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宋词的发展.doc

灯火****1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KB
约2页
文档ID:135027139
宋词的发展.doc_第1页
1/2

宋词的兴起与发展 两宋近320年的历史中,词人灿如群星,为中华文化书写了光辉不朽的篇章可以说,宋词作品卷帙浩繁灿若星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画廊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近320年的岁月中,宋词也经历了它成长、壮大、成熟、衰亡的过程 北宋前期(1017-1067) 这近半个世纪,历经真宗、仁宗两朝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柳永、欧阳修和晏殊 这一时期是北宋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期,社会太平、人民安居乐业这个时期也是宋词的继承与发展时期,晏殊和欧阳修等人,身份显赫,作词为其闲暇之乐,他们以此抒发士大夫生活中的闲愁,基本沿袭五代婉丽软媚的风格, 与西蜀花间词人相类似 但欧阳修也创作了许多贴近现实的作品,对词的传统表达内容有些突破柳永则是使宋词广泛传播的第一人,可谓功莫大焉他的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宋词的描写范围,把以前徜徉在士大夫的小庭深院中的词引向了集市都会,同时普及了词的歌唱,使之成为雅俗共赏、易于传唱的“天下咏 之”的文艺形式柳永一生落拓失意,浪荡于青楼妓馆之中,只能将他无尽的才华挥洒在妓馆酒楼之中。

他摆脱束缚,大力创作慢词,增加了词的含量,从而为宋词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艺术形式和文本规范 柳永的词情感真实,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因此得到了极大的传播这个时期词坛为婉约派统治,词尚婉丽,未完全摆脱五代解绊柳永的词虽开拓了词调和词风,但始终未能报脱“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北宋中期(1068- 1125)这近半个世纪,主要历经神宗、哲宗、徽宗前期宋词创作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秦观、周邦彦等 这一时期是北宋政治变革的重要时期,朝廷政局变幻,竞争激烈,尤其是王安石变法前后的新旧两党之争,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反对变法的旧党人士苏轼等人大多被排挤出朝廷哲宗元祐年间,高太后执政,废除新法,起用司马光等旧派人士,大力排挤新党高太后归西后,新党卷土重来,大肆迫害旧党人士,旧党人士受到残酷打击,几乎无幸免 徽宗即位后, 奸相蔡京打着改革的大旗,再次对旧党施行残酷的打击政局的动荡变化,直接影响了卷入党争游涡的词人的命运这代词人比上代词人更普遍地体验到命运的坎坷、人生的失意和仕途的险恶这个时期的人物,又可分为两个群体:一个是以苏轼为领袖的苏门词人群二是:以周邦彦为领袖的大晟词人群。

神宗、哲宗二朝是苏轼及其门人的天下苏轼的词冲破了词多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境界,开创了豪放词派,他在柳永开创的慢词长调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诗入词”,完全突破了词的传统题材和传统风格,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品格,使之成为一种可以表现多方面内容的新诗体,因而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新方向 到徽宗时,随着苏轼、黄庭坚、晁补之、陈师道等先后去世,周邦彦等大晟词人开始登上词坛而周邦彦使词坛又重新回到了婉约派的老路上周邦彦是一位精通音律的音乐家,在词的创作上有很多贡献一是提出了词的“平仄”与“四声”之说;二是极为重视词的章法结构与句法炼字三是使恋情词开始转向自我化他的恋情词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写自我的恋爱哀愁等,使恋情有了具体明确的指向 北宋后期及南宋初期的半个世纪(1110 -1162),历经徽宗后期、钦宗、高宗三朝这是个动乱的年代,尤其是1125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很多词人经历了战乱亡国之痛,词风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一阶段代表性词人有叶梦得、李纲、李清照、朱敦儒等南渡词人 靖康之难前,这些词人生活比较安定适意,大多数词人吟风弄月,过着风花雪月的享乐生活。

大晟词人们还在吟唱着,婉约派仍占据着领导地位1126年,金灭北宋,1127 年赵构建立南宋,直到1130年,金与南宋才以淮河为界分疆而治词人们随着赵构渡江南下,经历了战乱与亡国的苦痛,颠沛流离的生活,铸就了他们的新词风 这批词人可划分为两个群体一是愤世与救世的志士词人群,如叶梦得、朱教儒、岳飞、李纲等他们壮怀激烈,渴望收复旧山河,建功立业其词敢于表现民族的苦难生活,词风较为慷慨激昂另一个群体是遁世与玩世的隐世词人群,如周紫芝、吕渭老等人南渡词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李清照,她具有天才的艺术表现能力,能用日常生活提炼出来的最平常的语言准确地表现微妙的情感其词属婉约派,早期作品清新明丽,南渡后,随着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的巨大变化,其词的内容、情调都发生了变化,转而低沉惆怅,深哀入骨在词的创作上,她主张:“词别是一家”,既反对柳永式的轻浮词风,又不赞成苏轼式的豪放词风 南宋中期近半个世纪(1163-1207),历经孝宗、光宗两朝这是词坛最为辉煌的时期此期的词人在“靖康之难” 后出生,生活在一个号称“中兴”的时代,朝廷上下都怀着收复故土的雄心壮志, 对国家的苦难、民族的耻辱有着切身的体会和感受的词人们,也大都渴望建功立业,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但北伐失败后,孝宗失去了恢复中原的决心,甘心偏安一隅, 最终证明这又是个让人失望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代表性词人是辛弃疾、陆游、张孝祥、陈亮、 姜夔等人 这批词人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像辛弃疾、陆游、陈亮这样文武双全、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壮士; - -类是像姜夔那样的才高名盛而毫无政治地位的江湖名士 在这一时期,艺术成就最高、创造力最强的词人无疑是辛弃疾他本是抗金起义的领袖,投奔南宋后,渴望建功立业,却一直未获重用,只好拿起笔,在文坛上创造辉煌他的词现存600多首,大多洋溢着渴望统-的奋发进取精神,抒发抗敌爱国的情怀,批判卖国投降行径,无论是愤怒的呐喊,还是深情的述说,都体现了词人的英雄本色辛词继承了苏轼的革新精神,突出发扬了豪放的风格,扩大了词体的内涵,把词推向了更高的阶段在词的创作手法上,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作词,还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人词辛词代表了文人词的最高成就 与辛弃疾同时期的姜夔精通音律,重视词的格律,讲究句法,远承周邦彦,写雅词而独树一帜, 创作了有别于婉约、豪放的清雅词 南宋后期近半个世纪(1208 -1265), 历经宁宗、理宗二朝这个时期的词坛,基本是江湖名士的天下。

到南宋后期,朝政在贾似道的把持下更加黑暗腐朽,朝廷多奸佞,文人志士们大多流落江湖由于朝廷日益腐败,文人士大夫也大多丧失了进取之心和社会责任感,此时的词作中充满了灰心绝望的情绪吴文英、刘克庄、戴复古等人的作品是其代表这个时期,在艺术上最富创造性的词人是吴文英他的艺术个性集中体现在词作的语言和结构两个方面,喜欢用生僻的字眼和冷僻的典故吴词由于过于朦胧含蓄,故只能在文人雅土的圈子内流传,很少在民间大众中传唱宋末到元初(1252-1310)的半个多世纪,这一时期的词人以周密、张炎等为代表1276年,南宋灭亡,从此赵宋江山改由元蒙统治,遗民词人就生活在这个腥风血雨、战火连绵的时代南宋末年,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无奈与绝望宋亡后,他们也不能轻易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只好借咏物含蓄地表达自己的伤痛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投下了最后一道光芒,然后归于沉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