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CB制造锣带编程作业指导书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08KB
约9页
文档ID:387649964
PCB制造锣带编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1/9

锣带编程作业指导书编写部门编写人编写人签名/日期审核人签名/日期工程部批准发行日期〔文控中心〕1.0 目的使工程部人员编制铳带标准化版本 修订页勿内容 修订人 修订日期2.0 适用范围适用于编制铳带作业人员3.0 定义和职责3」编程:指编写运行锣机进展锣外形的电脑程式文件3.2 铳刀:指锣机在铳外形的时候所用到的切割工具3.3 销钉:用丁•固定机台上的板的一种钉4.0 职责4.1 锣带人员依照 MI 及外型图纸编制锣带4.2 品质部 IPQC 负责对首板的检查和认可5.0 作业程序5」止确调取编程文件和存放锣带文件5.1.1 调取*网络盘 MI 里面的 ORIG 文件,用 CAM350 翻开,然后另存到本地盘上再进展编程;5.1.2 编辑好的锣带应准时存放到窃网络盘上5.2 正确选择定位销钉和锣刀5.2.1 一般状况下要在每 PCS 或 SET 板子上选取三个直径为 1.5MM 到 5.0MM 之间左右的销钉,尽量要选取靠近板子的四个角落且不在同始终线上的 NPTH 孔,并且再打上一 个防反销钉,以免操作员上反板5.2.2 依据外型简洁程度和内槽的大小正确选取锣刀,可参照以以下图如何选择正确的铳刀锐刀规格 适用外型 图例说明〔mm〕2.0 或 2.4 外型为规章外形,一•般为方形1.0 或 L6 或 2.0适用于存在凹槽的板,一般为 G/F。

Avl.6mm, 用刀 1.0mm 1.6WA<2.0mm 用刀 1.6mmA 2.0mm 用刀 2.0mmA<1. 6 mm1. 6WA〈2.0mm A 2.0mmA适用于外形处有较小半径的圆弧〔先钻 1.0 扎 再用 2.4 铳〕2.4适用外形有直角凹形:1. 1.6mma.外形准确则直接用 1.6mm 刀;16 或 2.4b.外形无明确要求则使用 2.4mm 刀;2.X< 1.6mmV-cut1.4V-cut 产品呈尖角状打样可直接用刀 1.4mm 特别客户批量打单另考虑a.外形准确 C 处放孔 B 处下刀 1.6mm ; b.外形无明确要求 B 处下刀 1.6mm;外框规章,内槽较小,则分幵两个程序制作外形用刀 2.4mm :1.4 和 L6 或 2.4 当 1.6mm 用刀 1.4mm ;当 X>1.6mm 用刀 1.6mm °1.6mm X> 1.6mm不规章外形与工艺边和连则下时向工艺边延 仲0.4mm °1.45.3 依据外型正确编辑锣带程序,确保无漏锣或多锣现象依据不同的外型,在ROU锣带层输入适宜的锣刀直径,然后点击2.0mmAdd-Mill Path进展锣带编辑,内槽顺时针走刀,外框逆时针走刀,小于 的内槽一般来回走刀,以利于吸尘。

编辑完毕后 5 点击 Edit—Change—Path Properties 对其补偿 5 方向一般为向右补偿编辑完一个 SET的锣带以后,就可以对其进展拷贝,但必需留意其拷贝的方向和挨次对锣带检查一遍, 确认无误后分别导出钻带〔ROT 层〕和锣带〔ROU 层〕,格式都 为公制 000.000,后导零5.4 下刀点和收刀点的选择及处理假设内槽宽度大于或等于锣刀直径的两倍以上,尽量考虑在槽的中心下刀,以免槽边有粉尘; 锣外框时,下刀点和收刀点一般在离销钉稍近的板角下刀和收刀,为了考虑其稳定性,尽量保 证收刀的时候才将每 SET 与整块大板完全切割断5.5 在编辑锣带的过程中应留意的事项一般状况下不允许走反刀,即应遵循内槽顺时针走刀,外框逆时针走刀,补偿方向为 右的原则,以避开板边粗糙5.5.2 锣内槽和锣外框应分为两把锣刀,可以赐予两个不同的补偿値,便利于把握成型的尺寸,并且必需先锣内槽再锣外框5.5.3 假设有边长 8mm 至 30mm 之间的余料要锣碎,那么必需在锣板前就把它锣掉5.5.4 假设板子内槽小且有圆弧与圆弧相切或者圆弧与直线相切或相交,成型吋在相切或相交处实行直线走刀一小、段距离,再作圆弧或直线。

做好锣带后,导出,再导入复 查,假设不变形,即 0K ;假设有变形,重复修改,直至 0K !5.5.15.6 锣圆孔一般使用 G32XYA 的格式,G32 为右补偿锣圆,XY 为坐标,A 为圆孔的半径5.7 常用锣板锣刀尺寸有:0.8mm、1.0mm」.2mm、1.4mm、1.5mm、1.6mm、2.0mm、2.4mm 在锣 带的制作吋尽量考虑选舟较大尺寸锣刀,有槽宽和锣刀尺寸相等吋承受走单刀无补偿方式 加工锣槽?0.8mm、1.0mm、1.2mm、1.4mm 的锣刀只用来倒内角5 不行用来锣板〔槽宽要求 0.8mm、1.0mm、1.2mm 除外〕.5.8 下刀及起刀方法:槽宽 6.0mm,实行走来凹刀行程加工锣槽不用加钻槽端孔,槽宽允许〔锣后有剩余余料〕的状况下,将下刀点定在刀径边缘与槽边间距为锣刀直径的 1 倍处下刀,行程 完毕时顺锣带轨迹锣多 1 倍刀径处起刀,槽宽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吋〔锣后无剩余余料〕,将下 刀点定在刀径边缘与槽边间距为 10-15mil 处,尽可能靠近间距为 1/2 的刀径处下刀,下刀位 置设在靠近工艺边槽位的两端;锣外围时下刀及起刀一样于槽位;5.9 对于 V CUT 后槽位边或工艺边易产生毛刺披锋问题,在和客户沟通后允许的前提下,锣带制 作吋 PCS 与工艺边之间有锣槽的时候建议向工艺边锣进 0.8mm。

5.10 如制造流程为“分料“-> “锣板”的特姝制作,应在锣带制作中将分料的两局部间距加大8-10mm>免因分料不平均而导致锣板吋装板不下 o5.11 如遇有连接位的邮票孔,锣带制作时不行锣破槽端邮票孔;单面板由于内应力集中在元件面 导致板弯板翘严峻,所以编制锣带吋锣板制作请将元件面对下5.12 为保证吸尘效果良好和避开碎片堵塞吸尘管,必需留意以下两点:5.12.1 槽宽 2.4mm?槽长〉5mm 的必需加钻一个与槽宽全都的槽端孔与之相切;且槽端 孔在一次钻孔时制作”槽长<5mm 的槽孔尽量在一次钻孔时制作;碎片的大小必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a〕 碎片 W①8mm 的圆或长边 W8mm 的近长方形b〕 碎片 G30mm 的圆或长边±35mm 的近长方形5.12.2 2.4mm<槽宽<6mm,槽长〉5mm 的槽5 从槽宽中心5 距槽端一倍刀径的的地方2.4mm < 槽宽 < 6mm下刀;〔下刀点补偿后在槽宽中心,补偿前下刀点以中心外跳半个刀径〕2.4mm <槽宽< 6mm 方槽5.13 板边凹凸不平的规定:锣刀在经过同始终线的所锣的剩余边料要根本上保存全都即假设同 始终线有区域大于锣刀直径,有区域小于锣刀直径,锣刀经过两个不同区域会受力不均, 而消灭凹凸不平的特别。

〔黄色区域为为凹凸不平处〕凹凸特别〔左边从上向下锣,右边从下向上锣〕0K 板〔左边从下向上锣‘右边从上向下锣〕5.14 锣板毛屑规定:对于外形与板边槽相交,且外型与板边槽承受两支锣刀制作,外形与板边槽相交处应锣成圆弧5.15 孔或半 PTH 槽制作规定:毛屑不良程式0K当半 PTH 孔直径或半 PTH 槽槽宽〉锣刀直径,先将板镜像后一次铳程式‘然后再正常铳〔二次铳PTH先T锣红孔色再或锣绿半色最P后T锣蓝H色槽〔外锣型与回板边即槽锣可成圆;弧〕对于连槽,请考虑锣板的先后挨次;当半 PTH 孔直径 W 锣刀直径,承受一次钻孔开一个槽并加上孔环;成型铳板时先将板镜像后进展一次铳,然后再正常铳板(二次铳);5.16 当外形公差要求为+/-0.1MM 的时,锣带编程先用人锣刀预人 0.2MM 锣一次,然后再用小锣刀 进第一行步镜精像铳锣刀逆成向铳形5.17 锣带常用指令其次步正常铳板M48 注释行开头G01 直线走刀G05 钻孔模式G40 中间补偿% 程序行开头G02 顺时针锣圆弧G32 顺时针锣圆G41 左补偿G00 G03 G33 G42快速移动逆吋针锣圆弧逆吋针锣圆右补偿M25 子程序开头M08 重复完毕M17 收刀并退刀 M30M0 子程序完毕1 M1 落刀5 程序完毕M02 拼版开头,重复子程M16 序收刀6.0 相关文件序号文件名称责任部门文件编号1(MI 制作标准》2(CAM 制作标准》7.0 岗位员工考试内容7.1 MI 制作图纸7.2 PCB 根底学问7.3 锣带编程8.0 相关表单 N/A。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