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建工集团检修保产分公司设备维修作业标准页 数:第页共 页 批准日期:2008年 月 日(三炼钢扇形段设备修复)生效日期:2008年 月 口第一章设备分类、性能及参数1. 设备分类: 2类2、 设备的技术性能及参数2. 1外弧浇注侧半径:10500mm2.2 铸机矫直半径:13500mm 19500mm 38000mm2.3断面宽度范围:1000〜1600mm2. 3 断面厚度:210mm 230mm 250mm2.4其它见下表:编制:审核:批准:1段2、3段4、5段6、7段8〜17段辐子数量6对12根5对10根/每段5对10根/每段5对10根/每段5对10根/每段鶴子编号13#〜18#19#〜28#29#〜38#39#〜48#49#〜98#辗子长度1660mm辗子直径#215#255#290#310#325驱动幅无21#、26#上下辘31#、36#上辐41#、46#上辐51#、 56#、 61#、66#、 71#、 76#、81#、 86#、 91#、96#上槻调整装置 液压缸型号140/63X250180/90X250200/90X250250/125X250250/125X250数量4个一组4个一组4个一组4个一组4个一组调整装置 液压缸工作 压力21 MPa压下液压 缸型号无100/70X50140/100X150140/100X150160/110X150数量无2个一组2个一组2个一组2个一组T作 压力无2〜8 段 150bar, 9〜17 段 140bar> 150bar第二章设备日常维护与点检1. 设备检修操作细则及步骤:序号项冃内 容耍 求备注1扇形段下 机检测设备下机后检查各部位外观受损情 况,如盖板、喷嘴、干油等,而后 辗子打弯曲(跳动),无压测量开口, 上下段抽销解体,下段四脚清理干 净,外弧复尺。
确认四脚基面是否 变形,做好原始记 录2解体、除 渣,做下 机表对辘道解体,清洗轴承、轴承盖、 外盖、内盖、密封环等测量轴径 尺寸,查辘号,做到准确无误测 量轴承尺寸,轴承间隙V0.18mm 轴承座尺寸测量在0.09mm内, 不得成椭圆,上下偏差不超过土 0.05mm,仔细检查各咅M立进油情况 及完好情况,针对以上测量,做好 下机表,对数据真实填写,损坏部 件在表格中如实反映,分析损坏原 因,一式两份认真检查下机备件, 确认辗号无误,油管 全部更换拆换下的 油管应归类注明颈超差的 辗道应做好 记录3核查,准 备备件, 抛磨清洗 备件做上 机表备件以旧换新,抛磨清洗修复工序 跟进,各键槽部位不得打磨,各旋 转部位清洗加油,各管道部位上卡 固定,各基面清渣除锈对备件做 好上机检査,核对馄号,测量各部 尺寸,保证精确,打馄号由专人负 责上机表填写应整洁无误,一式 两份,表更换备件部位返甲方的旧备件应 放在指定位置4精心组装 及更换备 件更换螺栓、油封、油阀螺栓及受损 备件,组装方案经甲方同意后,齐 部位再次清理干净,轴头砂光后组 装严禁用大锤敲打轴承,轴承座 紧固螺栓长短应合适,传动轮、油 缸接手应靠平,其间隙V0.1mm, 更换银子应测量跳动,跳动不得〉 0」组装时各部件确认清楚, 检查是否有遗漏。
严格按标准要求组 装装配时确认 清楚5调弧首先上弧台,四脚应平稳,其间隙 严禁用大锤击打轴承座, 调整垫片应尽可能垫满、垫平,同 时垫片越少越好,尽可能使用厚垫 传动轴座两边间隙应在0.5-1 mm Z 间•调整弧时不得将弧板碰伤,紧固 螺栓一定要长短合适,加弹簧垫,并 加力紧固,调弧尺寸丿应按调弧表调 整,同时更换液压软管、阀块螺栓、 快速测压接头、开口脚更换螺栓、 开口转盘扳活使用小车应有专人 负责操作,外弧的下 脚间隙过大应加减 垫调整如需更换油 缸必须更换6收弧后打 干油所有干油管仔细检查,如发现有损 伤应及时更换,干油管应充油,干 油分配器应完好,干油管紧固不得 有松动,同时做好合盖准备工作确保干油畅通7」水试水时轴辗旋转头旋转时不得漏 水,主管、支管不得渗漏,喷淋应 喷水成雾状,试油时各液压部位压 力应达到耍求,不得有油迹,并由 甲方认可喷淋嘴头、喷淋块进 行酸洗8调整开口油、水试完后调整开口,进出口方 向认清,按尺寸表和轴承新旧调整, 每个开口脚应有四块以上0.5mm 厚的垫片,其它垫片应厚薄均匀, 加减垫应同步进行,不得偷T减料, 最后由甲方认可新轴承按010, 1帥 承按015mm调整 开口。
9恢复润滑 系统,喷 漆交工来凹反复打油,检查有无漏油,由 甲方认可,恢复系统修复护板、 盖板,上紧护板销、盖板销,做好 合盖T作清除设备上所有杂物, 检查有无遗漏,确认无误后喷漆(油 缸阀块不得喷漆),做好记录交委托 单完工干油管各部位不得 有油迹及漏油,各部 位先自检再交丁.挂牌2. 点检缺陷(隐患)处理及控制管理2.1维护人员在点检、专检时发现的设备缺陷、故障,维护人员能排除的应立 即排除,并在交接班日志中详细记录2.2维护人员对不具备条件排除乂不危及生产的设备缺陷、故障,要加强监护 同时注意设备缺陷、故障的发展及时上报,并做好详细记录2.3不能及吋排除并危及生产的设备缺陷,故障应立即上报车间请示处理在 未处理之前,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并明确专人负责2.4对检修完后投入运行的设备,应进行全而的检查,观察一段时间,待设备 运行正常后,再按点检周期进行正常的点检3.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序 号故障部位原因处理方法1扇形段辐子不转① 轴承损坏② 减速机坏③ 电机一减速机接手坏① 更换扇形段② 更换③ 更换2上辗不能升起或压 下① 液压系统故障② 滑道与滑板有杂物① 检查处理② 清除杂物3扇形段各段流量不 足,压力偏大;流量 偏大,压力不足① 喷嘴有堵塞② 管道有泄漏③ 软管有脱落① 清除堵的或更换② 堵漏③ 重新装上4辐子开口度偏大① 框架油缸未压下② 定距块故障③ 辐子弯曲④ 银子轴承损坏① 检查油管进、出油方向; 检查阀台;检查是否同 步压下② 调整处理③ 按标准减垫;弯曲严重 的更换扇形段④ 更换扇形段5鶴子开口度偏小① 上、下辐间有异物② 定距块故障③ 辘子弯曲④ 银子轴承损坏① 清除异物② 调整处理③ 按标准加垫;弯曲严重 的更换扇形段④ 更换扇形段第三章设备检修1. 检修内容及标准1・1修复方式一:1. 1. 1保护性清除残钢、残渣。
1. 1. 2检查下机情况,填写下机记录1. 1. 3 3#机拆除4台液压电磁阀、4个传感器和电气控制箱1. 1. 4机械、润滑、液压、管网系统解体、清洗、修理1. 1. 5下机辐子拆除,分解,检查,按标准对辐套、芯轴、轴承座等备件进行 续用、修复的分类处理1. 1. 6下机车昆子检查,按标准进行续用、扒皮、修复的分类处理1. 1. 7下机后对1#、2#机扇形段主水管、支水管进行不锈钢管改造性大修1. 1. 8上机親套、芯轴、轴承、轴承座及其它各部件的确定、清洗、测量记录1. 1. 9辐子组装、弯曲度、直径复检、弧度调整1. 1. 10厚度调节装置、导向装置、扇形段固定装置、液压缸固定装置、液压 润滑冷却配管、防护板等各部分的修复安装电磁阀、传感器和电气控制箱1・1. 11开口度调整,液压、润滑、管网系统调试,隔热板、扌当渣板的装置1. 1- 12做好基准面、接手和各接头的防护措施,整机外观做银粉漆挂牌吊 至备品存放区域1. 1. 13完成成品交接程序,完成跟踪档案记录1. 2修复方式二:1. 2. 1保护性清除残钢、残渣1. 2. 2整机上检验台,检查下机情况,填写下机记录1. 2. 3局部修复处理针对性的项目。
1. 2・4检查厚度调节装置、导向装置、扇形段固定装置、液压缸固定装置、液压、润滑、冷却配管各部分,使其它满足工作要求1. 2. 5开口度调整,液压、润滑、管网调试、验收1. 2. 6外观做漆,交接、建档2. 1检修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2.1.1、 下机辄子在一个月内加工完,记录返甲方2.1.2、 车削辐子的车床有各项精度检测记录,保证设备精度耍求2.1.3、 所使用的量具,有法定检验标志2.1.4、 制定车昆子加工工艺,工艺中耍保证馄子加工后的轴颈和辘身直径的同心 度 W0.05mm2.1.5、 车削的银子最终应无表面裂纹,每次车削量必须保证辐子直径为整数按1.0 mm递减,最终直径的名义尺寸不得小于原名义尺寸10mm,辘径公差及其 它技术要求仍按图纸执行2.1.6. 对轴头、直径小于图纸公差的馄子,耍焊后加工2.1.7. 对各连接孔、螺孔损坏的辗子要进行修孔改孔工作2.1.8、 对不能在车削后直接使用的辐子,按甲方规定的类别,返回三炼钢厂指 定位置2.1.9、 开口度调整垫片1.0 mm以下的薄垫规定:1.0mm 一块>0.5mm两块、0.2mm 一块、0.1mm一块3、1拆装过程的技术要求及标准: 3.1.1零段、扇形段各对中台的测量基准点,要求保证图纸给的数据,不得超出公差范围。
3.1.2各测量样板和测量用的千分尺必须保证量具精度,乙方有具体保证措施3.1.3辐子对弧误差的绝对值WO.lmm;开I I度的绝对值W0.2mm3.1.4加工辘子的弯曲度W0.05mm旧辐子的弯曲度W0・4mm (主耍用于检修方式二)3.1.5车昆子轴颈跳动W0.03mm3.1.6 轴承间隙:0 段 22214=0.08 -0.11mm 22216 =0.1-0.13 mm1段23120=0.12-0.16 mm2・3段24024=0.15-0.19 mm4、5段24028=0.17-0.22mm6、7段24030=0.17-0.22mm8・19段24032=0.18-0.24mm3.1.7要将所有传动车昆子直径的测量尺寸,填写在记录卡上3.1.8严格按装配图纸所规范的顺序进行装配,保证径向,轴向间隙和密封要求3.1.9各紧固螺栓必须在装配而贴合前提下达到要求的紧固力距,不得有松动4、1清洗零部件要求:4.1」粗洗用油要将原油中沉淀物清除,若需用热油,加温不得超过120C4.1.2清洗用油必须是清洁煤油4.1.3清洗后的部件要擦干、包装、防止再污染5、1液压、润滑、管网修复技术要求及标准: 5.1.1管线配置按图纸要求进行,不得任意更改接头形式或规格。
5.1.2所有液压不锈钢接头焊接必须采用歳弧焊5.1.3管道连接前必须用压缩空气吹扫5.1.4所有润滑为紫筒管,焊接管道必须吹气后试压,润滑油脂由甲方提供5.1.5润滑系统试验压力为低压3Mpa能换向、高压21Mpa不漏油5.1.6液压系统试验压力为24.5Mpa;保压吋间为15分钟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