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1)w “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本安排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5篇每单元安 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继续安排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即“学和做”)1个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承接前10册“习惯篇”的内容,继续安排了“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项习惯培养2、关于课文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5篇,其中韵文3篇、自读课文1篇全册教材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共分7个主题单元,依 次 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课文语言规范,篇幅适当,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等训练插图新颖精美,富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继续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培养语感,增加其规范化语言的积累二是用钢笔描红,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意在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基本功三是常用词语的训练,目的是通过读、抄、用,比较意思相近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增加词语积累,提高运用能力。
四是阅读训练,意在继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五是相机安排的“小练笔”本册课本仍然采用“识写分流”的方法安排生字要求学生能识会写的生字,排印在田字格内;排在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需学生认识,不列入生字考核范围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了推荐一本好书的内容本册推荐的是 鲁滨孙漂流记,放 在“我读书,我快乐”栏目中作专题介绍意在激发阅读兴趣,真正做到“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3、关于习作本册课文仍然将习作教材列为专门的课文,共安排了 7课每课习作的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都作了分析与指点,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部分习作安排了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各课的训练内容与要求如下:4、关于练习篇次内容要求1写一篇关于假期生活的习作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习作题目自定2写一篇习作,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想一想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爱自己的,向爸爸、妈妈直接说出(或写 出)“我爱你”,把整个过程记下来注意写出爸爸、妈妈的反应3写一种自己喜欢的美味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它的色、香、味、形4写一篇描绘剪纸作品的习作任选一幅剪纸作品,仔细观察,并加以想像,然后写成一篇习作。
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选择家乡的一种产品,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的它的用途或价值等题目自定写前要注意观察、询问,注意查阅、搜集资料6写一位名人根据自己知道的情况,或者通过调查访问、直接拜访掌握的材料,写一位自己家乡的名人要把他的事迹写具体7写写语文书里的故事通过阅读,找找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选一两个写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全册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内容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写毛笔字练习等,训练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练习设计上训练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力求简约,既能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能为教师处理教材和设计教法提供方便5、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本册综合性学习“学和做”以“读报和剪报”为话题,安排了“小组交流”、“做一做”、“考考你”、“学做剪报”和“成果展示”等活动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一、教材分析本课共有3页彩色插图,其中第一页的主题是“不懂就问”,第二页和第三页的主题是“勤于搜集资料”第一页四幅小图,分上下两块安排上面一块图的右下方是页页插图的主题,左边是一位小学生遇到疑难问题向老师请教,右上方是两位小学生参观校史馆,向老师询问有关问题。
可以看出两位小学生参观的兴趣很浓,问得很仔细并很有礼貌下面一块有两幅小图,左上角方框内是课间同学之间相互请教,相互交流右下方框内是两位同学在校园里向花工请教培育花卉有关知识从本页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都很爱动脑筋,善于学习第二页和第三页是通版图画第二页上面一幅图是一位学生在阅览室查阅资料,并将查到的资料内容抄录到笔记本上下面的方框图是几位小学生在学生校图书馆(室)搜集资料 他们有的正在查阅,有的正在摘抄,可以看出他们都很专心左上角圆形图内是一位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粘贴到活页纸上第三页上面有四幅小图,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内容分别是在阅览室读书读报并相互交流;上网搜集资料;参观有关展览;边参观边记录;采访老人时认真听,仔细记,有的还作录音下面图画是几位小学生向老师展不他们搜集的有关资料,汇报搜集资料的心得老师认真地欣赏着学生们搜集的资料二、学情分析指导观察第一页插图,可以先由老师阐述“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还可以发动学生交流不懂就问的好处,说说自己的体会,老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可举一些实例,说 明 有“不懂就问”好习惯的人后来对国家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如果孔子不耻下问,程门立雪等小故事,也可举班级或学生校里好学生多问的同学生进步很快的例子,说 明“不懂就问”的意义,然后依次观察插图。
三、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懂得勤学生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引导他们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四、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懂得勤学生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引导他们逐步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2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平时搜集资料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张家港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1 .指导观察第1 页的图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2 .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3 .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第 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来积累三、引导观察第3 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2.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1 .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2 .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3 .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1 .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2 .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要求:(1)认真阅读材料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3 .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4 .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5 .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贵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1.齐读“不懂就问”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来?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们正在干什么?(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5)看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然在做什么?四、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卜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5)留心处处皆学问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五、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教学后记: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很多学生都能认识到平时收集资料的重要,他们都很有兴趣地忙于做收集资料的准备,我相信只要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不断加以引导和督促,一定能让学生体会到收集资料的乐趣,并养成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问,说起来是很容易的事,但真正能做到却是很难,这关系到老师平时对这一事情的关注程度及其对学生提问的态度,不断鼓励,民主教学,我相信不懂就问的人会不断增多1、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教材分析 我们爱你啊,中国是一首诗歌,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语言凝练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
在教学时,宜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学生读书、悟情,并在读、悟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心中的祖国形象从而既准确把握作者决意献身于伟大祖国建设的强烈爱国之情,又激发自我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情感二、学情分析语文课应该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应该将文本的情感,作者的情感统化为读者的情感,这才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在教学这一环节时,主要通过抒情、写话营造语文氛围,凸显语文综合素养,并辅以阅读具有地方特色的春联,加深或拓宽文本一方面告诉学生语文的资源无处不在,处处皆语文;另一方面通过阅读的补充再次感受祖国的强大、繁荣、富强,力图在学生心中生成强烈的爱国之情三、教学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生字,理解生词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四、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五、课 时 安 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生字,理解生词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 赏 歌 曲 我爱你中国,说说歌曲的内容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唱祖国的诗歌,揭题,范读。
说一说诗中展示了祖国的哪些可爱之处二、初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