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元杂剧的其他作家作品 杂剧的发展一般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杂剧创作的繁盛期,重要作家除了关汉卿、王实甫之外,还有白朴、马致远、康进之、高文秀、纪君祥、杨显之、石君宝、尚仲贤、李好古等人杂剧创作到了后期趋于衰微,除了少数几个作家如郑光祖、乔吉、宫天挺、秦简夫等人的作品尚能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外,其他作家的作品则比较平庸 除了关汉卿作品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之外,杂剧中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代表性作品有历史题材的戏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等;爱情题材的戏剧墙头马上、倩女离魂、两世姻缘等;家庭题材的戏剧秋胡戏妻、潇湘夜雨等;公案题材的戏陈州粜米、灰阑记和魔合罗等;水浒题材的戏李逵负荆、双献功、燕青博鱼等;神话题材戏张生煮海、柳毅传书等第一节 历史题材戏:梧桐雨、汉宫秋和赵氏孤儿 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一、梧桐雨 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作者白朴(1226-1306后),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音愈)州(山西河曲县附近)其父白华,为金末枢密院判官 真定 据录鬼簿记载,白朴有杂剧十五种,今存三种:梧桐雨、墙头马上、东墙记其中梧桐雨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 “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他惊觉了。
梧桐雨的艺术成就是比较突出的主要体现在语言优美,用词典雅华丽,人物心理刻画细腻深刻并充满抒情笔调,特别是对唐明皇内心活动的描写尤为深刻感人,具有回肠荡气的力量 倘秀才 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枉着金井银床紧围绕,只好把泼枝叶做柴烧,锯倒 黄钟煞 顺西风低把纱窗哨,送寒气频将绣户敲莫不是天故将人愁闷搅!度铃声响栈道似花奴羯鼓调,如伯牙水仙操绿窗前促织叫,声相近雁影高,催邻砧处处捣,助新凉分外早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二、汉宫秋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作者马致远(1250?-1321?),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明初贾仲明为他写的凌波仙吊词,说他是“万花丛里马神仙 “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 马致远曾被人称为“曲状元”,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贾仲明:“姓名香贯满梨园” 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认为他的名字“宜列群英之上”录鬼簿载马致远有杂剧十三种,流传至今的有七种:汉宫秋、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荐福碑、青衫泪、黄梁梦 尧民歌 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在金元之际,马致远选择了汉室受到凌辱的历史题材,不能说他不曾寄寓着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围绕着汉元帝、王昭君的形象,他向人们揭示的,主要是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他通过此剧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倾向,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悲哀,有着浓厚的感伤情调三、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全名赵氏孤儿大报仇,一作赵氏孤儿冤报冤,是历史剧中影响极大的作品明代传奇八义记和清代皮黄戏搜孤救孤都是在该剧影响下产生的 剧本的作者纪君祥,生平不详录鬼簿说他:“大都人李寿卿、郑廷玉同时纪君祥有杂剧六种,今存只有赵氏孤儿一种史记赵世家 刘向说苑 剧本写晋灵公的武臣屠岸贾和文臣赵盾之间的尖锐矛盾 赵朔 灵公 程婴 韩厥 公孙杵臼 屠成 悲剧美 民族意识 第二节 爱情题材戏:墙头马上倩女离魂和两世姻缘 一、墙头马上 白朴的墙头马上,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剧本是根据白居易新乐府井底引银瓶的故事改写而成的剧名墙头马上四字也是由该诗的“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的句子而得名的井底引银瓶: “墙头马上遥相顾”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墙头马上的一个突出成就是塑造了李千金这个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忠于爱情、热爱生活的女性形象。
裴少俊 “男游九郡,女嫁三夫” “我则是裴少俊一个 “可不道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这姻缘也是天赐的 二、倩女离魂 作者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 郑光祖是后期杂剧作家中成就最为卓著的人物,录鬼簿说他“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者,皆知为德辉也 郑光祖的杂剧有十八种,现存的八种,以倩女离魂最为知名倩女离魂全名为迷青琐倩女离魂剧本故事取材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 张倩女 王文举 楚调斗鹌鹑 人去阳台,云归楚峡不争他江渚停舟,几时得门庭过马?悄悄冥冥,潇潇洒洒我这里踏岸沙,步月华;我觑这万水千山,都只在一时半霎 迎仙客 日长也愁更长,红稀也信尤稀春归也奄然人未归我则道相别也数十年,我则道相隔着几万里为数归期,则那竹院里刻遍琅玕翠 王国维:“此种词如弹丸脱手,后人无能为役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三、两世姻缘两世姻缘全名玉箫女两世姻缘作者乔吉(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流寓杭州是与郑光祖同时的作家他博学多能,著有杂剧十一种,今存两世姻缘、扬州梦、金钱记三种其中以两世姻缘成就较为显著乔吉在散曲上的成就更为突出,是元代后期著名的散曲家。
韦皋 韩玉箫 张延赏 商调集贤宾 隔纱窗日高花弄影,听何处啭流莺虚飘飘半衾幽梦,困腾腾一枕春酲趁着那游丝儿恰飞过竹坞桃溪,随着这蝴蝶儿又来到月榭风亭觉来时倚着这翠云十二屏,恍惚似坠露飞荧多咱是寸肠千万结,只落的长叹两三声第三节 家庭题材戏:秋胡戏妻、潇湘雨 一、秋胡戏妻 秋胡戏妻,全名是鲁大夫秋胡戏妻作者石君宝,生卒年不详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据录鬼簿记载,他著有杂剧十种,今存秋胡戏妻、曲江池、紫云庭三种秋胡戏妻是他的代表作 刘向列女传 罗梅英 李大户 二、潇湘雨潇湘雨全名为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是元杂剧中出色的家庭剧作者杨显之,生卒年不详大都人,是关汉卿的“莫逆之交”杨显之和当时的演员来往密切,著名女艺人顺时秀以伯父称呼他杨显之经常替人修改作品,因而有“杨补丁”之称贾仲明为他写的吊词中,赞他“寰宇知名”据录鬼簿载,他有杂剧八种,现存两种:潇湘雨和酷寒亭潇湘雨是他的代表作翠鸾 张天觉 崔文远 崔通 沙门岛 第四节 水浒题材戏:李逵负荆 元杂剧里以水浒为题材的戏,存目有二十余种,现存的有六种其中李逵负荆、双献功和燕青博鱼影响较大,尤其是李逵负荆的成就最为突出 李逵负荆全名梁山泊李逵负荆,作者康进之,生平事迹不详。
棣州(今山东惠民)人 李逵 王林 宋江 鲁智深 满堂娇 宋刚 鲁智恩 第五节 神话题材戏:张生煮海柳毅传书 一、张生煮海 张生煮海全名沙门岛张生煮海,作者李好古,生卒年和生平事迹不详,山东东平人,现存作品只有张生煮海一种 张羽 石佛寺 琼莲 二、柳毅传书柳毅传书原名洞庭湖柳毅传书,作者尚仲贤,生卒年不详,河北正定人 尚仲贤也写过张生煮海的杂剧,不过已散佚了他现存四种杂剧:柳毅传书、气英布、三夺槊和玉清殿诸葛论功,其中以神话剧柳毅传书最出名 柳毅传书取材于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洞庭龙君 龙女三娘 泾河小龙 钱塘火龙 通过人神恋爱的故事,曲折地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夫权观念的批判以及对被迫害女性的同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