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风民俗Page 2习作内容n 本组课文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主题编写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n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将你知道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 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 解到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的、亲身感受到的Page 3审题指导n 习作要求:n 1.所写内容可以是亲眼所见、亲身感受的,也可以是通过阅读、调查等形式得到的n 2.所写的民风民俗要特点突出,内容具体n 3.文章语句通顺,表达有序n 习作重点:n 1.内容具体[把人、景、事具体的表现出来]2.特点突出[抓住重点进行详细介 绍]3.有序表达[采取条理清晰、层次清楚的表达顺序]n 特别提醒:突出民风民俗是本次习作最重要的要求,要加强细节描写,彰显其 特点Page 4n [开头]—作文的开头方法有许多,自然开头法、突出感受法、情景渲染法等在本次习作时可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自由选择开头的方 式n [主体]—详细、具体、生动地介绍民风民俗是本次习作的重点之重,在主体部分要抓住民风民俗的特点来写,可以用故事介绍民风民 俗的由来,可以围绕关键词把民风民俗的特点一一写出来,也可以 从人物、场面、事情的发展等方面来写。
n [结尾]—结尾力求精炼,首尾呼应,突出感受,尽量点题,要略写Page 5[例文] ——端午节n 一提起端午节,人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吃粽子,想到爱国诗人——屈原n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郢(yǐng)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 之后,抱石投汨(mì)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n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mì)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 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Page 6· 一位老医者则拿来一探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 免伤害屈原后来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棟(dòng)树包饭 ,外缠彩丝,之后就发展成粽子 · 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插艾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 酒、配香囊等就成了一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n · 在我的家乡,插艾草、吃粽子是最主要的风俗说起粽子,我 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那甜甜的咸咸的气息就飘过来了。
n · 端午节又到了,奶奶开始忙活起来洗粽叶、淘糯米、拣红枣 ,在奶奶的手中,一个个粽子犹如一件件工艺品,带着缕缕香气, 飘着阵阵香甜终于一盘香喷喷的粽子端到了桌上,我迫不及待地 享受起来n · 端午节的粽子真的特别香和甜,因为那是奶奶亲手为我做的 ,它带着奶奶的疼爱,也带着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思念……Page 7[例文] ——清明时节n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在心里默 默念起杜牧的这首诗,也更加的思念我的奶奶了n · 我刚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奶奶就因病去世了我的整个学前时光都是在奶 奶的呵护下度过的,因而奶奶的离去令小小的我十分悲伤每年的清明节,我 都会随爸妈一起去祭奠奶奶,在墓前放一束鲜花,摆上一些贡品,借以表达对 奶奶的思念和祝福n · 看到爸爸虔诚地跪在地上给奶奶磕头,我也随着一起跪,一起磕头爸爸很 慈祥地说:“昊昊,奶奶是能看到你对她的思念的……”在我心中一直坚信奶 奶一定也会思念我的每到此时,我不禁回忆起奶奶曾经与我在一起的时光, 那些给我疼爱、给我温暖、给我幸福的画面历历在目,不由得眼眶湿润了……Page 8n · 在泪光中,在满眼朦胧的初春嫩绿中,在金灿灿的油菜花丛中……我仿佛看到奶奶正缓步向我走来,而我揉了揉那红肿的眼睛,却只能看见一片枯草覆盖 着的墓地。
我知道,这就是思念,这就是亲情n · 是啊,人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但亲情是永恒的,它会随着生命得到延续,随着思念变得厚重n ·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无论多忙,每年的清明节,爸妈都会带我去祭奠奶奶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扫墓中,我懂得了思念、亲情,学会了 感恩Page 9写作素材—好词n 描写节日气氛的词语:n 普天同庆 张灯结彩 载歌载舞 喜气洋洋 锦上添花 欢声笑语n 彩带飞舞 眼花缭乱 人声鼎沸 赏心悦目 千歌万曲 敲锣打鼓n 流金溢彩 响彻行云 绚丽多彩 光彩夺目 盛会空前 蔚为壮观n 描写节日活动的词语:n 翩翩起舞 欢天喜地 人山人海 欢聚一堂 熙熙攘攘 精神振奋n 无比喜悦 绘声绘色 眉飞色舞 彩裙飘动 花枝招展 欢声笑语n 歌声四起 歌声嘹亮 舞曲悠扬 欢呼雀跃 一片欢腾 热闹非凡Page 10写作素材—好句n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n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n 3.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n 4.细葛(gě)含分软,香罗叠雪轻n 5.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n 6.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n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n 8.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yí)Pag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