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面沉降、地裂缝调查表、传感光缆和传感器检查表、布设方法、光纤监测施工、数据记录表

木**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63.33KB
约12页
文档ID:185850533
地面沉降、地裂缝调查表、传感光缆和传感器检查表、布设方法、光纤监测施工、数据记录表_第1页
1/12

13 附录附录 A 地面沉降调查表地面沉降调查表 表表A 地面沉降调查表地面沉降调查表 项目名称: 调查单位: 地理位置 省(市、区) 县(市、区) 乡 村 组 大地坐标: X 坐标: Y 坐标: 高程: GPS: 经度 E: 纬度 N: 地 质 环 境 条 件 沉降历史及变化规律 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特征 工程地质条件 人类工程活动 沉降区地下水等开采 情况 地下水开采 地下水位 地下水回灌 开采层位 开采时间 开采井深度 开采量 开采前水位 (头)高程 漏斗中心水位 (头)高程 回灌层位 回灌时间 回灌井深度 m m3/d m m m 其它(油、气及固体矿产等) 沉降原因及发展趋势 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及 效果 现场图像 平面图: 剖面图: 图片及编号: 影像及编号: 备注: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14 附录附录 B 地裂缝调查表地裂缝调查表 表表B 地裂缝调查表地裂缝调查表 项目名称: 调查单位: 地理位置 省(市、区) 县(市、区) 乡 村 组 大地坐标: X 坐标: Y 坐标: 高程: GPS: 经度 E: 纬度 N: 发 育 特 征 平行 产状: 裂缝规模:宽 m,长 m 斜列 产状: 环围 圆心位置: 杂乱无章 地 质 环 境 条 件 地裂缝历史及变化规律 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 水文地质特征 工程地质条件 已采取的防治措施 及效果 现场图像 平面图: 剖面图: 图片及编号: 影像及编号: 备注: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15 附录附录 C 传感光缆和传感器检查表传感光缆和传感器检查表 附录附录C-1 传感光缆检查表传感光缆检查表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检查方法 检查要求检查要求 品名与厂家 人工检查 检查品名中是否包含明确的传感、监测、感测或测试词语,防 止混入通讯光缆 外观检查 人工检查 检查光缆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受到明显挤压,光缆是否有脱 皮、不规则及变色,光缆颜色是否与出厂一致等情况 长度检查 光时域反射技术 (OTDR) 采用具有 OTDR 功能的设备对光缆长度进行检查,并微弯端部 依据反射峰是否发生跳动判断光缆的完整性,并与出厂记录及 光缆上的长度标识进行核对 纤芯类别 根据原厂记录 G.652B 类最佳,低水峰及多模光纤不宜用于应变测量 光损检查 光时域反射技术 (OTDR) 采用具有 OTDR 功能的设备对光缆的平均损耗和单点损耗进行 检查 强度检查 拉力试验机法 对光缆的抗拉强度进行抽检复核 初始应变分布 布里渊散射光测试法 利用布里渊散射光测试设备对光纤的初始应变进行检查,地面 沉降传感光缆初始应变值应在 800012000 范围内,不符合要 求的传感光缆应更换 检查结果 检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16 附录附录C-2 传感器检查表传感器检查表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检查方法 检查要求检查要求 品名与厂家 人工检查 检查品名是否与传感器类型一致 外观检查 人工检查 检查传感器的包装是否完整、是否受到明显挤压,光纤引线是 否有脱皮、不规则及变色之处,光缆颜色是否与出厂一致 通断检查 红光笔 采用红光笔从传感器一端打入光,查看另一端是否有光射出 初始波长 光纤光栅解调仪法 采用光纤光栅解调仪测试传感器波长,与标定证书中的波长值 比较,确定是否在统一范围区间 检查结果 检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17 附录附录 D 传感光缆和传感器布设方法传感光缆和传感器布设方法 D.1.1 地面沉降传感光缆和传感器布设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1 传感光缆可在钻孔中构成 U 型回路布设,也可单根布设;一个钻孔中,传感光缆数 量不应多于 4 根。

2 光缆的布设深度应与钻孔深度一致,应根据布设方案,准备足够长度的传感光缆 3 钻孔 20m 以浅,应布设温度传感光缆,以便对应变监测结果进行温度补偿 4 监测孔口应预留长度不小于 10m 的传感光缆引线供监测使用 5 用于地面沉降监测的传感光缆应进行预拉,预拉量宜在 8000 以上,且应在定点光 缆生产过程中完成 6 根据监测要求,可在特定深度布设 FBG 渗压计或 FBG 温度计 7 钻孔施工应按照 DZ/T 0017-91 的有关规定执行 钻孔直径应控制在 110mm150mm 钻孔深度小于 100m 时,其顶角偏斜不得超过 1 ;钻孔深度大于 100m 时,每百米顶角偏斜 的递增数不得超过 1.5 8 钻孔成孔后,应进行换浆清孔处理,确保传感光缆和传感器顺利下放至钻孔底部 9 换浆清孔完毕后,应立即向钻孔中安装传感光缆和传感器 10 安装传感光缆和传感器时,宜使用金属配重导锤协助下放配重导锤直径应小于钻 孔直径的 2/3,质量应在 15kg25kg 范围内传感光缆和传感器引线与金属配重导锤的连接 固定方式宜按图 D.1.1 所示方法执行 11 安装过程中,应保证光缆和传感器引线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可使用钻杆辅送光缆下 放(图 D.1.2a) ;下放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钻杆下放速度,避免钻杆与金属配重导锤脱节,钻 杆严禁旋转。

在钻孔深度小于 200m 的情况下,可不使用钻杆辅送,直接用金属配重导锤将 传感光缆下放至钻孔中 12 传感光缆下放至钻孔底部后,宜上提光缆 12m,使配重导锤悬空,确保光缆处于紧 绷状态(图 D.1.2b) 13 传感光缆下放完成后, 应采用解调仪、 红光笔等对传感光缆的通光完整性进行检查, 当发现测试数据异常或光纤测试信号信噪比较低时,应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14 传感光缆正常下放后,在确保光缆处于紧绷状态的前提下应立即向钻孔中回填钻孔 回填材料(图 D.1.2c) 15 回填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钻孔深度 100m 以下部分,应回填粒径 510mm 的中砾;20100m 部分应回填粒径 25mm 的细砾;20m 以浅部分可回填含 1020%黏土球 的砂土-黏土球混合物为避免不同含水层串层,回填过程中应做好止水措施 16 回填材料回填 3 个月后,固定孔口光缆并使用保护装置保护引线(图 D.1.2d) 17 地面沉降光纤监测施工宜按本规程附录 E-1 的规定进行记录 18 (a)光缆 U 型布设 (b)光缆单根布设 图 D.1.1 传感光缆与配重导锤的连接固定示意图 1配重导锤;2传感光缆或传感器引线;3绑扎带;4导锤保护套管 (a)光缆下放 (b)光缆预拉 (c)钻孔回填 (d)孔口保护 图 D.1.2 地面沉降传感光缆和传感器布设示意图 1传感光缆;2光纤光栅渗压计(可选);3光纤光栅位移计(可选);4配重导 锤;5钻杆;6原位地层;7基岩;8回填材料;9全分布式光纤解调仪;10准分 布式光纤光栅解调仪;11固定装置 D.1.2 地裂缝传感光缆和传感器布设应按如下要求进行: 1 开挖沟槽。

当已知地裂缝位置时,沟槽方向应垂直于地裂缝延展方向;当未知地裂 19 缝位置时, 沟槽应尽量垂直于地裂缝可能延展的方向 根据地裂缝监测要求确定沟槽的长度、 宽度和深度 沟槽长度不宜小于 10m, 宽度不宜大于 50cm, 深度不宜小于 50cm 整平沟槽, 并应在沟槽底部铺设厚度约 2cm 的中细砂 2 应采用直接铺设的方法将传感光缆布设入沟槽中,传感光缆的长度不应短于沟槽的 长度 3 布设应按照图 D.1.3 所示方法执行铺设过程中应对光缆进行预拉,预拉量宜在 8000 以上;当使用定点传感光缆时,应使用锚固杆件在定点传感光缆的锚固点部位对光 缆进行固定(图 D.1.4) ; 4 可在已知地裂缝位置分别布设 FBG 位移计、FBG 静力水准仪和 FBG 角度计,监测 地裂缝的三维变形(图 D.1.5) 5 传感光缆和传感器布设完毕后,应使用解调仪、红光笔等对传感光缆的通光完整性 和传感器的有效性进行检查 当发现测试数据异常或光纤测试信号信噪比较低时, 应查找原 因,采取补救措施 6 使用原位土对沟槽进行分层回填、密实,并整平表面; 7 回填结束后,整理沟槽外冗余传感光缆和引线,并采用保护装置加以保护。

8 地裂缝光纤监测施工宜按本规程附录 E-2 的规定进行记录 图 D.1.3 地裂缝传感光缆布设示意图 1地裂缝;2回填土;3中细砂;4沟槽底;5定点光缆;6锚固杆件 图 D.1.4 定点传感光缆固定示意图 1定点光缆;2锚固杆件;3绑扎带;4环氧树脂胶 20 图 D.1.5 地裂缝光纤光栅传感器布设示意图 1地裂缝;2回填土;3中细砂;4沟槽底;5光纤光栅位移计或角度计;6锚固 杆件 21 附录附录 E 光纤监测施工记录表光纤监测施工记录表 附附E-1 地面沉降光纤监测施工记录表地面沉降光纤监测施工记录表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GPS 定位 E N 设计深度 钻孔深度 布设深度 钻孔孔径 传感器类型 光纤施工过程: (文字或者简图) 分布式传感光缆布设情况(数量、位置、成活率) 编 号 光缆 头尾标尺记录 布设 长度 回路情况 成活断点 情况 测试数据记录编号 孔底 (头) 孔口 (尾) 光纤光栅传感器布设情况(数量、位置、成活率) 编 号 传感器 设计 深度 布设 深度 出厂编号 成活断点 情况 布设前后测试数据 前 后 施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22 附附E-2 地裂缝光纤监测施工记录表地裂缝光纤监测施工记录表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GPS 定位 E N 设计长度 挖沟长度 布设长度 设计深度 挖沟深度 布设深度 传感器类型 光纤施工过程: (文字或者简图) 分布式传感光缆布设情况(数量、位置、成活率) 编 号 光缆 头尾标尺记录 布设 长度 回路情况 成活断点 情况 测试数据记录编号 孔底 (头) 孔口 (尾) 光纤光栅传感器布设情况(数量、位置、成活率) 编 号 传感器 设计 位置 布设 位置 出厂编号 成活断点 情况 布设前后测试数据 前 后 施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23 附录附录 F 光纤监测数据记录表光纤监测数据记录表 附表附表F-1 地面沉降监测记录表地面沉降监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GPS 定位 E N 传感器类型 布设深度 施工成果图: 分布式传感光缆测试情况(数量、位置、长度、断点) 编 号 光缆 布设长度 测试长度 回路情况 成活断点 情况 测试数据文件名称 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情况(数量、位置、成活率) 编 号 传感器 布设 深度 出厂编号 成活断点 情况 测试数据 温度补 偿波长 测试波长 测试人: 记录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24 附表附表F-2 地裂缝监测记录表地裂缝监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GPS 定位 E N 测试人员 填写人 传感器类型 布设长度 填写日期 施工成果图: 分布式传感光缆测试情况(数量、位置、长度、断点) 编 号 光缆 布设长度 测试长度 回路情况 成活断点 情况 测试数据文件名称 光纤光栅传感器测试情况(数量、位置、成活率) 编 号 传感器 布设 位置 出厂编号 成活断点 情况 测试数据 温度补偿 波长 测试波长 测试人: 记录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