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写好非事件新闻在新闻类别的划分上,如按照新闻事实的时差性与事件特 征来划分,便有事件新闻与非事件新闻两个品种非事件性新闻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 多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的,并有鲜明主题的 新闻有人又叫它资料性新闻由于它不是新近发生的事, 新闻性本来就不强,但又必须要求它是新闻,下面,就如何写 好非事件性新闻,本人谈一谈个人浅见一、要正确地认识采写非事件新闻的利与弊非事件新 闻在内容选择、表现方法上都与事件新闻有着不同的特点 首先在传播目的上,非事件性新闻有着明确的指导性也就 是说,非事件新闻不以记录某个事件为满足,而是以注重事 物渐变过程中某些带有规律性内容的揭示其次是作者的主 观介入,倾向性明确非事件性新闻一般都具有一定分析、 研究色彩,通常要有一定的思想或理论深度因此它的指导 性往往要通过明显的倾向性来体现在对大量有关事实进行 分析、归纳、综合的过程中,作者往往把自己的观点毫无隐 晦的表达出来,以此在到指导工作的目的通过非事件新的特点,应看到采写非事件性新闻的利与 弊其有利的一面是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择,不受一时一 地的限制;写作形式与表达方式有着更多的灵活性,这样笔 者可以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与自己的才智去弥补它的不 足。
而对于非事件新闻不足的一面是,它是把不是或不全是 新闻的事实,写成必是新闻通过了解认识非事件新闻的利 与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新闻写件效果二、 要精心提炼,铸成重大而新颖的新闻主题这一点 是写非事件性新闻成败的关键所在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鲜性, 不完全表现在时间要素上,主要表现在内容特别是主题的确 立上主题是否重要而鲜明,就成为它能否成为新闻的至关 重要一环选择新闻主题,要看它与读者的关系,选择中要注 意反映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因为读者是新闻传播的对象,主 题是否新颖和主要,首先取决于它与读者的关系选择新闻 主题,还要看它与实际工作中及社会生活的关系新闻主题 是否新鲜、重要,往往还决定于新闻是否抓住了实际工作中 急需解决的矛盾,凡是新闻主题能够解决或回答实际生活热 点问题,则其就会成为重要新闻三、 要细心寻找新闻根据新闻根据即是新闻事实中最 敏感、最突出、最新鲜的部分它含着较强的时效性与连结 新闻主题重要性的双重信息它是新闻发布的依据和契机 理想的新闻根据应有时效性与重要性的双重要求对于已经 失去新闻根据的旧闻或是新闻根据不显著的非事件新闻,就 必须细心地寻找,使之重新获得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新鲜而 重要的事实,采用以新带旧的办法,把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 的材料带出来,才能给人以新鲜感,才能避免非事件性新闻 时效性不强的弊端。
例如本报登载的新闻《荒山托举希望》,用900亩荒山 被改造的成果作为新闻根据,由这一状举引出改造者艰苦创 业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和事实,给人以思考和启迪由此可见, 非事件性新闻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因果性,它的时 间跨度较长,新闻事实的时效性本身就不强,写作时细心地 找出一个新闻根据,就十分必要四、要注意分析,向深层次开拙非事件性新闻,要写得 新颖、动人,还要注意分析,向深层次思考所谓分析,就是 分析事物的矛盾,把所反映的主题如实地在对事物的分析过 程中展现出来所谓开掘,就是眼睛不能只盯在眼前的事物 上,就事论事,要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深究其实质真正把 事件或问题分析透了,让读者看到人所未言才会有“新意”, 才能吸引读者非事件性新闻,究其实质来说,本是一种研究性的文体 它的重心不在于回答某个问题或某项工作的成果及其来龙 去脉,而在于更深层次上回答研究的工作或问题是什么、为 什么和怎么办而这些看法与回答一般都具有研讨式、探索 式的特征它既可以就某项工作做论断式的回答,也可以就 某个问题作研究式的说明因而,无论是触及揭露矛盾,还是 解决矛盾,总结推广其经验型的非事件性新闻,要写好它,都 必须从分析矛盾着手。
从分析事物的矛盾中,透过现象把握 本质,推导出具有一定启迪作用或指导意义的结论来当然, 这种分析决不是就事论事的观点加例子,也不是靠引证、演 绎,而是要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它的各种侧面作科学地分析, 从而有作者自己的新鲜见解如果之中没有自己令人信服的 见解或者只是客观地报道事实,这样的非事件性新闻是没 有多少生命力的口(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