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初三语文(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2024.01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和考号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 默写(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2)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4)假期,小语和父母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发现这里道路四通八达、环境宁静祥和,不由感慨:这不就是《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吗?【答案】 ①. 悠然见南山 ②. 人有悲欢离合 ③. 落日故人情 ④. 阡陌交通 ⑤. 鸡犬相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见、阡陌”等字容易写错二)(22分)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丙】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①而负刍②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吾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明年,东阳上计③钱布④十倍,大夫毕贺,侯甚______文侯曰:“此非所以贺我也,譬无异夫路人反裘而负刍也虽爱其毛,不知其里尽,毛无所恃也今吾田不加广,民不加众,而钱十倍,必取之民也吾闻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贺我也选自《新序·杂事》,有删改)【注释】①裘:毛皮衣服②刍:喂牲口的草③上计:官员上报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治安等数据④钱布:钱币2. 【甲】诗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白居易;【乙】文中的“太守”是_______ (人名)。
3. 解释下列加点词1)临溪而渔( ) (2)见路人反裘而负刍(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画线句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耶? 5. 联系全文,下列选项中填入【丙】文空格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A. 喜 B. 忧 C. 惧 D. 怒6. 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诗尾联借景抒情,表达了不能尽兴游玩湖东的遗憾B. 【乙】文作者“颓然”之醉态流露出被贬谪后的消沉无奈C. 【甲】诗【乙】文分别以“行、乐”贯穿,内容散而不乱D. 三则材料都是通过叙写作者出游途中的见闻来表情达意7. 【甲】诗呈现了西湖的_______早春景象;【乙】文描绘了滁人游山之乐和_______;【丙】文记叙了魏文侯由路遇反裘负刍之人而引发对治国理政思考的故事8. 【乙】文表现出作者_______的思想;【丙】文中魏文侯由“皮”和“毛”的关系类推到_______和_______的关系,体现了他_______的治国理念,二者都善治善为答案】2. ①. 唐 ②. 欧阳修 3. ①. 靠近 ②. 背着 4. 你难道不知道皮裘的里子要是被磨坏了,皮裘上的毛就会失去依托了吗? 5. B 6. D 7. ①. 迷人 ②. 太守宴饮之乐 8. ①. 与民同乐 ②. 百姓 ③. 统治者 ④. 重视民生【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甲】诗歌《钱塘湖春行》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做,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乙】文《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的“太守”是作者欧阳修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到溪边钓鱼临:靠近2)句意:见到路人反穿着皮裘背着柴行走负:背着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若:你;尽:磨坏、磨损;恃:依托5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大夫毕贺”“文侯曰:‘此非所以贺我也,譬无异夫路人反裘而负刍也虽爱其毛,不知其里尽,毛无所恃也’”“此非所以贺我也”等内容可知,大臣们都向文侯祝贺,文侯却以路上所见为例,阐述治国的道理因此文侯听到群臣祝贺时表现为担忧;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A.【甲】诗尾联直接抒情,表达对西湖早春美景喜爱之情;B.【乙】文作者“颓然”之醉态流露出作者沉醉美丽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C.【甲】诗【乙】文分别以“行、乐”贯穿,形散神聚;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一空,结合“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绿杨阴里白沙堤”可知,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呈现了西湖迷人的早春景象。
二空,结合“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可知,【乙】文描绘了滁人游山之乐和宴饮之乐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一空,文章以“乐”字为线索,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二空,结合【丙】文“爱其毛,不知其里尽,毛无所恃也今吾田不加广,民不加众,而钱十倍,必取之民也吾闻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等内容可知,文中魏文侯由“皮”和“毛”关系类推到百姓和统治者的关系,体现出文侯重视民生、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点睛】参考译文:【乙】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酿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 ,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丙】魏文侯出游,见到路人反穿着皮裘背着柴行走文侯问他:“你为什么要反穿着皮裘背柴呢?”那人回答说:“因为我爱惜皮裘上的毛,怕它被磨掉了文侯说:“你难道不知道皮裘的里子要是被磨坏了,皮裘上的毛就会失去依托了吗?”第二年,东阳地区上贡了往年十倍的钱粮,大臣们都向文侯祝贺文侯却说:“这不是一件好事啊就像那个反穿皮裘背柴的人虽然爱惜皮裘上的毛,却不知道皮裘的里子要是被磨坏了,毛就会失去依托现在东阳的耕地没有增加,人口没听说增多,可是钱粮却增加十倍,这一定是从百姓身上取得的我听说,百姓不能安定生活,统治者的地位就不牢固,这不是应该祝贺我的事二、现代文(35分)(一)(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自强为学 厚德立业王希勤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①今天,清华园迎来了9000多名研究生新同学你们是清华园里为学立业的新生力量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②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学业之路,要对“学”“业”有新的认识为“学”就是要深刻理解本学科的知识架构与形态,不断提升认知能力,传承和创造知识立“业”就是要熟练运用知识来解决本专业的问题,不断提升实践能力,以聪明才智服务国家和社会。
你们要自强为学、厚德立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独立与合作”“理论与应用”的关系③为“学”须自强,重在创造知识、追求真理为学首先要处理好自我创造与向他人和前人学习的关系《墨子》中说,“知,传受之,闻也;方不㢓,说也;身观焉,亲也意思是知识有三类:闻知、说知、亲知做学问首先要懂得把深入学习和调查研究获得的闻知,与亲身实践获得的亲知经过反复辨析领悟统一起来,再经过思考和推理获得说知,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④为学还要不断打破自身成见、实现自我革命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颠覆了牛顿力学的时间空间观念,以光速不变为前提创立了狭义相对论这是物理学的一次深刻革命可他没有固守已有成果,经过十年的努力后,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⑤立“业”须厚德,重在解决问题、服务人民立业首先要有为民情怀,以国家为先、人民至上我国著名桥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茅以升学长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怀着科学救国的志向毅然回到祖国他主持设计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他也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立业还要胸怀宽广、团结他人,共同攻坚克难,成就更大的事业⑥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我们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综合,仅靠单一学科往往无法有效解决,必须依靠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综合运用为学要搜集多领域的实践资料,懂得取精用宏,并回到行业接受检验立业要会聚多学科知识,懂得博采众长学问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因此,“学”“业”须会通⑦同学们,站在新的人生起点上,希望你们自强为学、厚德立业,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人文日新的精神,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挺膺担当、奋勇争先!(有删改)9. 根据文章思路,完成下列填空论点: (1)为“学”重在创造知识、追求真理处理好自我创造与向他人和前人学习的关系打破自身成见、实现自我革命立“业”重在解决问题、服务人民2)要胸怀宽广、团结他人,共同攻坚克难3)10. 下列对第⑥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阐述了为“学”和立“业”间的辩证关系B. 告诉我们如今单一学科无法有效解决问题C. 画线句与本段其余内容之间构成因果关系D. 强调无论“学”还是“业”都要博采众长11. 文章第③④段和第⑤段顺序不可调换,请简述理由。
答案】9. (1)自强为学、厚德立业;(2)立业首先要有为民情怀,以国家为先、人民至上3)“学”“业”须会通 10. D 11. 不能调换因为第③④段论述的是“为‘学’须自强,重在创造知识、追求真理”,而第⑤段论述的是“立‘业’须厚德,重在解决问题、服务人民”,这三个段落的论述是围绕中心论点“自强为学、厚德立业”一一论述的逻辑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及概括论点本文的标题“自强为学、厚德立业”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第③④⑤段分别从“为‘学’须自强,重在创造知识、追求真理”“立‘业’须厚德,重在解决问题、服务人民”两个方面来论述:为学方面,两个分论点第③段“为学首先要处理好自我创造与向他人和前人学习的关系”、第④段“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