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术后患者的效果 陈燕媚,刘颖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515)外科手术是多数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患者术中需进行气管插管,会刺激咽喉,产生咽喉水肿,且手术切口存在局部组织粘连,当进行吞咽动作时,会牵拉疤痕出现扼喉感,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还会使患者身心损伤加重[1]故提高患者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安全质量,缓解患者咽部不适,是目前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常规围手术护理以疾病观察、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为主,但对患者术后出现咽部不适症状缺乏预见性,因此护理效果欠佳[2]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主要是通过发现疾病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问题,进行循证,进而指导下一步的护理决策及实施,可避免护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应用于甲状腺术后患者可能效果更好基于此,我院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已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91例甲状腺术后患者按时间分为常规组45例(2019年1月-2021年2月),前馈组46例(2021年3月-2022年5月)纳入标准:①均患有甲状腺疾病;②均行甲状腺切除术;③凝血功能正常;④年龄为18-75岁。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者;③精神异常及无法正常沟通者两组均采用一批护理人员,共10人,男2例(20.00%),女8例(80.00%);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5.14±2.05)岁;文化程度:大专2例(20.00%),本科6例(60.00%),研究生2例(20.00%)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甲状腺切除术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①术前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术前准备及健康宣教;②术后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干预;③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做好药物、心理、生活及饮食等方面护理前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组建前馈控制护理小组,总结护理缺陷,共同制定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对团队成员的培训,需完全掌握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手段、手术准备、术后护理要点、并发症出现原因及相应治疗方法定期考核团队成员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汇总团队成员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引发患者咽部不适的案例并分析原因。
②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加强护患沟通:术前需对患者社会背景及疾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为其讲解甲状腺切除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帮助患者建立充足的心理准备,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术后,鼓励患者与家人或医护人员交谈,消除疑虑,提高术后康复信心③咽部不适:首先,团队成员可提前告知患者术后咽部不适是正常现象,并解释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及程度评估方法,使患者可有效描述咽部不适的出现部位、性质、强度及持续时间等指导患者缓解咽部不适的方法,包括局部冷敷、深呼吸、冥想、转移注意力、避免刺激性饮食等,严重时可遵医嘱予以镇痛消炎药物两组均干预至出院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咽喉不适:干预前、术后2h、术后6h、术后1d及术后3d,采用医院自制咽部症状评分量表评价两组咽部不适情况,该量表总分为0-45分,分值越高,表明咽部不适越严重②负性情绪: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3]及焦虑自评量表(SAS)[4]评价患者负性情绪,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负性情绪越严重③生活质量: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5]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其由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以及躯体疼痛组成,分值均为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④并发症发生率:干预期间,观察两组术后发生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术后出血的情况⑤护理质量:干预后,由护理部及科室护士长联合从专业考试(60分)及日常护理工作评分(40分)两方面分别评估两组护理技能及护理实践能力;干预期间,记录两组护理风险及护理纠纷发生率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用Z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s)(n,%)]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s)(n,%)]组别性别年龄(岁)病程(月)部位男女双侧右侧左侧前馈组(n=46)14(30.43)32(69.57)50.33±8.3621.35±6.556(13.04)19(41.30)21(45.65)常规组(n=45)12(26.67)33(73.33)49.56±8.6723.12±6.717(15.56)18(40.00)20(44.44)χ2/t0.1580.4311.2730.1170.0160.013 P 0.6910.6670.2060.7320.8990.9082.2 两组咽喉不适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咽喉症状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时间节点,前馈组咽喉症状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咽喉不适评分对比(±s,分)表2 两组咽喉不适评分对比(±s,分)组别干预前术后2h术后6h术后1d术后3d前馈组(n=46)27.15±4.5133.14±5.2236.26±4.4729.25±6.3318.91±4.19常规组(n=45)26.30±4.6336.12±5.3739.14±3.5433.28±5.7322.07±4.32 t 0.8872.6843.4113.1853.541 P 0.3780.0090.0010.0020.0012.3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SDS、SAS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DS、SAS得分均降低,且前馈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表3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s,分)表3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对比(±s,分)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组别SDS SAS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前馈组(n=46)48.62±7.2636.61±5.40*46.22±6.1837.37±5.11*常规组(n=45)46.34±6.8240.25±5.36*45.64±6.7641.25±5.35*t 1.5443.2270.4273.536 P 0.1260.0020.6700.001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QOL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QOL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前馈组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组别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情感功能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前馈组(n=46)56.56±8.1575.61±9.40*57.64±8.2477.22±8.66*55.24±7.5574.21±8.97*61.73±8.3776.41±7.57*常规组(n=45)54.34±7.9370.25±7.36*55.77±8.0671.14±8.14*53.74±7.1468.76±7.91*62.37±8.1272.24±7.09*t 1.3173.0321.0943.4520.9743.0760.3702.713 P 0.1910.0030.2770.0010.3330.0030.7120.0082.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前馈组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常规组(20.00%)(P<0.05),见表5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2.6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对比 前馈组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护理实践得分高于常规组,护理风险发生率、纠纷发生率(0.00%、2.17%)低于常规组(13.33%、17.78%)(P<0.05)。
见表6表6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对比[(±s)(n,%)]表6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对比[(±s)(n,%)]注:前馈组与常规组均为同一批护理人员,人数为10人组别护理技能(分)护理实践(分)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前馈组87.24±8.5686.73±7.610(0.00)1(2.17)常规组81.15±7.6479.18±7.446(13.33)8(17.78)χ2/t3.5824.7864.5804.587 P 0.001<0.0010.0320.0323 讨论甲状腺切除术切口愈合过程中会形成瘢痕组织,瘢痕组织与气管表面粘连会使患者产生咽部不适感,影响患者日常进食,不利于术后康复[6]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具有实时性,即出现什么样的护理问题,就解决什么样的护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及片面性,故护理效果欠佳[7]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是一种具有事前控制、积极性高的主动管理模式,可通过分析既往术后患者出现咽部不适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8],可能对缓解患者甲状腺术后咽部不适效果更好在本研究中,干预后各时间节点,前馈组咽喉症状得分均低于常规组,QOL各维度评分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常规组(20.00%)(P<0.05),说明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术后患者中有助于缓解其咽喉不适,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甲状腺手术区域围绕咽喉,术后该区域易出现组织水肿、损伤等,产生异物感,且术后局部组织粘连,吞咽动作牵拉手术瘢痕会引起咽部不适,若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可影响患者日常言语、饮食等,延缓康复进程,降低患者生活质量[9]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可通过分析、评估甲状腺手术患者既往的护理措施,进行预判和及时发现甲状腺术后患者咽部不适,制定前馈方案[10]首先给予患者术后咽部不适相关健康教育,使患者可正确认识、评估与描述咽部不适感,并正确掌握缓解不适的方法,积极配合并参与到医护人员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控制术后咽部不适,解除对饮食的限制,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快疾病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高闻[11]等人通过对19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研究,发现基于前馈控制的护理干预可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诊疗和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咽部不适,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本研究中,前馈组SDS、SAS得分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术后患者中有助于改善负性情绪可能的原因是前馈控制的康复训练是基于循证护理的基础上制定的护理措施,可整合各个护理策略形成系统性综合体,使各个护理措施实施有据,环环相扣,协调促进,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生理不适,而生理不适的缓解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同时,在实施具体护理措施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缓解其焦虑、恐惧、抑郁情绪王雅琳[12]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在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改善不良情绪状态,对降低术后颈肩部疼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有研究报道,基于前馈控制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显著减轻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强化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应激能力,增强术后舒适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13]在本研究中,前馈组护理技能、护理实践得分高于常规组,护理风险发生率、纠纷发生率(0.00%、2.17%)低于常规组(13.33%、17.78%)(P<0.05),说明前馈控制的康复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