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语言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说:“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马卡连柯又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小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课堂是供师生交流、互动的场所,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发言、师生之间的讨论,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此时,教师的语言将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模仿能力很强的小学生来说,都是了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要想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水平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语言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水平研究证明:孩子语言的发展来自对周围生活环境语言样本的模仿,他们说话的口气、语言组织方式等所形成的风格,都取决于模仿样本的风格小学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提问语言、引导语言、过渡语言和评价语言以及学生的回答语言共同构成并支撑的对于有着很强向师性的小学生,教师的语言的规范性就真的太重要了除了身处其中,不知不觉的影响之外,学生有时甚至是下意识地模仿教师的语言举止,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个人的语言水平和行为修养,注重课堂语言的“榜样”性,注意在课堂上运用规范、严密的语言,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合格的样本,也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一、小学教师的课堂引导语要丰富、符合实际需要小学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古人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小学教育与成人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小学教师的语言应当更加生动、有趣、活泼小学生喜欢生动的、有趣的、活泼的语言,如果教师能加上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就会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模仿,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内驱力就是对老师的崇敬,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觉得老师还不如自己的知识丰富,还会想跟老师学习吗?当然不会俗话说得好:老师只有自己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即教师必须要先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再从各个方面去武装学生的头脑,而教师丰富的教学语言是其丰富学识的一个体现当然,教师丰富的语言也应符合实际需要,讲求实效,不能过分华丽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于老师对其进行的评价没有深入分辨的能力,此时教师若泛泛的夸奖其“你真棒!”“你真聪明!”“太好了!”等比较空洞的评价时,刚开始,学生也许会兴奋一段时间,但等时间一久,学生便会对此类评价产生“抗体”,进而影响其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其学习效果若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更为具体一些,则学生会很快的从老师的评价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还有不足之处,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发展。
二、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教师的语言首先应是准确、清晰、精炼的,其次还要生动些、形象些、富有感情些如果你的讲解时枯燥的,只剩下干巴的说教、罗嗦的重复,便会使学生感觉乏味、无聊,产生逆反心理或进入“半睡眠”状态,阻碍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如讲《鸟的天堂》一课时,如果导入新课只说“现在我们来学习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笔者用这样的语言导入:“在我国的广东,有一个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天马河心的小岛,在小岛上,有一株存活了五百年的古榕树,独木成林,浓郁地覆盖着整个小岛成千上万只鸟在古榕林里栖息,那里简直是鸟的天堂巴金游览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文章对古榕和树上的鸟,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做了栩栩如生的描绘,充分展现了鸟的天堂的优美,使我们有一种历历在目,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想学习这篇文章吗?”寥寥数语,就拨动了学生求知的心弦,使他们以愉悦的心境进入阅读和理解课文的教学之中三、小学教师的语言应体现人性化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学家、设计师给车、房子、玩具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赋予了人性化的设计而语言,作为人与人沟通的工具,它的使用就更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倡导“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即要求视学生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应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的活动,支持学生的探索比如,当学生不愿意帮老师收作业本时,我们可以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以此来得到学生的帮助,锻炼学生,而不能以命令的口气说:“快点,帮老师收作业本!”;当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时,为了防止学生乱扔纸屑,我们可以委婉的提醒学生:“你们需要一个垃圾筐吗?”这样学生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要把纸屑扔到垃圾筐里,而不能扔在地上,但如果直接说:“不许把纸扔在地上我想则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常说,“你好”、“请”、“没关系”、“能不能”、“我们一起来好吗?”、“你说应该怎样呢?”、“你先试试看,如果需要帮忙就叫我你可以帮我一下吗?”等等,而不能习惯于用强制性的“要这样做”、“那样可不行”、“不许”、“不能”等等语言,否则会阻碍孩子主动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教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应当时时注意以积极的语言态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质,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天真无邪、纯真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我们的语言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