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教学中“为用而学,交叉复现”分组讨论模式的探索 沈程鹏摘要: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注重严谨逻辑框架下的语法研究,但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兴趣点是其学习的内在动力该文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注重为用而学,并让知识点在实践中以交叉复现的方式不断得到深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用于进一步的实践形式上注重团队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目标清晰地完成各种规定的项目化内容,并撰写学习心得实际证明基于这种模式的教学效果良好关键词:高职;C语言;为用而学;交叉复现;教学改革;分组讨论:TP3 :A :1009-3044(2014)12-2796-03In C Language Teaching "Learning for Use, Crossing Emersion" Group Discussion ModeSHEN Cheng-peng(Guangzhou Huashang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511300, China)Abstract: C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course is the cor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kind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grammar stud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rigorous logic, but f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inner motive power of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this paper focus on learning for use, and make the knowledge in practice to constantly deepen the cross retrieval way, let the students to form our own knowledge in the learning system, and used for further practice. Pay attention to team discussion for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target completes various, the content of the project, clearly and write the learning. Based on this model proves to be of good teaching effect.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 language; To use and learn; Cross retrieval; The teaching reform; Group discussion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也是其他专业开设的编程语言类的必修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用教材里的数学小例子来分析各种数据类型、表达式、控制结构、数组和指针的用法,并让学生上机调试,辅以上机题目,进行各种语法的纠错,以期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掌握各个C语言的知识点其结果是一开始学生对该课程抱有很大的期望,认为在学习中可以一展自我,到后来却因为反复分析语法和简单的小程序而感到没兴趣,加之C语言本身的语法限制不严,具有灵活的特性,到后来学生们感觉难学,纷纷放弃,并产生很强的自卑心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C 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如何改便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笔者从教与学两方面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进行相关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1 问题分析综合我院各系开设C语言课程的教学情况,结合学生期末在教学评估系统中对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反馈报告,经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1) 传统的教学方式偏重逻辑和语法,学生普遍感觉枯燥长久以来,高职院校的C语言教材大都沿用本科经典教材的精简版,在这些教材中,仍然保留着本科教材的偏重理论知识、逻辑严谨和语法研究的特色,对编程规范、编程思想和案例教学的内容涉及的不多另外,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高职项目化教材也是良莠不齐,很难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遵循这些教材体系所开展的教学,不太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征,学生在一开始进入学习的时候兴致勃勃,不久便觉得晦涩难懂,选择放弃该课程加之该课程的考试标准也是参考全国二级 C 语言考试大纲,而二级 C 语言考试也很强调语言本身的语法规则因此,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普遍感到枯燥,学不懂,对后续的相关课程有很大的影响,不能起到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际作用2) 教学目标模糊,导致学生缺乏编程的成就感C语言编程活动其实跟写作文很相似,写一篇美的文章,不单是要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立意对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能够表达精准,能收获一份成就感以往的C语言教学往往偏重语法的分析,在教学目标上比较模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阶段性的定位,学生学完C语言课程之后,往往感觉自己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许多的概念一想起来很大很空,似懂非懂因此,必须做好阶段性效果评估,让学生能在各个阶段都具有C编程的成就感3) 一些教师沿用以往教学方法,不敢轻易改变在高职的教师队伍中,一些教师习惯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对改革有畏难情绪,认为延续传统的教学比较轻松方便对于刚刚毕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其教学资历尚浅,还无法承担和思考改革的问题而年轻的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意识到需要改革,甚至也做过尝试,但对改革的整体方向无法把握,改革不易收到理想的效果。
endprint4)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学生的意愿无法被获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上会有缺乏自信、学习自觉性差、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偏弱的情况,对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课后也很少去复习但是,从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事物是新鲜的,而且他们感兴趣,往往他们却可以在短时间内投入极大的关注一般教师只忙于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很少跟学生谈心或者沟通不够深入,学生也羞于将自己的意愿说给老师听,老师也因此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5) C语言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目前C课程考核方式沿用的是平时成绩+期末考成绩,但是,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角度考虑,应该增入一些其他的考核内容,作为学好这门课程的有效补充2 解决办法针对以上现象,结合我院教学改革的方针,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C语言的教学改革:2.1兴趣入手,为用而学,以点带面的学习模式1)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理论性的教学内容不是很感兴趣,甚至是有抵触,对此,教学应该有针对性,应该偏向于动手的、实践性的内容然而,C语言是一门兼具理论和实践内容的课程,故此,教师在组织该课程的内容时,最好以项目化案例的方式来组织,将各个知识点有机的放入案例中,用项目化的方式进行驱动,让学生在动手实现案例的时候感到编程是有趣的,具有实现后的成就感。
2) 对课程的内容,采取“为用而学”的方式不要求学生能大而全的去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也不需要很系统在需要用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知道该知识点的用法即可这样,学生在多次实践的过程中,依靠“交叉复现”的方式,对常用的知识点能够透彻地理解,从而在消除心理障碍的情况下,轻松地学会各个知识点3) 鼓励学生将项目化案例中的知识点在灵活运用的基础上,“以点带面”的自行组织成自己的知识点框架,并与本科的理论教材进行对比,在多次的比较过程中,不断地修复自己的知识框架,达到构建自我的C语言知识体系的目的2.2 选题分组,引导讨论,撰写小组学习心得1) 同一课题,教师可以给出不同难度的选题,具有相同兴趣和学习进度的同学合成一组(一般是6人一组),这样可以避免“一手抓”的现象,使到学生能够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如:表1和表2,该文给出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这个课题围绕这个课题,教师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灵活的组织,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面对同一个课题上,能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来选择自己的实现方式,对那些在前面的循环结构、输出和输入、数组等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的同学,鼓励他们合成一组来使用表2所示的结合体和指针的方式来实现,这样便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的知识点也会在“交叉复现”的方式下不断的得到深化并形成自我的知识体系2) 学生拿到选题之后,分工来完成一个项目,教师可以对该项目进行设问和引导,使到学生的讨论具有主题性、竞争性3)在每次讨论完成之后,要求各个小组都撰写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实现的心得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得到增强,优势互补充分激发了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的学习热情2.3 利用精品课程资料网站推荐阅读书目、共享学习心得;精选教学材料,出版教材教同一门C语言课程的老师,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建设C语言的精品课程网站,并在上边共享C语言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推荐难度适当的书目,罗列与该课程相关的后续课程对同一个问题,可以将不同作者书写的C语言资料或者教材的相关解释,进行详细的比较,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2) 在资料网放上每次小组讨论后的学习心得,让每位同学都能看到其他人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激发学习的欲望迎难而上,赶超别人3) 通过整合教学资料,各个老师分工来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出版精品教材2.4 教师定期走访学生宿舍,倾听学生心声1) 教师应对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在该课的学习效果上进行定期的跟踪。
为此,教师可在课余的时间走访学生宿舍,询问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个别基础较弱的同学进行单独的,使其跟上大队2) 高职院校的学生会有心理素质较弱的情况出现,表现在对学习能力的不自信、毅力不足,自觉性较弱的现象对于此类现象,应在走访宿舍时及时归因,排除其心理障碍,使其保持对学习的正面认识3) 对个别沉溺于网络游戏、看电影的同学,可独立的与其交谈,并在员的协同下调换宿舍,使其在具有学习气氛的宿舍里边受到熏陶,重新认识学习2.5 完善课程考核制度,建立多元考核模式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是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来对C语言课程进修考核的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处于主动地位,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相长,可适当地增加一些考核项目,比如:绩效分讨论课程的某一个知识点时,因结合其他的教材,能发表独立的见解,撰写出自己的心得报告,并发到精品教材网站的同学,应该给他加绩效分,以表彰他的学习积极性故此,可按“平时成绩(30%)+绩效成绩(30%)+期末成绩(40%)”的方式来建立C语言课程的多元考核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主人公的精神,主宰自己的学习,激发学习欲望2.6加强校企合作,从案例走向实际应用学校的各院系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关系的方式,推荐优秀的学生在学习C课程的同时,到企业单位里边做实习。
对此,我院在师资调配和资金方面都做了许多的投入学生一开始到企业的时候会感觉彷徨、无助,所以早期教师要定期地去监督和帮助学生适应企业的文化和工作方式,学生从简单的案例代码书写,慢慢地接触企业的实际开发,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能将在校所学的C语言课程应用到实际开发当中endprint开发中的新技术,学生可能无法很快就上手,但是他们能知道前沿的开发都有哪些技术,跟自己的所学的C课程有哪些联系,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对学好后续的课程有促进性的作用3 实践效果C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