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 试题库一选择题 1.被誉为 TRIZ 之父的 G.S.Altshuler 是( A )科学家 A.俄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2.以下哪项没有体现 TRIZ 创新原理同以往创新方法的不同?( B ) A.广泛的适用性 B.打破思维定势 C.通用?统一的求解参数 D.规范?科学的创新步骤 3.以下哪项不属于创新问题解决思考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D ) A.思维惯性 B.有限的知识领域 C.试错法 D. 无章可循 4.创新作为一个概念﹐最初是以( B )的概念出现的 A.制度创新 B.技术创新 C.营销创新 D.管理创新 5.按照 TRI对创新的分级﹐“使用隔热层减少热量损失"属于( A )A.1 级﹕显然的解 B.2 级﹕少量的改进 C.3 级﹕根本性的改进 D.4 级﹕全新的概念 6.按照 TRI对创新的分级﹐“鼠标"属于( C ) A.1 级﹕显然的解 B.2 级﹕少量的改进 C.3 级﹕根本性的改进 D.4 级﹕全新的概念 7.按照 TRI对创新的分级﹐“内燃机?集成电路"属于( B ) A.1 级﹕显然的解 B.4 级﹕全新的概念 C.3 级﹕根本性的改进 D.2 级﹕少量的改进 8.按照 TRI对创新的分级﹐“737 发动机机罩的不对称设计"属于( D )A.1 级﹕显然的解 B.4 级﹕全新的概念 C.3 级﹕根本性的改进 D.2 级﹕少量的改进 9.按照 TRI对创新的分级﹐“飞机?PC"属于( A ) A.5 级﹕发明创造 B.2 级﹕少量的改进 C.3 级﹕根本性的改进 D.4 级﹕全新的概念 10.系统生命曲线婴儿期的特点是( B ) A.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物?财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吸引更多 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 B.价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 C.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水平较低D.技术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术系统所替代 11.系统生命曲线衰退期的特点是( D ) A.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 B.价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物?财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吸引更 多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C.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水平较低D.技术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术系统所替代。
新的曲线开始 12.系统生命曲线成熟期的特点是( A ) A.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水平较低B.价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物?财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吸引更 多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 C.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 D.技术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术系统所替代?新的曲线开始 13.系统生命曲线成长期的特点是( C ) A.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 B.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水平较低C.价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物?财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吸引更 多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 D.技术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术系统所替代新的曲线开始 14.给车加天线﹐使收音机?能够在车中接收信号﹐属于对( B )的应用A.完备性法则 B.能量传递法则 C.协调性法则 D.提高理性度法则15.“椅子----转椅----滚轮椅"的发展路径属于( D )的应用A.提高柔性法则 B.提高可控性法则 C.提高理想度法则 D.提高可移动性法则 16.“照相机手动调焦 ----按钮调焦----感应光线调焦---- 自动调焦"的发展路径属于( C )的应用。
A.提高柔性法则 B.完备性法则 C.提高可控性法则 D.提高可移动性法则 17.“挂锁----链条锁----电子锁----指纹锁"的发展路径属于( B )的应用A.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B.提高柔性法则 C.提高可控性法则 D.提高可移动性法则 18.?计算器的进化运用了 TRI中的( C )A.能量传递法则 B.协调性法则 C.提高理想度法则 D.提高可移动性法则 19.技术系统的进化速度取决于系统中( A )子系统的进化速度A.发展最慢的 B.发展最快的 C.平均速度 D.不一定 20.空中加油机是( B )的应用 A.提高柔性法则 B.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C.协调性法则 D.提高理性度法则 21.“录音机----随身听----便携 CD----耳环播放器"的发展路径属于( D )的应 用A.提高柔性法则 B.协调性法则 C.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 D.向微观级进化法则 22.以下哪项不属于技术系统中子系统间协调性的常见表现形式( D ) A.结构上的协调 B.各性能参数的协调 C.工作节奏/频率上的协调 D.外形上的协调23.“网球拍减轻总体重量﹐增加头部重量﹐以保持击球力量"体现了( C ) A.提高柔性法则 B.结构上的协调C.各性能参数的协调 D.工作节奏/频率上的协调24.理想机器是指( A ) A.没有质量?体积﹐但能完成所需要的工作 B.只有过程的结果﹐而无过程本身﹐突然就获得了结果 C.不消耗能量及时间﹐但通过自身调节﹐能够获得所需的效应 D.没有物质﹐功能得以实现 25.以下哪项不属于局部理想化的模式?( A )A.原理改变 B.加强 C.降低 D.通用化 26.以下哪项不属于全局理想化的模式?( C ) A.功能禁止 B.系统禁止 C.加强 D.原理改变 27.通常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开始时﹐会优先选用( B )A.全局理想化 B.局部理想化 C.理想过程 D.理想物质28.以下哪项不属于 IFR 的特性?( D ) A.消除了原系统的不足之处 B.保持了原系统的优点 C.没有使系统变得更复杂 D.引入了新的缺陷 29.在 39 个通用工程参数中﹐结构的稳定性是指( B )A.物体抵抗外力作用使之变化的能力B.系统的完整性及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C.系统在规定的方法及状态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D.物体或系统响应外部变化的能力﹐或应用于不同条件下的能力30.在大型项目中应用工作分解结构﹐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B ) A.提取 B.分割 C.复制 D.预防措施 31.“用狗叫唤的声音﹐而不用真正的狗﹐来作为防夜贼的报警"是利用了 40 个 发明原理中的( A )A.提取 B.反馈 C.有效作用的连续性 D.预防措施 32.以下哪项不属于局部质量的内容?( D ) A.将对象或外部环境的同类结构转换成异类结构 B.对象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 C.对象的每一部分应被放在最有利于其运行的条件下D.用非对称形式代替对称形式。
33.“午餐饭盒中设置不同的间隔区来分别存放冷?热和液体食物"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C )A.提取 B.状态变化 C.局部质量 D.预防措施 34.“并行处理计算机中的上千个微处理器"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A )A.合并 B.中介物 C.自服务 D.有效作用的连续性 35.“俄罗斯套娃"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B )A.局部质量 B.嵌套 C.自服务 D.有效作用的连续性 36.“用氦气球悬挂起广告标志"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A ) A.配重 B.嵌套 C.预处理 D.局部质量 37.“将对象暴露在有害物质之前进行遮盖"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D ) A.反馈 B.变有害为有益 C.自服务 D.预防措施 38.“工厂里的柔性制造单元"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B ) A.局部质量 B.预处理 C.配重 D.有效作用的连续性 39.“跑步机"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D ) A.预处理 B.曲面或曲线 C.等势原则 D.相反的方法 40.“用脉冲式的声音代替连续警报声"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C )A.同质性 B.变害为利 C.周期性的行动 D.紧急行动 41.“用托架把热盘子端到餐桌上"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A ) A.中间手段 B.分割 C.预防措施 D.嵌套 42.“用钻石制造钻石的切割工具"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B ) A.中间手段 B.同质性 C.局部质量 D.复制 43.“用氩气来防止发热的金属灯丝退化"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D )A.中间手段 B.分割 C.嵌套 D.惰性环境 44.“折叠式自行车"是利用了分离原理的( B ) A.空间分离 B.时间分离 C.基于条件的分离 D.系统级的分离45.“降低医学标本的温度来保存它们﹐以利于今后的研究"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 原理中的( B )A.空间分离 B.改变参数 C.基于条件的分离 D.系统级的分离 46.“在天然气中加入气味难闻的混合物﹐警告用户发生了泄露﹐而不采用机械 或电气类的传感器"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A )A.替代机械手段 B.改变参数 C.气体力学和水力学 D.中间手段 47.“通过计算机虚拟现实﹐而不去进行昂贵的度假"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 的( D )A.自助服务 B.普遍性 C.同质性 D.复制 48.“在药品中使用消融性的胶囊"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A )A.丢弃和恢复 B.改变参数 C.多孔材料 D.热膨胀 49.以下哪项不是 40 个发明原理中“曲面或曲线"的应用方式?( C ) A.采用曲线的?而不是直线的部件?表面和形状 B.从立方体结构改成球体结构C.翻转对象 D.从直线运动改成旋转运动﹐利用离心力50.“备用降落伞"是利用了 40 个发明原理中的( A )A.预先紧急措施 B.一次性用品 C.气体力学和水力学 D.中间手段 二?填空题1.TRI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E.TRIZ 认为,一个创新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和问题的标 准化程度F.TRIZ 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最少的外部资源消除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矛盾而使 系统向理想状态发展4.相对于传统的创新理论﹐TRIZ 创新原理的独特优势是﹕广泛的适用性﹔通用、 统一的求解参数﹔规范、科学的创新步骤5. TRIZ 包含许多发明问题解决工具,包括矛盾矩阵﹐创新原理,技术系统进化 法则,发明问题标准解法,以及发明问题解决标准算法 ARIZ 等6.创新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思维障碍:思维惯性(Psychological Inertia)、有限的知识领域、试错法(Trial and Error Method)提高理想度法则代表着所有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最终方向﹕物理实体---零和 功能----无穷大系统生命曲线的四个时期分别是﹕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TRIZ 对创新分为 5 级﹐分别是﹕显然的解﹔少量的改进﹔根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