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熙凤的人物形象摘要: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形象之一无论是不失时机的阿谀讨好贾母,还是协理宁国府时整顿弊端中的井井有条,她的聪明才智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毒设相思局”、“弄权敛财”、“弄小巧用剑杀人”等无一不显示出她的毒辣、残忍和狡黠王熙凤就是一个美貌与智慧、幽默与毒辣、外表坚强和内心脆弱,狠毒中又存在着无奈的矛盾统一体 关键词: 红楼梦 王熙凤 人物性格 悲剧性作为艺术形象,王熙凤可以说是《红楼梦》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她与世界上一些名著中的妇女艺术形象可以媲美如《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郝思佳等在这部伟大的著作里,曹雪芹真地把王熙凤写活了!她到哪里哪里的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她是一个复杂而又丰富,真实而又生动的真人、活人曹雪芹为凤姐写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我们从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对凤姐聪明才智的欣赏,对她德与行的批判,对她悲剧命运的同情一、凤姐的聪明才智是她性格中的闪光点毫无疑问,凤姐的聪明才智是宁、荣二府中最为出类拔萃的她实际上是荣国府日常生活的轴心她的美貌、伶牙俐齿、精明干练都让人震惊正如秦可卿所说:“她是脂粉队里的英雄。
这些在凤姐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林黛玉初到贾府,见过众人,正在说话,忽听后院中有人大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黛玉心想,这时候人人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这人怎么这样放诞无礼?她不知道来者就是“冰山上的雌凤”、荣国府管家奶奶王熙凤王熙凤的确与众不同,她的姿色与打扮,彩绣辉煌,恍若仙子,并有一群媳妇丫鬟围拥者在贾母这位“老祖宗”面前,所有后辈,包括邢夫人、王夫人也只能恭恭敬敬,规规矩矩,而王熙凤竟敢如此咋呼放肆,而她一来到,老祖宗竟乐了起来,贾母立即就有了笑容,好像给贾母带来新鲜和刺激,并和她开起玩笑来,向黛玉介绍说:“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称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接着,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仔细打量后,仍送到贾母身边坐下,笑到:“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天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这些话表面上是赞扬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是阿谀贾母,说着她还用手帕拭泪因为她知道贾母极疼爱她的外孙女,一见面一定会伤心落泪的,所以立即假哭。
没想到她来迟了,贾母已经哭过了,所以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王熙凤听到贾母的责备,立即见风使舵,瞬即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说着还假惺惺地做出动作接着又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子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人来?”并连忙吩咐下人赶早打扫房间,让她去歇歇这一方面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在众人面前来炫耀自己;另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出她对这个外孙女的关怀备至,赢得贾母的欢心这让我们不禁感叹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凤姐何等光彩照人她的形象,她的神态,她的地位,她的气势,她的性格,她的灵魂都显露无疑凤姐真是一个超级演员,她的眼、她的嘴处处都在黛玉身上,可她的心思却始终没有离开贾母她为贾母的悲而悲,为贾母的笑而笑这是因为凤姐深知要想保住自己在贾府中稳固的地位,就必须得到贾母的认可、支持因此,她抓住一切只要是她认为可利用的机会,即便很小的事,她都会不遗余力地讨好贾母,而贾母作为贾府中的老太君衣食无忧,惟一盼望的就是自己晚年生活能够过得幸福,凤姐就把如何经常为贾母制造热闹,博取欢心,当作自己的最重要的事情。
如贾母为了贾赦讨鸳鸯作妾而大生气,一家人都吓得战战兢兢,这时候是她显本事的机会了她首先假意地反派了贾母的不是,她说:“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把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如果我是男人,我也要她这样逗得老太太发笑,然后打起牌来,又故意输钱,故意抵赖她发现乡下的刘姥姥颇受老祖宗的喜爱,于是她就把刘姥姥当成了宝贝老太太头上有个包,她却说是用来盛福的当然这些幽默诙谐也是源于凤姐的聪明才智做贾府的当家媳妇是断乎不容易的在那长辈、平辈、小辈、本家、亲戚和男女奴仆之间,彼此都有着极复杂的矛盾,若不具备独到的权术机变,一个孙媳妇辈的年轻女子是会被压得粉碎可是她凭着自己的才智与苦心,竟能够见风使舵,多方应付在贾府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她左右逢源,对上阿谀讨好,并用自己的职权巧妙解决了一些矛盾,即使不能解决的也躲闪一旁,不露声色的察言观色,然后又以巧妙的手腕使自己处于比较有利的一面如她的婆婆邢夫人要她去向贾母为贾赦讨鸳鸯做妾,她很巧妙地摆脱了王善保家的怂恿着王夫人搜检大观园,她心里觉得这是一种轻举妄动,也伤害了作为荣府当家奶奶的面子,她就自己站在侧面,消极参加,留给探春去给王善保家的以迎头痛击凤姐生病,探春暂代家务,她很快地感觉到必会首先拿她“作法子”,同时也能识透探春的“新政”也必不会真正推行,于是就以退让迁就态度避免冲突。
她看出贾母、王夫人偏爱宝钗,就加倍铺张地为宝钗过生日;看出王夫人选定了袭人为宝玉的候补侍妾,就从各方面去优待袭人李纨带领众姊妹声势浩大地找她加入诗社,她知道这不过要她出钱,她就答应担任“监诗御史”职务,先出五十两银子,免得被人们看作是“大观园的反叛”她居然也能说出“一夜北风紧”的诗句大家试想,如果凤姐自幼学得琴棋书画的话,那是不是要同宝黛争辉了呢?作者对于这一位手腕灵活的少妇,随处都以极巧妙生动的手法加以刻画,使读者到处接触到她才智的锋芒和活跃的形象秦可卿之丧无疑是贾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很难办好的一件事这对谁来说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贾珍求凤姐协理一个月王夫人怕她办不好,就没答应贾珍请求到:“若说料理不好,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决断,如今出了阁,越发历练老成了婶娘……只看在死的份上吧!”那凤姐素日里最喜揽事,好卖弄才干,如今贾珍如此央求她,心中早以允了;又见王夫人有活动的之意,便向王夫人道:“大哥哥说得如此恳切,太太就依了吧我们可见凤姐当时心痒难耐,急于想表现自己的心理她初到宁府就揪出了宁府的五大弊端:“一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是事无专管,临期推诿;三是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是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是家人豪纵,有脸者不能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这是多么全面!又是多么明敏!她对症施药,加以整顿:首先是分班管事,职责分明;其次是精细考核,不容混冒;第三赏罚严明,树立威信于是头绪清楚成绩立见:“宁府中人才知凤姐厉害,自此各人兢兢业业,不敢偷安凤姐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凤姐虽然如此之忙,亦因素性好胜,惟恐落人褒贬;故费尽精神,筹划得十分整齐;于是合族中上下人等,无不称赞……一切张罗招待,都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俱不及凤姐举止大雅,言语典则;因此也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旁若无人凤姐的管理才干在这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王熙凤也具有早期的资本家的痕迹,如她克扣众人的月钱,进行高利贷的投资当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她又及时找鸳鸯,把老太太的钱挪用暂且堵住亏空,解决了问题这一点也可看出凤姐的聪明才干二、从凤姐的罪行看她性格的阴暗面凤姐的罪行是人们所公认的,这同她的聪明才智一样是不可磨灭的毒设相思局”“弄权敛财”……这些都是其性格阴暗的一面当同族的小叔子贾瑞要调戏王熙凤时,王熙凤机智地躲过,而贾瑞如得珍宝,结果腊月天被过门风灌了一夜,侵肌裂骨,不曾冻死,却不知悔改过了两天,他又来找王熙凤,凤姐为了摆脱贾瑞的纠缠,故意抱怨他失信,又约他道:“今日晚上,你别在那里了,你在我这房后小过道里那间空屋等我……”色迷心窍的贾瑞又急匆匆来到,结果被王熙凤派来的贾蓉抓住,并说他故意调戏王熙凤,王熙凤已告到太太跟前去了,吓得贾瑞魂不附体,贾蓉乘机逼他写了欠五十两银子的契约,最后还挨了一桶屎粪,满身臭气,冻得打颤跑回家。
贾瑞回去后惊怖异常,神魂颠倒,相思成疾,终于命归西天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熙凤为了报复贾瑞对她的不恭,为了让贾瑞知道她手段的厉害而刻意“毒设相思局”的这件事暴露了王熙凤性格中狠辣的一面,贾瑞之死纵然是他咎由自取,但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却是贾瑞命归西天的直接原因王熙凤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她为了报复贾瑞的不恭,借机显示一下自己的手段,为此设下了陷阱,一步一步引诱贾瑞上当,导致贾瑞最后悲剧的结局,步步为营的美丽陷阱,让人心禁胆战弄权敛财”是王熙凤的另一大罪行当日,水日庵的老尼姑求凤姐拆散张金哥的婚事,结果凤姐得了三千两银子逼死了一对未婚夫妻然而就在其利用贾王两府关系使得阴谋得逞后,“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作为起来”她一辈子时时刻刻都是在为了钱和权而拼搏为了钱,她不惜瞒着王夫人私扣众奴仆的月钱去放高利贷,弄得怨声载道,但光这一项她一年可捞到近千两银子为贾琏偷尤二姐之事,她上下其手,买通官府,花了三百两银子,可她后来为些事大闹宁国府,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大哭时也没有忘记谎报用了五百两银子,逼得尤氏答应还给她,于是她又赚了二百两这种例子多不胜举王熙凤这种对金钱财产的特有贪心,在贾府里只有另一个有这种心胸的人看得最清楚,那就是赵姨娘。
她有一次对马道婆说:“了不得,了不得,提起这个主儿,这一份家私要不都叫他搬到娘家去,我也不是这个人说她要“搬到娘家去”虽然未必,但的确是看出了她对金钱的无限贪欲一般来说,金钱欲旺盛的人,同时必定是一个十分吝啬的人王熙凤正是这样一个人第四十三回贾母带头要大家凑分子给她做生日,按不同的身份等级,李纨和尤氏一样应该出十二两银子,王熙凤当着众人的面要做人情,说李纨是寡妇,可怜,答应由她替李纨出这一份她丈夫贾琏与鲍二媳妇的丑事被撞破以后,在王熙凤的撒泼威吓下,鲍二媳妇上吊死了消息传来,尽管“贾琏凤姐儿都吃了一惊”,面对死者家属要告状的严峻形势,贾琏打算用一些钱来私了此事,王熙凤却反复强调说:“我没有一个钱,有钱也不给,只管叫他告去不许给他钱当日薛霸王打死冯渊,尽管“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儿戏”,但也是“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也就是说,用钱偿命,在薛蟠看来还是理所当然的,而王熙凤虽然心里有点怕,未敢把此事视为“儿戏”,可是却一文钱也不肯花,真是一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王熙凤的要钱,不仅表现在对待具体的钱财事务上,而且还浸溶在日常生活她不自觉的言谈笑语中,这尤其显得深刻第二十九回,在清虚观里,王熙凤向张道士索取巧姐的名符,张道士用一个盘子托了出来:只见凤姐笑道:“你就手里拿出来罢了,又用了个盘子托着。
张道士道:“手里不干净的,怎么拿,用盘子洁净些凤姐儿笑道:“你只顾拿出盘子来,倒唬了我一跳我不说你这是为送符,倒是和我们化布施来了众人听说,哄然一笑这话的确说得颇为诙谐,引人发笑,可别人谁也说不出这种笑话来,因为只有王熙凤对金钱有特殊感情所形成的潜意识里,才能触发出这种诙谐来这种事例自然又不是仅是这一桩大观园里起诗社,李纨带众姐妹去请她作个“监社御史”,她马上认为找了她去是“好和我要钱”一件本算风雅的事,可一和她的神经接上,就全是钱的意识在她脑子里活动了而且紧接着她就翻起李纨的经济老底来,从李纨的各种收入来源说起,以及与其他人收入的比例,除去人口数及其支出,剩下每年的总收入等等,她都一口气地把它数了出来这件事情不在说明王熙凤的记忆力如何好,因为一个精明的当家人能记下这些不足为奇的,它的意义在于在一般人看来没必要的情况下,她却如数家珍地把别人的财源收入及支出等情况都像一本账本似的亮出来,这实际上是不自觉地反映了她对金钱有特殊爱好的一种本能,这在别人来说是不大好理解的,所以李纨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