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B同步学习方案 B 课外文言文翻译 第三单元迁移训练 2蓼花庄地近束鹿,距京师三百余里而遥,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①幽深,人迹之 所不到居民千余家,淳淳闷闷②,浑乎太古之意,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婚姻嫁娶,不 出其里居人自其始祖迄今,无一识字读书县吏一来征租,信宿③尽收而去子孙历世 无一入城市,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凡嚣竞凌害④、偷盗讼狱、干戈扰攘之 事,离别羁旅之苦,父老子弟传世数十,耳未尝闻其山川风物、人民土俗,是亦燕赵间 一桃花源也翻译:蓼花庄位置靠近束鹿,距离京城三百多里远的路程,那里面对西山,浑河环绕,腹地险 要,山谷幽深,外人很少到达那里的居民有一千多户,淳朴笃诚不开化,浑然是上古之 人的样子,当地林边山麓广泛种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男婚女嫁,从不超出庄 里的范围居民从他们的始祖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识字读书县里的官吏一来收租,两三 天就可以收完回去历代子孙没有一人到过城市,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没有贵贱贫富之分世上那些争名 夺利、欺凌伤害、偷盗诉讼、争强斗胜之事,亲人离别、孤苦远行的痛苦,祖祖辈辈传了 数十代,从来没有听说过那里的山川风景、民风民俗,简直就是一个存在于燕赵之间的 桃花源。
原文 2南北雨泽各异西北春时率多大风而少雨有亦霏微故少陵谓“润物细无声”而东坡 诗云:“春雨如暗尘,东风吹倒人韩持国亦有“轻云薄雾,散作催花雨”之句至秋则 霖霪苦雨,岁以为常二浙四时皆巨风春多大雷雨,霖霪不已至夏为“梅雨”,相继为 “洗梅”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自此雨不周遍,犹北人呼“隔辙”也迨①秋,稻欲 秀熟,田畦须水,乃反亢旱余自南渡十数年间,未尝见至秋不祈雨此南北之异也翻译:中国南方北方下雨的情况各不相同西北地区春季时,大抵多大风而少雨,即 使有雨也是蒙蒙细雨因此杜甫诗说“(细雨)滋润万物细细密密一点儿也没有声响”而 东坡诗说道:“春雨来时如同积累的尘埃,东风的猛烈可以把人刮倒韩持国也填有“轻 柔的云,淡薄的雾,散作催花开放的春雨”的词句到了秋天,就是久雨绵延,为多雨而 受苦每年都把这当成是常事两浙地区四季都有大风春天多打大雷,下大雨,久雨绵 延不停到了夏季先是“黄梅雨”,接着是“洗梅雨”人们)把五月二十日前后的雨称为 “分龙雨”,从此下雨不再到处都下,就像北方人说的“隔辙雨”等到秋季,稻子将要抽 穗长熟,稻田地里需要水的时候,竟反倒大旱我自南迁到江南十几年间,未曾见过到了 秋天不求雨的事。
这是南北(气候)不同的地方原文 4: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歧①于时苻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訏谟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②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1比至上明亦尽③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④居阳歧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 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阎所安译文】南阳人刘驎之,高尚直率,历史知识很丰富,在阳歧村隐居当时,苻坚南侵已经逼 近长江,荆州刺史桓冲想尽力实现宏图大略的效益,就聘刘驎之任长史,派人和船前去迎 接他,赠送的礼物也很丰富刘驎之只好从命,就上船出发,但桓冲所送的礼物一点也没 有收受,沿途拿来送给贫困的人,等走到上明,东西也送光了他一见到桓冲,便陈述自 己没有才能,然后就自由自在地辞去职务他在阳歧住了多年,衣食向来是和村人互通有 无的碰到自己短缺了,村人也同样帮助他他是乡邻深感满意的人迁移训练 4原文 1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 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⑴;比之含烟新 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⑵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⑶;至寒至腴,可拊⑷可餐古文翻译青溪的水流激荡,水花像跳跃的珍珠,又像溅落的雪片,这和其它地方的泉水也没有 什么不同的,唯独水的颜色最为奇特。
大概世间的颜色,多为正色(青、黄、赤、白、黑) 或间色(绿、红、紫)的,这是我所知道的,然后我唯独对碧(青绿)色却不太理解如 今见到这里的水,才领悟到世间真的有碧(青绿)这种颜色它如秋季的天空,如早晨林 间的雾气;比起农家的炊烟、新发的柳枝显得有些浓,比起刚脱皮的竹笋、新竹显得有些 淡;比玉更温和、比白色的丝绢更滑润,达到清冷丰裕的极致,可以抚摩饮用原文 2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 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 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 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 概也翻译: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于是就地建造小竹楼两 间,与月波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 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 一描述出来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听到 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好像碎琼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 和畅;这里适宜吟,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棋,棋子声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 箭声铮铮悦耳。
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2能排除世俗杂念这里江山形胜之外,只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 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这也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原文 3: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 18 也余始循以入 19, 道少半 20,越中岭 21,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22东谷者, 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23,世皆谓之天门云 24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 25 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6;望晚日照城郭,汶水、 徂徕 27 如画,而半山居 28 雾若带然翻译: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谷的水环绕于泰安城下,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我起 初顺着(中谷)进去,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又沿着西边的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山顶 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 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地方现在我所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挡在路上的山崖, 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
等到已经登上 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 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好像是一条带子原文 4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从两家僮,持衾裯杖屦冬日妍燠,黄叶 布地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腰隆起,若世之游方僧自襆被者,客冁然而 笑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 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类腐木根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 上,叶著霜正红,始见谓是踯躅花,绝可爱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 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 ;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宛 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比晓,犹 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翻译:泰定元年的冬天,我与客人张子约、陈叔夏带着两个仆人又来到雁山冬天天气暖和, 黄叶布满大地两位客人看见北面山口立着一块石头,很像一个和尚这时落日直射在东 南山上,山中尽显紫气鸟儿犹如赶着回家的人一样彼此呼唤,一道进入石梁过夜石梁 拔地而起,向上看,就像有架大梯子靠在房檐;向下是一中空的石梁洞,其中可以容纳千 人;地上石梯玲珑剔透,就像腐木的根。
石檐的外端有一棵只有一尺来高的小树,倒挂在 绝壁上,树叶因为霜的关系变成红色,十分可爱石梁下有一石梁寺,寺中的僧人沏茶端 酒,主人和客人都喝醉了月亮消失了,白云如流水般从西面飘来;风将橡栗吹落到瓦上, 又弹到岩石下小屋上,从瓦沟上迸出,击中地上的落叶,发出咚咚的声音,几乎不像世间 敲击金属石头的声音点灯对望,没有话说午夜来到,架起两张床,面对面躺着,子约 已大醉,等到天亮,还在唤他的仆人,不知道他的仆人已经睡在岩石下面了3迁移训练 5虞山王叔远,有绝巧,能于桃核上雕镌种种细如毫发,无不明了者一日同陈良卿、 屠用明,顾余春波新第,贻余核舟一长仅捌分中作篷栊,两面共牕四扇,各有枢可开 合开则内有栏楯船首一老,皤腹匡坐左右各一方几、一书卷右几一炉,手中乃挟 一册船尾一人侧坐,一橹置篷上其一旁有茶炉,下仍一孔,炉上安茶壶一,仍有咮有 柄所作人眉目衣摺皆具四牕上每扇二字,曰:天高、月小、水落、石出船底有款, 王叔远三字仍具小印章,如半粟,文云:王毅印奇哉!翻译:虞山有一个叫王叔远的人,微雕技术很高,能在核桃上雕刻东西,细如人的头 发,还能一目了然有一天,和陈良卿、屠用明到余春波新居去朝贺,送给他一个核桃壳 作的小船,中有船篷,两面分为四扇,可以开合,船头坐一个老头,两边放了桌,一本书, 右边的桌上有一个炉子,手中拿一本书,船尾船尾一人侧面坐着,一橹放在篷上。
一旁有 茶炉,下面有一个洞,炉上安茶壶一个,而且有盖有把所雕的人眉目衣摺皆具全四个 船篷上每扇二字:天高、月小、水落、石出船底有题款,王叔远三字同样雕刻着小印 章,如半颗米大,上面说:王毅印你说称不称奇!原文 3:“在泺口河上( 1),见一人荷竹簏,牵巨犬二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自转 动,艳妆如生又以小锦鞯被犬身( 2),便令跨坐安置已,叱犬疾奔美人自起,学解 马作诸剧(3),镫而腹藏(4),腰而尾赘( 5),跪拜起立,灵变不讹( 6)又作昭君出塞 (7):别取一木雕儿,插雉尾(8),披羊裘,跨犬从之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 真如生者注释“注释”(1)泺(luò洛)口:地名,在今济南市北郊古泺水北流至此入济水,因称泺口济 水所经,即今黄河河道2)锦鞯:彩色花纹的鞍鞯鞯,马鞍垫3)解(xiè械)马:山东俗称出演马戏为“跑马卖解”解马,即马戏4)镫而腹藏:俗称“镫里藏身”马戏演员脚踩马镫蹲藏马腹之侧5)腰而尾赘:从马腰向马尾滑坠,再抓马尾飞身上马6)讹(é俄):误7)昭君出塞:王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人元帝时被选入 宫竟宁元年(前 33),匈奴主呼韩邪单于入朝要求和亲,王昭君嫁与匈奴,称宁胡阏氏。
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有昭君墓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诗、词、小说、戏曲 创作,亦多以为题材8)雉(zhì知)尾:野鸡尾羽,可作帽饰 [1]译文商人白有功说:“在济南泺口河岸,见一个人扛着个竹箱子,牵着两只巨大的狗他从 箱子里拿出个木雕美女,有一尺多高,手和眼能转动,穿着艳丽的衣服,如同真人又用4锦缎做成的小马鞍垫子披在狗身上,便命令美女跨上去坐好安置完了,呼呵大狗快跑 美女自己起身,表演各种马术,先脚踩马蹬蹲藏到狗肚子一侧;再从狗腰向狗尾滑坠,抓 住狗尾飞身上狗;后在狗背上跪拜站立,变化灵巧而不失手又扮作昭君出塞的样子;另 拿出一个木雕男子,在他帽子上插野雉尾,给他披上羊皮袍子,让他跨在狗身上跟在美女 后面昭君频频回头张望,穿羊皮衣服的男子扬鞭追赶,真像活人一样 [2]迁移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