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 20232023 年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424 小题,共小题,共 48.048.0 分)分)1汉武帝时期,朝廷在长安兴办太学,设立教授诗 书 礼 易 春秋的五经博士,地方也建立郡国学校,推广儒学这一做法()A解决了王国问题B促进了思想凝聚C保障了经济繁荣D延续了百家争鸣2如图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母亲文昭皇太后祈福而雕刻的浮雕,图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这一风格能够佐证当时()A经济的发展B艺术的高超C民族的交融D军力的强盛3唐朝时,颜真卿以造诣超群的书法艺术闻名天下,他的作品具有“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特点下列作品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BCD4北宋时,苏轼曾写道:“余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日行千畦(小块土地),较之佝偻(弯腰)而作者,劳佚(逸)相绝矣”由此可见,“秧马”的使用有利于()A普及小麦种植B形成养马习俗C增强垦荒能力D提高劳动效率5清朝建立后,制定并执行“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的民族方针下列举措中最能2/10体现这一方针的是()A设西域都护府B设立军机处C实行金瓶掣签D设置中书省6要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我国文物的破坏情况,需要重点考察的地点位于图中的()ABCD7洋务运动期间,四川总督丁宝桢在成都创办了四川机器局。
该企业一律不用洋人,由中国的技术人员负责生产和技术工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B提升企业管理水平C增强企业发展自主权D革新生产组织形式8如图展现了近代台湾人民反日斗争的历程,这一历程反映出()A台湾军民反殖民统治的决心B西方列强“以华制华”的政策C台湾是中国反抗侵略的中心D台湾军民粉碎了日本侵华野心91912 年,曾兰女士以“光复神圣之女权”为宗旨,创办了四川第一份妇女报纸女界报(如图)这说明当时四川()A近代报刊业已领先全国B平等自由思想逐渐传播C广大民众读报风尚盛行D社会生活水平大幅提高3/1010毛泽东曾回忆说:“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他如此青睐新青年,是因为该杂志提倡()A师夷长技B变法图强C实业救国D民主科学11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是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直接传承它们都坚持()A三民主义B君主立宪C反帝反封建D人民民主121928 年春夏,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先后制定了“三项纪律”“六项注意”,其中规定“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这体现了()A人民军队爱人民B革命英雄主义C游击战战术灵活D军民团结抗战1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广大知识青年向往的圣地曾有学生用“割掉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的诗句表达他们“到延安去”的坚定信念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A组织了远征军入缅作战B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C赢得了淞沪会战的胜利D已将延安建设成文教中心141953 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经济领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此,我国政府()A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推动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C提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鼓励沿海地区积极参与国际贸易15邓小平曾经就我国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评价道:“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是指()A载人飞船B“两弹一星”C高速铁路D超级计算机161960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而 1971 年他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4/10172023 年,四川省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是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以此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续写 45 年前“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这里的“伟大创造”是指()A耕者有其田B农业集体化C生产责任制D西部大开发18古希腊社会很重视体育竞技,人们也积极参加主要项目有赛马、举哑铃、投掷标枪、投掷铁饼、格斗、摔跤等,竞技中名列前茅的人会获得极大的荣誉这表明古希腊()A和平时代来临B崇尚力量之美C生活方式朴素D文化水平低下19辣椒,四川习称“海椒”,明朝时称为“番椒”今天四川人有喜食辣椒的习俗,与这一习俗形成相关的是()A铁路时代来临B玄奘西行C新航路开辟D开埠通商20据表可知,法国大革命()部分学者对法国大革命的评价作者论著评价(德)布维尔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9 世纪德国的政治思想无一不打着法国大革命的印迹(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打碎了欧洲的一顶顶王冠王振国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实现了民族的解放C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D推动启蒙运动兴起21苏俄(联)某一历史时期,“私人的咖啡馆、商品、餐馆、诊所、信用社甚至小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内战时宛如墓地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突然生机盎然”这是由于当时推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福利国家”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22经济大危机爆发后,1930 年美国通过法案,对 890 种进口商品提高关税,平均税率提升约 40%,其他国家也纷纷提高关税。
这导致了()A新政实施受挫B国际合作加强C世界局势缓和D经济危机加剧23据表可知,现代人类社会()5/101974-1990 年部分世界博览会主题时间主题1974 年无污染的进步1982 年能源:世界的原动力1984 年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90 年人类与自然A发展面临共同挑战B亟待建立经济新秩序C能源危机异常严峻D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24如图是一幅名为山姆大叔(指美国)忙坏了的漫画该漫画()A讽刺了美国维护霸权力不从心B说明了华盛顿体系的分崩离析C凸显了地区冲突对美苏冷战的影响D表明了世界多极化趋势遭遇到挫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52.052.0 分)分)25民为邦本,顺应民意、发展民生、凝聚民心对社会进步至关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本传统】材料一: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和孟子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本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如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据白寿彝中国通史【历史镜鉴】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一天工作 1214 个小时,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就匆匆赶到工厂去。
吃早饭的时候机器继续运转,迫使工人边吃饭边照看着活儿中午 12 点,工人们像刚从牛棚里放出的牲口,四散向家中奔去午餐一吃完,他们又被牢牢地禁锢在一个拥挤不堪、肮脏龌龊的高温车间里不停地干活他们居住的房屋低矮、狭窄、潮湿,然而,这种糟糕透顶的房子还不属于自己,他们每周还需付房租给房东6/10据郭伟峰英国家庭作坊和工厂制度下劳工生活状况比较【人民至上】材料三:到 1953 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全国有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无偿地获得了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七百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据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四:2020 年 11 月 23 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 9 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至此,全国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又一重大胜利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指出孔子和孟子提出的民本思想主张,以及西汉初期和唐朝前期践行民本思想的成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生存状况,分析这种状况对英国社会造成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土地改革对农民产生的积极作用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人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在关系的认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近现代部分历史人物达芬奇马克思邓世昌孙中山爱因斯坦李大钊袁隆平杨利伟整理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心中有榜样,行动有力量作为一名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应该有一种精气神,以“榜样”激励自己奋发有为请你预先制作一张人物卡片,向未来的新同学介绍自己的“榜样”要求:(1)在卡片“共同精神品质”栏中写出所选榜样的共同精神品质;(2)在卡片“榜样姓名”栏中填写三位具有共同精神品质的榜样的姓名,其中,第一位从表中选择,第二、三位从表之外的近现代历史人物中选择;(3)在卡片“各自事迹”栏中分别写出反映这种精神品质的具体史实我的“榜样”7/10共同精神品质:榜样姓名:各自事迹:(1)(2)(3)27文物是残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尘遗珠”,它往往会以独特的方式,诉说历史的真相,拨动我们的心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物会说话】材料一:【让文物说话】材料二: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武王伐纣的日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而武王伐纣纪年的突破口,便藏在利簋的铭文中。
利簋铭文提到周军在“甲子”日“岁鼎”时取得关键胜利岁鼎”是指岁星(木星)运行至中天的天文景观考古学家、天文学家、历史学家通力合作,根据利簋上“甲子”“岁鼎”等记录,结合尚书牧誓 国语 淮南子的历史记载,通过计算机计算,将上述天文现象发生的时间范围聚焦到公元前 1046 年 1 月 20 日,武王伐纣的日期得以确定据徐成当失落的西周史从青铜器上获得重生【听懂文物说的话】8/10材料三:广袤的中华大地承载着超过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明瑰宝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大多在岁月的海洋里失去了踪迹考古学就是寻找这些残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尘遗珠”,勾勒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轨迹和脉络,让古老的文明重新散发夺目的光辉据王新春那些震惊世人的“遗珠”(1)观察图 1 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文物说的话是否正确请在正确项的横线打“”,错误项的横线内打“”)A.“我”出生在商周时期B.“我”身上的文字叫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全部使用了象形造字方法C.“我”身上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2)观察图 2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雕塑能告诉我们哪些历史信息。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让文物“开口说话”可以运用哪些技术手段,利簋“开口说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历史真相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文物考古的历史价值9/10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2【答案】C3【答案】D4【答案】D5【答案】C6【答案】D7【答案】C8【答案】A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A13【答案】B14【答案】A15【答案】B16【答案】D17【答案】C18【答案】B19【答案】C20【答案】C21【答案】B22【答案】D23【答案】A24【答案】A25【答案】(1)内涵:以人为本主张:(孔子)以德治国;实行德政,反对苛政孟子)实行“仁政”;民贵君轻成效:出现了“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2)状况:艰辛困苦;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节奏快;劳动条件恶劣;居住条件差影响:造成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逐步兴起3)摆脱了封建剥削和压迫(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