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4.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教师教学用书素材》

爱****虎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4KB
约8页
文档ID:166533863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4.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教师教学用书素材》_第1页
1/8

 第三节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亚洲觉醒的标志;朝鲜的义兵运动;印度国大党的成立;1905~1908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拉丁美洲的私有大地产制;1910~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墨西哥宪法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兴起原因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亚洲的觉醒”和“亚洲革命风暴”的历史背景、运动特点、历史意义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归纳、比较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亚、非、拉美广大地区民族民主运动发生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这是世界殖民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这些地区的人民进行宰割和奴役的必然结果2.通过对亚、非、拉美广大地区民族民主运动过程和意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这些地区人民的斗争,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在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教学要点一、亚洲的觉醒1.亚洲的觉醒2.义兵运动3.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05~1908年)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1.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概况2.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3.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4.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1.独立后拉美国家的状况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1917年)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强,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朝鲜、中国、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新高潮。

第二,当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非洲狂潮时,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人民不断地发动武装斗争,进行了英勇的反抗第三,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1910~1917年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重大成就本节的重点是:朝鲜义兵运动、印度反英斗争、埃及抗英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本节的难点是:反帝反封建仍是独立后的拉美人民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一、“亚洲的觉醒”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三个问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强,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了此时,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列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其中的重大事件有:在朝鲜,发生了抗日的义兵运动;在中国,发生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越南,发生了黄花探领导的安世农民抗法游击战争;在菲律宾,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民族独立战争(1898年);在伊朗(1905~1911年)、土耳其(1908~1909年)和中国(1911~1912年)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因为亚洲各国的封建统治阶级在不同程度上都依附于帝国主义,所以亚洲人民的任务既要反帝又要反封建,其性质是民族民主运动。

2.朝鲜的义兵运动1907年,根据日本侵略者的要求,朝鲜政府命令除国王的极少数卫队外,朝鲜军队全部解散朝鲜广大爱国官兵拒绝服从命令,汉城1 300名士兵同日军展开激烈巷战,打死日军一百多人,因众寡悬殊,弹尽援绝,遭血腥镇压此后,各地士兵奋起反抗,并汇合当地起义人民,形成席卷全朝鲜的义兵运动,组成了以李麟荣为“十三道义兵总大将”的全国性武装部队,向汉城进军,后因受日军阻击而失败据日本官方缩小了的统计数,1907~1911年,同日军作战的义兵共有十四万人,作战近三千次3.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05~1908年)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于19世纪50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印度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资金和技术都依赖于英国因此,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同英国垄断资本家存在着依附关系但是,英国资本家和英国殖民当局采取各种手段阻挠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同英国资本家、英国殖民当局之间又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1885年,印度国大党在英国当局的同意下成立,它主要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主张和英国殖民者合作在它的发展中,党内出现了以代表小资产阶级和自由职业者利益为主的激进派。

激进派主张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其代表人物是提拉克由于英国对印度的残酷压榨,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在斗争中,国大党的激进派起了领导作用1908年孟买10万工人的政治总罢工把运动推到高潮,同时,它也标志着印度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四个问题:1.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概况19世纪晚期,当帝国主义疯狂瓜分非洲的时候,非洲人民开展了广泛的反帝斗争,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这一时期非洲人民反殖民斗争的主要形式其中的埃及人民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最为突出2.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埃及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19世纪下半期,英法资本主义势力都加紧向埃及渗透,英国在埃及取得了修筑铁路的特权,法国在埃及也取得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特许权1869年运河通航,法国在埃及的势力盛极一时埃及因开凿苏伊士运河负债累累,1875年英国乘机购得运河的44%的股票,从此走上独占埃及的道路80年代初,英国排挤了法国,单独控制了埃及在埃及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埃及人民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要求保卫民族独立,进行收回主权的斗争。

英国进行武力干涉1882年,埃及爱国军民在阿阿拉比的领导下,英勇抵抗英军的进攻由于官僚地主集团背叛,斗争失败,埃及从此沦为英国的殖民地3.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苏丹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19世纪上半期,苏丹被埃及统治,英国控制埃及后,许多英国人充当埃及驻苏丹的官吏,统治苏丹英国殖民者、埃及官吏和苏丹贵族相互勾结,对苏丹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激起了反英大起义的爆发马赫迪反英大起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1881年,起义领导者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宣布自己是马赫迪,号召人民进行“圣战”,驱逐外国侵略者,建立“普遍平等,处处公正的美好社会”这次起义声势浩大,战果辉煌1885年1月,起义军攻占首都喀土穆,击毙英国殖民头子戈登,把起义推到高峰此后,马赫迪建立了独立的苏丹国家这次起义坚持近二十年,沉重地打击了英帝国主义,给予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以巨大的鼓舞4.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苏伊士运河通航后,红海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濒临红海的埃塞俄比亚成为英、法、意三国争夺的目标,而意大利逐渐占了上风1889年,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继位后,适应人民的要求,消除了封建割据,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为抗意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1890年,意大利篡改条约并宣布埃塞俄比亚归它“保护”,激起了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极大愤慨1894年意大利公然入侵,孟尼利克二世在人民支持下,组成11万人的军队,在多次挫败意军之后,于1896年的阿杜瓦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意大利在《亚的斯亚贝巴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并交付大量赔款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两个问题:1.独立后拉美国家的状况第一,经济上,大地产制的发展大地产制是拉丁美洲经济中的大毒瘤在西葡殖民统治时期就已形成,独立后不仅保留,而且还更加扩大在大地产制下,每个庄园基本上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其单一作物制的生产与销售,多受欧洲国家和美国的控制庄园中的劳动者大多数是佃农,有的类似奴隶大地产制是拉丁美洲经济发展停滞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政治上,“考迪罗”体制考迪罗,西班牙语意为首领,引申为军事独裁(军阀或军人独裁者)它是通过内战或武装政变建立起来的,代表着大地主阶级和天主教会反动势力的利益在拉美许多国家,从中央到地方都被大大小小的考迪罗统治和割据着它是拉丁美洲大地主专政的一种形式军事独裁者为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经常向外国借债,甚至以出卖国家的主权利益,作为换取欧洲大国贷款的条件。

这就为外国资本的渗入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大开方便之门因此,“考迪罗”体制也是帝国主义侵略拉丁美洲的政治支柱第三,拉美人民的斗争任务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各国,内有大地产制的发展、“考迪罗”的独裁;外有英美等国资本的大量渗透,这使得整个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迟滞、片面和畸形因此,反帝反封建仍是拉美各国人民面临的艰巨任务2.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1917年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是当时拉丁美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突出事例这次革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投入了剧烈的革命潮流革命初期,要推翻的是代表地主阶级和天主教集团的迪亚斯反动军事独裁政权迪亚斯政权垮台以后,墨西哥又出现了反革命政变和美帝国主义的干涉1914年,以工农为主体的武装力量再次推翻了反革命政权,并挫败了美帝国主义的干涉为巩固这次革命的胜利成果,1916年12月,墨西哥召开制宪会议,1917年墨西哥制定了新宪法这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该宪法第27条规定土地归国家所有,外国人不得领有墨西哥的土地,拆散了大地产第123条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罢工的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日,保护女工和童工,保障工人的最低工资。

但要把这些条款付诸实施,还需工农继续斗争教学建议一、讲述本节教材用1课时,建议教师:1.讲授新课前,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第三节《列强对世界的瓜分》中资本主义列强对各国人民空前的掠夺和压榨,使这些国家的民族灾难更加深重的有关内容,然后导入新课2.由于本节内容与本章第三节《列强对世界的瓜分》的内容关系密切,在讲授时要随时注意前后内容的衔接3.为帮助学生确切地掌握本节内容和形成比较完整的概念,可绘制一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示意图(挂图、小黑板、投影片皆可,教师若能随讲随画最好)二、讲述“亚洲的觉醒”一目时,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回顾“亚洲革命风暴”的内容,然后将这两次遍及亚洲广大地区的革命高潮的爆发背景、革命性质等进行比较分析,以得出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又有了新发展的结论三、讲述“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一目时,建议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的内容使学生理解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为帝国主义进一步侵略非洲东北部地区开了方便之门帝国主义在该地区的争夺,给当地人民带来更大灾难另外要着重指出:埃及和苏丹的抗英斗争,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鼓舞了非洲人民的反帝斗志。

四、讲述“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一目时,建议教师着重分析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各国没有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变成了实际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原因其主要表现是:国内封建势力的阻挠(经济上的大地产制存在与发展);军阀独裁者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政治上的考迪罗体制);国外英美等帝国主义势力的经济渗透和军事外交的粗暴干涉这些因素,不仅使得拉美各国的经济发展迟滞、片面、畸形,政治制度独裁、反动,人民没有自由,生活异常贫困,而且也是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五、新课讲完后,可作如下小结: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强,亚、非、拉美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民族危机愈加深重于是,亚、非、拉美的人民,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标志着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期这些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尽管大部分斗争失败了,但在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附一:练习题、思考题答案提示一、选择题1.B2.D二、问答题1.1905~1908年的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同18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