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吉林大学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第三章 涡轮机及喷气发动机1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08MB
约44页
文档ID:51344090
吉林大学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第三章 涡轮机及喷气发动机1_第1页
1/44

第三章 涡轮机及喷气发动机 §3-1 概述 • 涡轮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等旋转 式叶片机械; • 喷气式发动机:燃气轮机作为飞机的动力 1.特点 • 连续工作的旋转式机械; • 工质的热能首先转换为其动能,然后在转换 为机械能 • 内燃机:直接Q→W; 所以,1)功率大:连续回转,大大提高进入的工 质量;2)高速性:叶片的旋转速度与单位时间进 入的工质量有关,所以,叶片速度与工质的流 动速度呈正比;3)经济性高:热力循环的热效率与循环初 始参数有关, • 一般蒸汽机初压为:160~245bar;初温: 560~570℃ • 故用途广 2.用途1)蒸汽轮机:工质为蒸汽,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 机械能;用途:(1)中心电站、热电站、核电站的主要动力机(2)给鼓风机、水泵、压缩机提供驱动动力(3)化工、冶金、轻工等生产领域,作为动力源而 广泛应用;(4)蒸汽轮机的排汽,用于生产或生活的供热取暖 2)燃气轮机:工质为燃气,将燃气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用途:(1)地面机械——发电、船舶、机车等的动力源(2)航空用飞机的动力(3)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用于高速飞机因其喷射速度大。

3.燃气轮机与蒸汽机的比较缺点:单机容量小;效率低;优点:设备简单、轻便;用水量少;便于自动控制、起动快 4.发展规模 美国:1950年,每台蒸汽机平均容 量为4MW;1962年,为 13.5MW;1972年,为 52MW 前苏联:1960初,仅有5台16MW的蒸汽机;1970年底,15MW以上的蒸汽机,达 235台,其中,30MW的机组69台我国:1955年制造第一台蒸汽机,6000千瓦,到70年代末,已生产1.2万千瓦、2.5万千 瓦、5MW、10MW、20MW的蒸汽机 目前运行中的最大机组容量为1300MW 发展机组容量的原因: 1) 减小电站单位容量的造价;相对20MW机 组电站单位造价,50MW机组电站的单位造价 可降低15%;100MW的电站单位造价可降低 25%; 2) 提高机组的效率减小新建电站数目,加快电站建设速度 二、构造与分类1.蒸汽轮机简称汽轮机,工质为水蒸气,旋转式叶片机械; 1) 结构特点由静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 • 静子:包括汽缸、隔板3、静叶栅1、进排汽部分、端汽封以及轴承、轴承座等; • 转子:主轴5、叶轮4、动叶片2、联轴器等。

• 汽轮机的级:一列静叶栅和一列动叶栅构成汽轮机 的级 • 单级汽轮机:指只有一个级的汽轮机; • 多级汽轮机:有若干级的汽轮机由一列静叶栅和一列动叶栅组 成基本的工作单元; 静叶栅:由若干喷管组成,各 喷管流通截面变化; 动叶栅:与叶轮安装为一体的叶片组2) 基本工作原理• 产生过热蒸汽:锅炉• 送往喷管,喷管截面变化,蒸汽的热能转变 为动能高速喷出;射入动叶栅叶片的通道 ,推动叶轮旋转,对外作功• 能量转换:热能→工质的动能→叶轮的机械能锅炉一定p,T过热 蒸汽分类的方法4种: 按工作原理:冲动式——蒸汽仅在喷嘴中膨胀;反动式——蒸汽在喷嘴和动叶栅中膨胀按热力特性:凝气式——排汽在真空状态下进入冷凝器结成水; 背压式——排汽压力大于大气压,排汽供热使用 抽汽式——调整抽汽供热用;抽汽背压式—具有调整抽汽的背压式;乏汽式——用其他设备的副产蒸汽作为工质;3)分类按气流方向:轴流式——蒸汽轴向流动;径流式——蒸汽径向流动;周流式——蒸汽周向流动;按用途: 电站用工业用动力源船用 2.燃气轮机1)结构特点主要由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以及燃气涡轮等组成燃气涡轮:压气机+燃烧室+燃气涡轮=燃气发生器 2)工作原理• 工质来源:燃气内部的燃烧产物• 空气连续不断地吸入压气机,在压气机中被压缩 增压后,进入燃烧室中与喷入的油混合燃烧成高 温高压燃气,再进入透平中膨胀作功。

• 膨胀功=压气机压缩所消耗的功+对外输出功(作为动力)3)分类按用途分两大类:作为地面机械用动力的— —地面燃气轮机;主要 产生轴功——图3-3b)飞机用动力的——航空燃气轮机;主要产生推力 和拉力——图3-3a)地面燃气轮机:要求提供轴功率,所以需要动力透平;单轴式—动力透平和燃气透平固定在同一根轴上;分轴式——动力透平具有单独的旋转轴: 优点:燃气发生器转子和动力透平可有不同转速,使各部分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宽的运行范围航空燃气轮机分类:根据用燃气发生器的可用功产生 推力的方法不同分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直升飞机)航空燃气轮机的共同要求:重量轻;用油少;工作可 靠第二节 热力涡轮机级的基本理论 热力涡轮机=汽轮机+燃气轮机一、透平级的概念1.级的定义: 一列静叶和一列动叶组成的最基本的工作单元,称为透平级是透平机械能量转换的单元2.级内能量转换原理:喷嘴:工质在喷嘴中膨胀→使其温度、压力下降→速度增加→将热能转换为动能,获得高速汽流;动叶:喷嘴出口以很高的汽流喷入动叶,经动叶汽道(叶片)改变流动方向,此时,流体转向时,对动叶产生作用力,其圆周分力推动叶轮旋转,对外输出机械功;而动叶对汽流的反作用,使汽流转向。

由此完成动能→机械能3.反动度Ω:Ø 当汽流在动叶汽道中不膨胀加速,只改变流动方向时,汽流对汽道产生的作用力(离心力), 称为,冲动力;Ø 当汽流在汽道内改变方向的同时,进行膨胀加速时,则加速的汽流流出流道时,对动叶栅产生 与汽流流出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此力称为反动 力Ω表示动叶汽道内的汽流膨胀程度 ; 定义: :动叶汽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整个级的滞止理想焓降;:喷嘴中的滞止理想 焓降对喷嘴进出口)4.级的分类按蒸汽在级内膨胀程度分为冲动级和反动级 1)冲动级 a)纯冲动级: 的级 特点:汽流只在喷嘴中膨胀动叶栅中不膨胀,只 改变流动方向;动叶栅进出口压力相等,p1=p2, 作功能力大,效率低 b)带反动度的冲动级: ,应用广泛特点:蒸汽大部分在喷嘴中膨胀 兼备冲动级作功能力大和反动级效率高的特点c)复速级:由一列静叶栅,两列动叶栅,一列固定导向叶栅组成Ø 导向叶栅在两列动叶栅之间,将前一列动叶栅出口的汽流方向改变为第二列动叶栅的进汽方向,使工质继续作功;以充分利用工质的能量Ø 为提高复速级的效率,可采用一定的反动度。

2)反动级: 的级特点:蒸汽的膨胀一半在喷嘴叶栅中进行另一半在动叶栅中进行;, ;效率比冲动级高,但作功能力较小二、级内的工作过程(一)基本方程汽轮机级的热力计算,可用可压缩流体一维流动方程 即1.状态方程:当蒸汽处于过热状态,远离饱和线时,对过热蒸汽状态:也可以表示为 当蒸汽从过热区膨胀过渡到湿蒸汽区时,采用水蒸气 表或h~s图;对等熵过程:• 过热蒸汽:• 湿蒸汽:• x:膨胀初期蒸汽干度;• 空气: ;燃气:2.连续方程稳定流动连续方程:(稳定工况)流量qm一定,即微分形式: 表示一维流动时密度、速度、截面积之间的变化规 律能量方程热一定律的应用,对稳定流动,忽略势能时,对蒸汽进、出口状态,有能量转换关系:对静叶栅,绝热,不作功,所以 即沿流线总焓不变4.运动方程• 表示速度与压力变化关系• 对一维等熵流动,由能量方程和热一定律• 能量:• 热一律(可逆): 有• 由绝热条件: ,代入后,积分得• 意义:已知进口截面状态参数,及出口截面背压,可求得出口截面汽流的理想速度。

二) 工质在喷嘴中的膨胀过程1. 喷嘴中的汽流速度1)喷嘴出口处的汽流理想速度喷嘴入口处蒸汽的状态: ;喷嘴内等熵膨胀,则喷嘴出口处汽流理想速度为,由能量方程:喷嘴的理想焓降用滞止焓表示时:2) 喷嘴出口的汽流实际速度 • 一般蒸汽有粘性,所以实际速度 ,即流动中有损失• 损失程度常用速度系数j表示,即:• 速度系数j与动能损失 之间的关系:• 流动过程绝热,故损失的动能热能加热蒸汽本身,使蒸汽出口实际比焓大于理想比焓3) 影响j的因数:• 喷嘴高度、叶型、汽道形状、表面粗糙度、前后压力 等 喷嘴高度影响最大,• 一般取 l0>75mm 时, 2.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中的膨胀• 由喷嘴结构特点和流动特点,在喷嘴出口处形成 汽流斜切部分,直接影响出口速度及方向;即影 响汽流进入动叶特性偏角当出口截面上的压力比≥ 临界压比时:喷嘴喉部断面AB上的流速≤声速;此时出口断面无膨胀波,喷嘴出汽角 α1为:当喷嘴出口断面上的压力比AD面合力;使汽流绕A点偏转一个角度δ • 当已知喷嘴压力比 、蒸汽等熵指数k 、 喷嘴出汽角α1,则由• 计算求得偏转角δ1(三)工质在动叶栅中的流动和速度三角形1.速度三角形 动叶栅的圆周速度: ; dm:平均直径;汽流对动叶栅的相对速度:w1 进入动叶栅的汽流绝对速度:c1,则 此矢量关系用图表示, 就是速度三角形:cuw2.实际动叶栅相对速度动叶栅实际入口相对三个速度:动叶栅进汽角: 同理,由动叶栅实际出口速度三角形: 出口绝对速度: 出汽角: 叶栅出口角:3.动叶栅出口汽流理想速度动叶栅出口汽流理想速度:不考虑动叶损失时,由于动叶栅内部流动损失,一般, ;即 动叶栅速度损失系数4.动叶栅速度系数与能量损失之间的关系Ψ主要与叶型、反动度、表面粗糙度有关。

一般取Ψ =0.85~0.9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