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热的冷笑话_热场合来个冷笑话 “郁闷”的口头禅流行后,当然就是用“冷笑话”来“冷敷”或者冰镇了 这是不怕冷(cool)的时代,冷笑话甚至成了时尚,前几年是讲汉语的时候夹生一两个英语单词很IN,现在如果在社交场合没有准备几个冷笑话,小心成冷场杀手在小s的访谈节目里,一向很冷的王菲也热烈地讲了好几个冷笑话,如:大雁为什么要飞去南方过冬?答案是:因为走路太慢 全国人民都在讲冷笑话―― 甲:听说你哥哥在中国国家队踢球?乙:你哥哥才在国家队踢球呢!你全家都在国家队踢球! 请问绿豆跳楼会变成什么?红豆(流血过多)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长得很像,有一天,他走在路上,不小心就……挂了…… 面包走着走着突然觉得饿了,就把自己吃掉了…… 有两根香蕉,一个走在前面一个走在后面,前面的香蕉走着走着觉得热了,就把香蕉皮一脱,后面的香蕉摔交了 有一天有只公鹿越跑越快跑到最后他就变成“高速公鹿”了 有一天,有一颗糖果走到半路,腿软了!就变成了软糖 从前有只馒头吃了个肉丸变包子了 一大学生被敌人抓了敌人把他绑在了电线杆上,然后问他:说,你是哪里的?不说就电死你!大学生回了敌人一句话,结果被电死了,他说:我是电大的! 有两块牛扒放在一起,一块是2成熟的,另一块是4成熟的,请问它们为什么不说话?答:因为它们不熟。
米的妈妈是谁?答:花因为花生米 有一个鸡蛋去茶馆喝茶,结果它变成了茶叶蛋 一根火柴棒觉得头很痒,于是挠着挠着就把自己烧死了!! 从前,有一人姓蔡,大家都叫他小蔡结果有一天,他就被端走了! 有一天小强问他爸爸:“爸爸,我是不是傻孩子啊?”爸爸说:“傻孩子,你怎么会是傻孩子呢?” 那么为什么冷笑话会在网络、学生、社会上大规模流行起来,它的社会心理背景是什么?我们不妨无厘头地归纳如下―― 暖冬太久酷夏太苦,所以要“形而上”降温败火,冷笑话是其中最凉的一帖药 酷(cool)的时髦继续延续,由以往的肢体语言向文字纵深过度 黄段子已经让人厌倦,荤过后,应该来点清凉素菜 发明创造是科学家的事情,我们小人物的想象力只好用于一些雕虫小技,如开发冷笑话 冷笑话使人感觉到荒谬,这是一种很刺激的反思 有玩弄文字的快乐,中国人早就有玩文字游戏的优良传统 冷笑话是独生子女一代娱众更娱己的冷寂情怀的折射,寂寞到跟文字玩,一个人在很空很大的房间里很无聊,然后就想恶搞中国字 中国没有嬉皮士,但是仍然有嘻哈心理需求,好玩而冷冷的笑话给人出其不意的感觉,以达到我们精神放松的目的 智力的娱乐化,有些像之前“脑筋急转弯”热潮的延续。
有人说,归根到底,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冷笑话的流行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产物冷笑话大致分成了两类:一类是故意曲解正常的话语,割裂话语的完整性,通过造成语境缺失等问题使得话语产生逻辑矛盾,第二类主要是利用了关联理论,通过最弱关联使冷笑话出乎听话人或是读者的意料,达到搞笑的“笑”果 有人说,冷笑话体现了一种特殊的简单的幽默观,一种轻松看待生活、勇于挑战传统桎梏的人生态度 总之,冷笑话的解读有很多,但关键还是体现整个社会心态的转换与进步,由最初正经拘谨的颠覆觉醒,到满腹牢骚以及郁闷的叹息,发展到现在的自我解嘲、冷笑话的流行,我们人民开得起玩笑了,虽然现在仍然还输不起,但是起码可以调侃得起,这种进步已经很了不起! 编辑/风云(jjhuangyun@)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