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化学新变化--潘毅鹏

san****glu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8KB
约16页
文档ID:32848752
中考化学新变化--潘毅鹏_第1页
1/16

中考化学新变化——省化学教研员潘毅鹏老师在市中考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稿一、2012 中考理化变化在研讨会之前,各地风传中考变化,称变化较大,有传化学 60 分的、也有传 70、80 的,各种传闻都有这些都不是空穴来风,这都是方案之一,去年省里就有这个打算,理化合卷,合堂考试,分值发生一些变化今年在正式制定这个政策之前,去了一些地市调研,包括赣州、宜春、南昌、上饶、新余、鹰潭等地一些县市,和一些老师进行交流,大部分老师对理化合卷持反对态度之所以教育厅决定今年中考理化同场分卷,主要目的是想减轻学生负担,减少一场考试,考两天半,原来是考三天,现在将物理和化学合成一场考试,但是不合卷,改成分卷,即物理、化合一张试卷,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1.考试形式省里最后定的是物理和化学分值保持不变,依然是 100 分,考试形式仍然是同场、分卷;闭卷测试,版面 16 开 6 面但是两张试卷,在考试中是先发物理还是先发化学还是同时发,这应属于考务方面的问题,属于中招办他们的操作行为,至于各地市,省中招办会给各学校下文,正式公布,我们教研室不负责考务,这边只负责试卷的内容,命制方面的工作,在考务方面不能作为权威发布了,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了,据我了解,听说是理化同时发卷,时间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学生自订。

最终是怎么定的,以中招办的发文发准由于同场考试,时间不能太长,所以物理、化学分别都压缩了时间物理是 90 分钟、化学是 70 分钟也有老师说,如果是同时发卷的话,就不存在各科分别多少分钟的问题,学生做多少时间,就是多少时间当然,时间还是要定一下,这 70 分钟、90 分钟主要是定试题量,从题量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化学时间少一些,原因是有关制定部门认为,化学只学了一年,而物理初二、初三一共上了两年,所以它的时间也就会多一点这其实还稍微好一点,本来原来是还有说法是化学只有 60 分,当然的确有那么一种方案,就是说化学只学了一年,所分值不能那么高,要比物理少,所以当时制定的是化学 60 分,物理90 分后来争取了多方面的意见,将我们的观点,对这种改革会对初中化学乃到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将这种危害性给有关部门反映,并强烈表示我们的意见以后,最后定的化学还是保持了 100 分,时间开始也考虑过 3 个小时,后来经过有关部门包括我们的调研都觉得时间太长了,他们说高考才三个小时,如果要初中生连做三个时确实有点困难,后来经过协商,物理定为 90 分钟,化学 70 分钟,时间上缩短一点,但是分值我们坚持的还是 100 分。

当然在前两天开省中考研讨会时,也有不少老师提出,那以后的趋势会是怎么的呢?是不是还是 100 分,那我们只能说,力争吧当然,这个改革的效果怎么样,我们还是以事实来说话,作为厅里面制定了这个政策,做了这个改革,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那么我们通过实践来检验,看看情况会怎么样2.试卷结构因为时间发生变化,缩短了,只有 70 分钟,又是同场考试,所以试卷结构做了一些改变,但是为了稳定起见,题型尽量保持不变,只是题量发生一些改变,由以往的全卷 30 小题左右改为 23 小题左右之所以这样减,依据是原来的考试时间是 120 分钟,但是每年从中考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一个半小时就做完了赣州可能大部分地方也是这样的,学生一个半小时把中考题 30 个小题全部做完了也就是说 90 分钟就能把 30 个题目做完,那么我们按照类似的比例测算,70 分钟做 23 个小题应该问题不大当然,因为这是第一次改革,究竟这个题量怎么更合适,我们还在摸索、讨论阶段,包括今天的研讨会,老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验,将自己在学校的测试情况来交流一下比如在前天的全省中考研讨会上,就有老师说,他按照这个题量设计了一套试卷给学生做,70 分钟学生觉得很紧张。

学生刚学完,把全部内容做了一套模拟卷,23 个题目给学生做,学生觉得时间很紧张,70 分钟做不完,要七十多分钟,将近八十分钟才能完成我分析可能有多钟原因,一个是题目的难易度,另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学生现在刚刚学完新课,还没有复习, 头脑中知识的系统性、规律性还不强,很多东西还忘记了,所以现在拿来给学生做,可能会有一些不记得了假如说复习完了一轮以后,再来测试一下,也许学生的情况又会不一样了所以,我在这里建议一下我们老师复习完一轮以后,你按照这个模式测试一下,看题量、难易度的情况怎么样,也给我们一个反馈,以便我们将这个意见带到中考命题组里去题量,难易度应该怎么把握具体的题量是这样的,⑴选择题:9 小题,共 18 分,每小题 2 分;⑵选择填充题:4 小题,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其中选择项 2 分,填充 1分;⑶填空与说明题:6 小题左右,共 35 分,这里可能会出现一分和两分的空,原来 35 分是 9 至 10 小题,现在改到 6 个小题,要浓缩成 35 分,空少了,分值还是 35 分,相对来说每个空的分值就要增加了,就可能有很大一部分空是两分,这样才可能保证这个大题总分值是 35 分,当然也会有一分的空。

⑷实验与探究题:3 小题,共 25 分,同样也会出现一分和两分的空对于三四两个大题来说,出现了一分和两分的空,可能对于阅卷来讲会出现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会尽量做到是简单的题目是一分空的往前面放,两分空多一点的题目就往后面放,相对集中但是根据命题原则,它是一种波浪式的呈现,由易到难,整套试卷也是由易到难,每个大题中各小题也是由易到难,每个小题的各问也是由易到难也有一种可能会出现在第一第二小题里面的后两问中有几个问是两分空同样在每个大题的后面的小题里面,比如说填空题的后面几个填空题,实验探究题里的后面的题目本来都是两分空,但是这个题目里的头一两空也许会很简单,有一分空那么就阅卷而言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但是据我们了解,目前全省基本是电脑阅卷,每个老师只阅那么几空,也就那么几个小题,那么记起来相对来讲不会太困难,我们也测试过⑸计算题:由原来的两小题改为一小题,共 10 分实际上是把原来计算题的第一小题撤掉了第一小题我们一般是化学式的计算,或者是有关溶液的计算,这部分计算我们将放在填空题或者是选择题中去渗透以上就是变化情况,由于这些变化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也要有一个预设,作为我们老师来讲,心里也要有个数,以帮助学生来克服。

1.做题相互思维干扰很有显,物理化学在同一场考,作来初中的孩子来讲,他跟高中生不一样三年以后,高中生的适应能力更强了甚至于每隔一年,小孩的智力、能力的变化都非常大所高中生可以理综文综合起来,学生能够适应,初中生不一定一下子能适应,可以会出现一些思维干扰所以平时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物理化学放在一起考,让他们适应这种思维转换2.时间分配难以把握特别是如果是同时发卷的话,可能会出现学生在做物理时,思想上在想化学题,做化学题会想物理题,时间难以把握3.加剧两极分化因为我们现在出现了一分空两分空,一分空是简单的、很容易的,两分空是稍微难一点的对那些成绩稍微差一些的同学,只要借一题就要扣两分,他得一个才得一分这样一来,对于中下层次的学生而言,拉锯的距离就会更大自从新课程课改以来,全国都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如果再这样一改,我们认为,可能会加剧这种趋势而且今年化学试卷的区分度、考试难度比往年更难控制因为时间短、题量少,如何把握区分度难度就更大了有的老师说要简单一点,有的老师说不能太简单,我赞同第二种观点,不能太简单,但也不能太难,所以区分度很难把握试题的阅读量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如果试题阅读量和答题字数太多,学生思维时间就少,试题难试度就会增大。

有些学生可能速度慢的原因导致会做的题目没有时间答,从而影响得分另外,由于与物理合考,化学题目太难,学生会放弃,从而转向物理,这样也会影响化学成绩由于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就要求教师在复习阶段让学生适应二、命题设想由于化学中考出现了一些变化,因此中考化学说明也做了一些调整下面是对今年中考的一些设想,与大家一起探讨1.控制试卷整体难度,试题整体难度较去年稳中有降;去年试卷的难度是比较好的,从各地反馈的情况来看,容易的比较容易,难的也有一定的难度,把一些好生和差生能够很好地区分开来特别对于一些重点中学的招生来说,是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今年的特殊情况,我们认为试卷的整体难度应该下调,具体的说就是容易的题目比去年还要更容易,难的题目比去年也要放容易一些去年有一些题目难度是较大的,比如硫化钠的分类、离子反应等在选择题中,我们会进一步降低其难度考查单一知识点的题目比去年还要增加大家知道我们的选择题往往不止考查一个知识点,四个选项有四个方面的内容而近年北京的化学中考题中选择题往往很容易,关键就是它每个小题考查单一知识点,如:决定元素种的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这个试题就只考查了元素种类的判断,双比如: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 )A.CH4 B.CO2 C.H2SO4 D.H2O该题也只考查了有机化合物一个知识点,而没有涉及其它知识点。

2.适当调减知识点的覆盖面;有的教师曾经对近几年我省的化学中考题进行过分析,一百分的试题,常常是一空一分,基本上覆盖了初中化这的所有知识点现在题量减少了,分值不变,知识点的考查就不会那么多了,但是有一句话我们仍然要坚持的, “重要知识、主干知识是一定会考的” ,以往那些相对边角一些的知识点就不是每年都考了,就有可能今年考了的明年就不考了主干包括那些呢?大家可以分析这几年的中考试题,有几个知识是每年必考的,那么这些点今年也会重点考查比如说:物质的变化、基本实验操作、溶解度曲线、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有关重要反应(双氧水制氧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大家怎么去查找主干知识呢?弄个双项细目表就知道了如《中考命题技术》一书中的第二章就有每个单元知识的双基细目表,考查点有哪些、掌握的程度如何都有说明当你了解清楚之后,你甚至可以判断出该知识点会以什么题型出现3.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教材是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回归教材、重视基础是每年中考命题的一个突出特点今年的时间减少了,题量减少了,基础知识更要重点考查,复习中要将教材知识网络化近几年中考涉及的物质除个别外基本上都是教材中出现过的物质。

如 2011年试题的命制体现回归课本,如选取教材实验、课后习题为命题素材(如19,21(3) ,26 第 1 空,28(2,3) ) 是近年中考试卷中体现较好的一次,对日常开展化学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有重要指导作用例如:19.(4 分)化学小实验是我们进一步认识物质及其 变化的重要方式1)在实验 A 中,将 10 mL 红墨水与 10 mL 酒精混合,所得体积小于 20 mL其微观原因是 (2) 在实验 B 中,在冷碟底出现炭黑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 元素(3)在实验 C 中,孔 1、3 中出 现的现象是 ,该实验的目的图 5是探究 去年的中考研讨会上就曾重点强调家庭小实验,因此就设计了以上试题,该题并不是单纯考查实验的现象,而是对实验的原理、分析重点考查这也是我们说的,现在的实验探究题并不是简单考查实验现象、结论,而倾向于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探究的目标以及各种数据的分析4.适当关注课标变化;课程标准已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虽然我们现在用的教材还是原来的教材,但今年中考也可能按新课标来做一些调整。

这里简单给大家罗列一些新课标的变化:⑴修订的原则“不扩充内容,不提高要求”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变化,都不会超出原来的范围⑵几点肯定:肯定了《课标(实验版) 》的课改方向;肯定了“启蒙性、基础性”的学科性质;肯定了“科学探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肯定了“关注化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