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体系与标准,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行业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指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度量参数的集合,是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数量、质量、状态等规定性指标所构成的有机评价系统 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单项评价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所反映的是组织或更高层面上清洁生产的综合和整体状况一个合理的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清洁生产活动的开展以及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指标体系,1、生产设备与工艺 2、能源、资源的利用 3、污染物的产生 4、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5、环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将清洁生产标准分为三级: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按照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五项划分为三级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清洁生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 达到国际上同行业先进水平此项指标主要作为清洁生产审核时的参考,通过比较发现差距,从而寻找清洁生产机会国际先进指标采用公开报道的国际先进水平数据。
二级指标: 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作为国内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的依据,采用公开报道的国内先进水平,并参考有关统计数据 三级指标: 达到国内一般水平,即基本要求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有关统计数据,按清洁生产对生产全过程采取污染预防措施要求所应达到的水平指标综合状态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适用于同行业不同专业的通用性指标; ——适用于某个专业的特定指标1.单位产品新鲜水消耗 反映生产过程中对新鲜水的用量,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新鲜用水量 = —————— 2.水的重复利用率 反映生产过程中水的梯级使用、循环使用的情况,计算公式为: 水的重复利用率 = ———————————————— X 100%,新鲜水用量,产品产量,新鲜水用量+梯级用水量+循环用水量,梯级用水量+循环用水量,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常用指标解释,3.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 指生产单位产品平均实际耗用的若干种主要原材料数量它反映该种原料的实际消耗水平,与该种原料的理论消耗之差,表明了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计算公式为: 单耗 = —————————————————— 4.折标准煤系数 原始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采用煤当量为标准能源的折算度量单位,确定以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煤作为标准煤,各种能源均按此折算。
各种能源折成标准煤的折算系数为: 折算标准煤系数 = ———————————————,生产某种产品的某种原材料消耗总量,某种产品产量,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某种能源每千克平均低位发热量,每千克标准煤热值,清洁生产指标体系,5.综合能源消耗(费)量 指企业为完成工业生产任务而消耗的能源总量 计算公式为: 综合能源消费量 = 能源消费总量 - 非生产能源消费总量 6.单位产品单项能耗 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消耗的某种能源的数量 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单项能耗 = —————————————————,某种产品消耗的某种能量数量,某种产品产量,清洁生产指标体系,7.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的某产品(或创造产值)消耗各种能源总水平的指标,它用单位产品产量或产值平均消耗的各种能源数量表示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 = ——————————————— 8.企业可比能耗 按标准工序计算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用于在同一行业不同企业之间比较综合能耗水平计算公式为: 企业可比能耗 = ————————————————,按标准工序计算的能源消耗总量,某种产品产值(或产品产量),能源消耗总量,工业产品产值(或产品产量),清洁生产指标体系,9.能源有效利用率 指已被有效利用的能源数量与投入的能源数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 能源有效利用率 = ———————————————— X 100% 10.热能回收率 热能回收率是反映生产过程中将所产生的余热或可以重复利用的热能回收利用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热能回收率 = ——————— X 100%,用能设备总有效利用热量+输出热量,投入能源总热量,回收利用余热,投入能源热量,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清洁生产标准,勘探与清洁生产,(1)物探设备必须符合行业乙级队装备要求;在甲类地区(水库、湖泊、江河、农田、人类活动区域、湖滨、沼泽湿地)配有气枪震源 (2)根据施工测线布设,必须制定行车线路总体规划方案 (3)对开辟的道路进行植被恢复,恢复原有的自然排水道钻井与清洁生产,(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或是无毒钻井液 ——配有钻井液收集设施,使钻井液不落地 ——在甲类区必须具备废弃钻井液及钻井废水过程回收处理设备 ——必须具备烟气余热利用设备 (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新鲜水消耗(不包括生活用水和钻井液配制用水)≤30t/100m标准进尺 (3)污染物产生指标 ——甲类区钻井废水产生量≤20t/100m标准进尺; 乙类区(除甲类区的其它地貌)钻井废水产生量≤30t/100m标准进尺。
——用钻井废水冲洗钻台,清洗砂样废水重复利用 ——配制钻井液时首先使用钻井废水 ——废弃钻井液产生量≤15m3/100m标准进尺 (4)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钻井液循环率≥85%;污油回收率≥95%测井与清洁生产,测井是获得油气储存层地质资料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放射性物质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其成为测井的主要污染来源,也是整个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 (1)健全制度 ——建立健全辐射源和同位素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台帐,专人管理,配备个人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建立操作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提高操作技能和个人防护意识 (2)加强管理 ——优先选择半衰期短、中/低毒性的同位素 ——定期对辐射源及源库进行辐射监测 —— 应用同位素测井前,应对采油树阀门和管线进行严格检查,确定不刺不 漏后,方可施工 ——同位素用完后,其容器放入专用储存室内,定期交回厂家井下作业与清洁生产,(1)试油和试气 ——废液必须全部回收,集中处理 ——必须具备原油回收方案和设施 ——放空天然气回收或完全燃烧 ——落地原油:甲类区落地原油≤50kg/井;乙类区落地原油≤70kg/井。
甲类区落地原油回收率≥90%;乙类区回收率≥85% (2)酸化和压裂 ——残液必须全部回收 ——剩余酸回收率要求达到100% ——剩余压裂砂回收率要求达到100% ——剩余压裂液回收率要求达到100% ——落地原油:甲类区落地原油≤50kg/井;乙类区落地原油≤70kg/井 甲类区落地原油回收率≥90%;乙类区回收率≥85% ——压裂放喷液返排入罐率要求≥95%井下作业与清洁生产,(3)修井作业 ——具备作业液及替出液回收设施 ——井场占地面积≤3500m2/井(边长59m) ——甲类区废洗井液≤5.0m3/井次;乙类区废洗井液≤7.0m3/井次 ——落地原油:甲类区≤50kg/井次;乙类区≤70kg/井次 甲类区落地原油回收率≥90%;乙类区回收率≥85% ——采用倒流程和连接管线的方法将压井液排入流程,压井液不得落地 ——井下管柱安装泄油器,将油管管柱内的液体泄入套管,控制单根溢流 ——作业过程中的上行油水必须全部截止在井内 ——油水井冲砂安装单流阀,使用冲砂循环罐单流阀可控制冲砂时污水上 返,循环罐可保证冲砂液的循环使用 ——现场洗井车应以井口出水压力为动力,使污水进入洗井车得到净化处理 后进入水箱,再注入井内,循环洗井;分离出的污油、污泥集中排放。
采油与清洁生产,——原油集输采取密闭措施 ——现有开放式流程油罐安装抽气装置,使呼吸气进压缩机压入集气管线 ——抽油机使用变频设备 ——采油新鲜水消耗≤5.0t/t原油 ——采油综合能耗≤60kg标煤/t采出液 ——末端处理前落地原油≤2.0kg/t原油 ——采油废水回用率≥80% ——注水泵效率达到≥80% ——定期进行抽油系统工况诊断、优化设计、参数优选 ——定期进行特种泵及配套工况诊断,油井动态监测技术 ——推广应用调速电机、节能电机、节能控制柜等节能降耗设备 ——在有条件的边远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发电机 ——优化采油工艺,控制无功低效作业(间歇开井)——油泥砂的治理及综合利用 目前主要采用焦油(超重油)砂矿的采矿工艺进行处理,鼓励采用碱洗、注 热水(或蒸汽)、离心分离的方法将油、砂分离,回收原油 ——锅炉(采油用)改造,优选清洁燃料 定期检查各类锅炉烟尘和烟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制定检测计划,定期检测运行参数,进行工况诊断; 对现有锅炉燃烧器进行改造(如选用节能火嘴); 选用新型燃烧器(如真空炉、热媒炉、超导炉等),可节约燃料1/3~1/2;,采油与清洁生产,(1)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具备套管气回收装置。
——稀油要求完全密闭集输 ——需要进行稳定的原油,稳定前的油气集输和处理系统必须密闭 ——放空系统采用双开关点火 ——天然气处理具有醇回收装置 ——具备天然气净化设施 从气井采出的原料天然气主要成分为气态烃类,还含有少量的非烃气体,如H2S、CO2、N2、H2O等原料天然气经净化处理后外输,减少能耗 (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稀油处理综合能耗≤55kg标煤/t采出液; ——稠油处理综合能耗≤150kg标煤/t采出液 ——天然气处理综合能耗≤40kg标煤/t天然气油气处理、集输与清洁生产,油气处理、集输与清洁生产,(3)污染物产生指标 ——落地原油产生量≤2.0kg/t标准油气; (4)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采油废水(原油脱出水)回用率≥80% (5)环境管理要求 ——符合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污染物达标排放 ——能源、资源消耗实行定额管理,考核机制健全 ——有清洁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通过清洁生产审核6)降低注水能耗要求 ——注水能耗指标 注水泵每泵出1m3水升压1.0MPa,用电单耗应小于0.45kWh ——注水机泵 累计运行时间达到10000h,泵效下降不大于1% 功率在1000kW及以上注水泵,效率应大于95%,功率因数大于0.85。
——注水泵站 冷却水供给系统的工作余压应小于0.15MPa,冷却水循环使用 高压配水阀组、单元流程阀组总压降不大于0.5MPa站外管网实行区块 分压注水时,选泵应按不同压力进行设计,满足不同泵压和排量要求 ——注水管网 注水管道通过水量按原油综合含水率50%进行设计 管网最远点注入井压降值不大于1.0MPa 当区块井间注入压力差大于1.5MPa时,应采用分压注水管网系统 分压注水系统注入量满足多台注水泵排量时,应采用分泵分压注水油气处理、集输与清洁生产,油气处理、集输与清洁生产,(7)减少油气处理损耗要求 ——原油稳定 当原油蒸发损耗率大于0.2%时,应进行稳定处理,减少烃类气体的挥发 负压闪蒸原油稳定应和原油脱水相结合,充分利用原油脱水和外输温度, 不专为原油稳定进行加热 ——原油储存 减少油罐之间的传输,以降低大呼吸损耗; 采用浮顶油罐和内浮顶罐,消除罐内气体空间,减少小呼吸损耗; 采用降温与绝热措施; 把各油罐的气体空间连接起来,以减少呼吸损耗; 装卸原油时,采用浸没式装油或下部装油,不得使用喷溅式装油 采用大罐抽气工艺,回收烃类气体;,——轻烃回收 油田气中含有戊烷及更重烃类组分占0.2%以上时,应进行轻烃回收。
轻烃回收装置采用的节能措施: a.压缩机的驱动机应考虑动力和供热结合,废热利用 b.分子筛再生用热,应首先考虑采用燃气发动机排气废热;有高温蒸汽 (350℃以上)时用蒸汽加热不具备上述条件时才考虑选用加热炉加热 小型装置允许用电进行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