的制取和喷泉实验研究_第1页
1/3

    氨气的制取和喷泉实验研究    王祉淇【摘 要】用固、固方式制备氨气,直接连接喷泉实验装置,防止氨气泄露关键词】氨气制取;喷泉实验氨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在高中教材中分为两个实验,通过连接装置将两个实验巧妙的连接在一起,能有效的防止氨气对大气的污染,提高喷泉实验的效率1、教材中氨气的制取及喷泉实验称取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各 2 g,在纸上混合均匀后,装入事先已准备好的干燥试管中按上述装置图装配好装置加热,待氨气充满试管后,停止加热待制备实验停止加热后,立即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氨发生器的导管口附近,观察现象用已集满干燥氨气的圆底烧瓶、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事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固定在铁架台上,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烧杯中预先滴入酚酞试液)中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在实验中要注意收集氨气的烧瓶必须干燥;喷泉实验时,滴管中预先要吸入水;导出氨气的导管要短,收集氨气的导管要长,且要伸入试管底部;为防止空气与氨气发生对流,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但不能堵死实验中由于有水生成,大试管极易炸裂,实验中氨气也教容易泄露到空气中将氧化钙和氯化铵各5克研细、混合均匀在试管底部铺开,塞紧橡胶塞,固定好装置。

从T型三通管的A管口取下橡胶塞,关闭调节夹B,使圆底烧瓶经T型三通管的A管口与大气相通点燃酒精灯,给大试管加热,立即有大量的氨气产生,并通过导管进入圆底烧瓶,圆底烧瓶中的空气经A管排出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A管口,若试纸变蓝色,证明圆底烧瓶中已集满氨气打开调节夹B,塞住T型三通管的A管口,使圆底烧瓶与烧杯内水相通待导管C中滞留的空气被排尽,过量的氨气经导管C通入烧杯中,待水中有气泡产生时,熄灭酒精灯当无气泡逸出时,给盛水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剂,搅匀随着导管C内的氨气不断溶于水,使导管C内的液面会不断上升,最后进入圆底烧瓶,形成持续有力的红色喷泉通过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来制取氨气,将氨气的产生、收集及性质实验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完成,由于氨气与红色石蕊试纸的作用片刻即可完成,氨气的外排量极少,基本消除了氨气外逸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几个实验一气呵成,时间短,操作也方便,且现象明显参考文献:[1] 宋心琦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1(必修)[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9.[2] 俞远光 .氨气系列性质实验创新设计 [J]. 创新设计,2013,第9期[3] 吕亚娟 白琳 .氨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绿色化研究 [J]. 化学教育,2007,第5期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