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李白《采莲曲》原文译文赏析范文

泽玥15****2海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57KB
约4页
文档ID:208802311
李白《采莲曲》原文译文赏析范文_第1页
1/4

李白《采莲曲》原文译文赏析李白《采莲曲》原文译文赏析  《采莲曲》原文  唐代: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释)  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踟蹰:徘徊  (译文)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赏析)  李白诗将吴越采莲女的娇艳清纯放在荷花丛中加以表现,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踯躅不忍离去反衬采莲女的魅力,描绘出明艳、活泼、大方的采莲女的新形象,语言入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无做作,一气呵成,展示出诗人的姿态高雅、清新脱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  第一句:若耶河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正如王昌龄《采莲曲》中所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隔着莲花,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的表现出来,生动形象  第二句: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温和的阳光,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人花难辨这两句勾勒出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第三句: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的采莲女面对岸边的游冶郎会有多么的娇羞,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里怦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李白笔下的娇羞之态并未点明,只是从“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联想到的,有着明丽可人的浪漫情调,自有一种清新脱俗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  第四句: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诗人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惊花,花落,空见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怆断肠这里充斥着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这与他平素洒脱自信、率真不羁、清新飘逸的风格有所不同,而以一种细腻温婉的笔触,引人遐思踟蹰空断肠”,似是断肠人在天涯,象他《月下独酌》中一身孤傲与月为伴,与影为伴,还是免不了苍茫寂寥、清绝孤独之感,一向大气豪迈的李白也有避不了的人生悲哀  诗人笔下生风,使一曲采莲,景因情而媚,情因景而浓,而毫无堆砌之嫌,清新自然,仍是一如既往的浪漫李白《采莲曲》原文译文赏析)相关文章:1.2.3.4.5.6.7.8.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