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传统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调查--关键概念:社会调查、普遍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社会调查都有着十分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但是比较系统的社会调查则是从近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对社会调查从传统与现代的角度进行区分,那么,通常的做法是依据时间的顺序:某个时期以前的属于“传统的” ,而某个时期以后的则属于“现代的” 在这一节中,我们先按这种方式简要地介绍社会调查的发展状况,然后再结合我国的实际,谈谈本书对传统社会调查与现代社会调查的区分和理解一、社会调查发展简介早期的社会调查在类型上多以较大规模的行政统计调查为主从数千年前古中国和古埃及以课税和征兵为目的的人口统计调查,到 17 世纪法国人柯尔柏主持的法国社会概况普查、法国制造业调查和不定期的人口状况调查,都是这种类型的调查从 19 世纪开始,至 20 世纪初,社会调查所关注的现象逐渐从行政统计调查领域扩大到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状况等社会生活领域,以及诸如贫困问题、犯罪问题等社会问题领域上来这一时期中,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社会调查学者。
比如,英国学者查尔斯·布思(Charles Booth)从 1886 年开始,苦心奋斗 18 年对英国伦敦的市民生活和社会概况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写成了 17 卷本的《伦敦居民的生活和劳动》 1890 年,美国社会学家芮斯对美国纽约的贫民窟作了大量的调查,写出了《其他一半如何生活》一书,接着又出版了《向贫民窟开战》 ,反映了美国工人阶级生活条件的恶劣情况1909 年,美国的施特文斯对美国 7 个大城市的公务员的腐败行为进行了调查,出版了《城市的耻辱》一书,引发了美国社会中调查和揭发可耻行为的运动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社会调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种发展一方面体现在社会调查所涉及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新的调查方法和技术的出现和运用上从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向民意调查(也称民意测验或舆论调查) 、市场调查和研究性调查等领域扩展和渗透民意调查是随着西方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政治方面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最典型的应用是美国的总统选举投票预测,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民意测验机构当属乔治·盖洛普 1935 年创办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所” 在 1936 年的总统选举中,盖洛普民意测验所只调查了 3 000 人,就对投票结果作出了准确的预测。
此后,其名声大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的名字也成了“民意测验”的代名词民意测验的方法除了用来进行总统选举预测外,还越来越多地用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听众、观众和读者调查以及其他舆论调查盖洛普民意测验所等各国、各类民意测验机构,也常常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上发表调查结果我国目前也有许多这样2的机构在从事这类调查活动市场调查则主要适应了现代社会中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现代化的大批量商品生产和不同厂家、不同商标的竞争不断强化,制造商和销售商往往希望更多地了解哪类人买或者不买他们的产品,这类人对他们的产品的质量、价格、装潢、款式等方面的看法,以及他们的态度如何改变等等因而许多大的企业已经有了专门的市场调查部门,而许多专门的调查研究机构也经常接受有关厂家、企业或公司的委托,调查各类顾客的购买习惯、各种产品广告的宣传效果与此同时,在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人口学、教育学、心理学、大众传播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中,社会调查的运用也越来越多这些调查试图建立一种有关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群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的概括性知识这类调查多由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进行,它们服务于理论与实践两种领域,同时兼顾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各个部门的实际需要。
从调查方法和技术上看,20 世纪 40 年代到 70 年代可以说是社会调查的数量化方法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可以说是现代社会调查方法不断完善、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社会调查的程序更加标准化,调查的方法也更加规范化无论是抽样技术、测量技术、问卷设计技术、量表制作技术,还是统计分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都朝着越来越科学化、越来越精密化的方向发展,并逐渐成为各门社会科学和社会各个具体领域中广泛运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二、 “传统的”和“现代的”社会调查如果说上面的介绍主要涉及国外的情况、主要偏重于时间顺序的话,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国内的情况,并且将偏重于调查方法的内涵区别近代中国的社会调查可以从 20 世纪初由外国传教士主持或指导的一些调查算起,如1914 年由美国传教士伯吉斯主持的“北平 305 名洋车夫生活状况调查”等1923 年,清华大学陈达教授带领学生对北平海淀居民和清华校工所作的生活状况调查,则是这一时期最早由中国人所主持的社会调查从二三十年代直到全国解放前,国内主要有两类社会调查一类是以老一辈社会学家陈达、李景汉、陶孟和、吴文藻、严景耀、史国衡,民族学和人类学家吴泽霖、费孝通、张之毅等为代表的学术界的社会调查;另一类是以毛泽东、张闻天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所做的社会调查。
从内容上看,两类调查都紧紧围绕着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从方法上看,二者都以深入实地进行访问和观察为主,并且两类调查者还都从各自的实践中,总结出比较系统、同时又符合中国国情的调查研究方法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调查实践中,摸索和总结的“深入实地” 、 “开座谈会” 、 “典型调查” 、 “解剖麻雀”等方法,以及“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 “实事求是” 、 “走群众路线”等观点,对我们今天学习和从事社会调查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解放后不久,随着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和社会学学科被取消,学术界的社会调查基本中断,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和材料的社会调查则在原来的框架内继续进行直到 1979 年,社会学才恢复和重建,学术界的社会调查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纵观近 20 多年来国内所进行的各类社会调查,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具体方法上,国内学者都受到3两个不同来源的影响:一个来源是以毛泽东农村社会调查和国内老一辈社会学家所作社会调查为代表的“传统的”社会调查方法;另一个来源则是以现代西方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为代表的“现代的”社会调查方法之所以对上述两个来源作如此的区分(即传统的和现代的区分) ,除了时间上、空间上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二者所具有的内在差别所致。
这些差别比较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调查的方式上看,前者(指传统调查) 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为主;而后者 (指现代调查)则以抽样调查为主2、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上看,前者往往选取少数几个个案或典型作为调查对象,并且这种选取所依据的也主要是研究者的主观分析和判断;而后者则往往采取从总体中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相当数量的个案构成总体的一个子集作为调查对象,并且这种抽取所依据的也是某种客观的规则或程序3、从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上看,前者往往采取无结构的自由访问、座谈会等方式;而后者则主要采取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自填式问卷或者结构式访问的方式4、从调查资料的分析方法上看,前者主要依靠定性分析的方法,即依靠主观的、思辨的、领悟的和归纳的方法;而后者则主要依靠定量分析的方法,即依靠客观的、实证的、统计的和演绎的方法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可以说前者所适应的是以封闭性较强、同质性较高、流动性较小、变动速度较慢为特征的“传统”社会;而后者所适应的则是以开放性较强、异质性较高、流动性较大、变动速度较快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有着不同来源的调查方法类型,则反映着社会学中人文主义与实证主义这两种不同的传统、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基础之间的区别。
事实上,传统的社会调查与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实地研究的方式十分相似)由于“传统调查”对我们来说要相对熟悉一些,而“现代调查”则要相对生疏一些,同时,也由于二者所适应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现象范围的差别,所以我们在本书中所介绍的主要是“现代的”社会调查方法思考与实践1979 年我国社会学恢复以来,在社会调查方法上受到哪两个来源的影响?这两者之间有哪些主要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