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声亮剑十篇第一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声亮剑 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我县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基于此,县委提出要把第一年的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作为我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和有效载体,要求以解决突出问题的创建工作成果丰富教育实践活动,以转变作风的实效为创建工作提供强大动力,为推动我县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归根到底就是促进和谐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在民族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一)和谐民族关系是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纽带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中华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块田,同饮一河水,共生互补在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大家庭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 (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维护边疆安宁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建设、共同当家作主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我国两万多公里陆地边境线绝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并且有30多个民族与境外历同一民族相邻而居这些跨界民族由于地缘和血缘上的原因,境外政治环境的变化会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始终是维护祖国边疆安宁的重大工作,决定了民族和谐始终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三)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方面 当代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民族的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引发民族矛盾的因素更加多样,民族关系已日益成为全社会范围的关系,民族的问题日益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
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妥善处理各种民族的问题,全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在我国,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全国实现了现代化,没有各民族的共同振兴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当代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正是得益于我们拥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得益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宗教政策,特别是从1978年开始开展了30多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夯实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我们坚信,任何破坏团结、制造分裂的图谋和行径必将以失败告终第二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声亮剑 在我的心底里,隐藏着一个梦,那是一个美好的中国梦,那个梦聚集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希望!承载着十_亿颗中国心!我愿:五十六个民族永远团结在一起,在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如兄弟姐妹永不分离!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个巨大的团体。
只要全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只要我们56个民族紧紧相依,就没有什么艰难险阻不能克服,就没有什么梦想不能实现历史一再表明,民族团结和睦,国家就繁荣发达;民族内乱分裂,国家就衰败落后洪涝灾害冲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地震垮塌压不垮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狂风怒号也吹不倒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六年前,这句话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心声在玉树大地震后,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中华儿女再次奏响心手相连、众志成城的心曲: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邻近的西藏,抽调拉萨、林芝、昌都的公安消防官兵,在第一时间分头向玉树挺进昌都消防官兵成为最早进入灾区一线的外地救援队伍18日上午,记者在玉树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见到了志愿者赵成才和29位战友,组成老兵联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玉树哪里有任务,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记者这几天已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见到过这些忙碌的老兵赵成才告诉记者,老兵联盟是个典型的多民族组织:成员有汉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在这儿,我们都属于中华民族,我们都是一家人 民族团结一家亲,这个梦想已经不遥远了,它触手可及我们要共同努力,让五十六个兄弟姐妹的笑声洒满每一个人的心中,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洒满华夏大地!让民族之花,开满新疆,开满祖国妈妈的心田! 第三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声亮剑 新疆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千百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保卫着祖国西北边陲这块辽阔富饶的疆土,各民族之间已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然而,三股势力不愿意看到新疆繁荣发展、团结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他们为了达到破坏稳定、分裂祖国的罪恶目的,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他们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歪曲篡改新疆历史,诋毁诽谤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双泛思想,煽动民族对立,挑起民族仇恨,妄图把新疆从祖国怀抱中分离出去我们决不能容忍三股势力破坏我们和谐稳定的好局面,要认清三股势力反人类、反社会、反文明的反动本质,坚定坚决地向三股势力宣战、向两面人宣战,让他们无处藏身、无路可逃 新疆的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当前,新疆仍处于三期叠加特殊时期,面对反分裂斗争的严峻复杂形势,我们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马克思主义五观,积极主动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教育、感恩融情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夯实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抵御双泛思想渗透的思想基础,提高我们肌体每一个细胞的免疫力,彻底肃清三股势力的毒害 拥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就如同人知道家的方向、鸟知道巢的方向、船知道岸的方向,永远不会迷失在风雨之中。
近些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一些人头脑中缺失,导致他们对五个认同的弱化,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大是大非问题面前丧失了基本的辨别能力和立场,给了三股势力可乘之机一部分人最终沦为三股势力的帮凶,走上了与国家为敌、与社会为敌、与民族为敌的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的不归路我们要在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等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上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落实自治区党委反恐维稳系列组合拳,筑起钢铁长城、织密天罗地网,让三股势力彻底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深刻认识到,各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只有各民族群众心手相连、守望相助,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我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扎根心田、开花结果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让我们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彻底铲除三股势力,彻底清除双泛思想和两面人,共同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第四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声亮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至关重要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一条成功经验,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对各方面工作统筹谋划、综合发力,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推动西藏民族团结基础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
实践充分证明,西藏工作只有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维护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边疆民族地区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特殊重要性,主要体现为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国家统一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要着眼全局,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坚决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挑战,不断夯实西藏长治久安的根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分裂,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和义务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形成维护稳定的铜墙铁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雪域高原,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第五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声亮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切实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