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教育学0903班四组 谭少威,夸美纽斯简介:,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在大学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古代思想家的著作,研究了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接触了新兴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了宗教改革以来各国的教育发展动向,探讨了当时德国著名教育家的教育革新主张,为他后来写《大教学论》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大教学论简介:,《大教学论》(MagnaDidactica),夸美纽斯1632年用捷克文写成 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构思、几经修改而写成的重要教育论著本书主要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地位: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世本书创立的教育学体系,奠定了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始基大教学论内容概要:,第一部分(1-13章)为“教育通论”,论述教育的基本原理,如人的可教育性、教育目的、教育的社会作用等; 第二部分(14-19章)为“教学论”,探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第三部分(20-25章)为“训育论”,专论教育方法; 第四部分(26-33章)为“学校管理”。
大教学论中的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 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 自觉性和主动性原则 量力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 教育要适应自然,“自然”:所指的是“我们的最初的和原始的状况,我们应当回复这种状况,如同回到一个起点一样”. 这实际上是强调要保持一种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原始倾向,外界不加干预,非人为的意思 涉及到教育,自然主要是指儿童的天性为使教育适应人类本身的“自然”,夸美纽斯又对人的自然本性、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了许多的观察和研究教育要适应自然,适应自然,按夸美纽斯的看法,除遵循自然界的“秩序”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人的自然特性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发展以及对人进行的教育都应服从这一普遍规律,要按照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来改造旧学校,创办新教育; 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自然界的变化总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动植物都是在春天里生长和繁殖的,人类的教育也应从“人生的春天”,即从“儿童时期”开始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反对当时经院主义教育引经据典,咬文嚼字,单纯的文字教学,要求教学采用直观方法,应从观察事物开始。
更重视对实际事物的观察,对观察法作了详细的解说他认定直观性教学是一切知识的起点,是一切教学的基础利用感官去施教,学习现实事物的本身知识和对于事物求得真实的理解,是夸美纽斯的教学过程的特点之一,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夸美纽斯相信自然界是从一般开始的——就像鸟从卵孵化形成鸟的本质开始——再过渡到个别,所以自然是遵守适当的时机,给予一定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物件去运动,它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序的,由普遍到特殊一步步地前进,并坚持到最终自觉性和主动性原则,“为了鼓励求知的意向,首先方法本身必须很自然要知道凡是自然的事情都是自己发展起来的水往山下流用不着强迫的;一旦水坝等阻止水流的东西移开以后,它就立刻会下流……” 夸美纽斯希望学习在以兴趣为基础的活动中展开如果不首先唤起学生的兴趣,就不要施教而且,“任何时候都要讲授既有趣又有益的知识,这样学生才会头脑充实,积极进取,注意力专注”量力性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夸美纽斯指出:“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 “有些人是伶俐的,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望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机械技巧 教育对他们应当区别对待。
因此,他要求学校教育“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学习”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局限性,过分强调“适应自然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和源泉 把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同自然现象机械地、简单地类比,把教学过程建立在了感觉论基础之上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