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风光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技术要求

周哈****孩子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71KB
约9页
文档ID:595263185
2019风光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技术要求_第1页
1/9

风光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技术要求风光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风能、太阳能构成的微网供电系统、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及调度管理系统组成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术语、定义、基本参数、技术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分布式电源规模:风力发电100kW 以下、光伏发电500kW 以下、储能系统500kW/1000kW·h以下,且风光发电功率占充电站充电设备总功率10%以上的风光储微网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900.33-2004 电工术语 电力电子技术GB/T 3859.1 半导体变流器 基本要求的规定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GB/T 13337.1 固定型排气式铅酸蓄电池 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 14549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94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8487.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GB/T 19638.2 固定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960.1-2005 风力发电机组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1996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20046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20514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GB/T22473储能用铅酸蓄电池GB/T 29494-2013 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GB/T 29781-2013 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3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0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7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966-2014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620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JB/T 10095-2010 工业电池用充电设备QC/T 897 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SJ 20941 锂离子蓄电池通用规范CGC/GG 004:2011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CNCA/CTS 0001 光伏汇流箱技术规范DB 42/T 819-2012 风电场防雷设计规范DB 44/T 1753-2015 电动汽车充电机(桩)电能计量技术规范IEC 61215-2005 晶体硅地表光伏电池组件.设计质量和型式批准( Crystalline silicon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IEC 61646-2005 薄膜地面光电(PV)模数. 设计质量和型号核准( Thin-film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3 术语GB 2099.3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功率控制系统装置 power control system device将能量控制装置与储能电池组配套,连接于电池组与电网之间,把电网电能存入电池组或将电池组能量回馈到电网的装置,简称PCS装置3.2充电监控系统 charging supervisor system将充电机的状态信息、参数配置信息、充电过程实时信息及蓄电池管理信息等进行安全集成的自动化管理系统3.3监控工作站 charging supervisor station负责采集和显示一组充电机所传送的信息,并对这些充电机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计算机3.4监控主站 charging supervisor center实现充电监控系统监控、管理的一台或多台工作站3.5监控终端 charging supervisor terminal具有遥测、遥信、摇控功能的电动汽车用非车载充电机3.6数据服务器 data server实现整个充电监控系统数据的存储、管理、统计和维护的设备3.7WEB 服务器 WEB server实现充电监控系统对其他相关系统以及互联网的数据传递和信息发布的设备3.8微电网 micro grid由分布式电源和负荷共同组成的系统,相对于外部大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控单元,既可并网运行, 也可孤岛运行,并可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供电安全等的要求。

4 技术要求4.1 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包括风轮、发电机、控制器、变流器及支撑结构风力发电机宜采用5kW~50kW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或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应有抗击强风的保护措施(如变桨或折尾功能)在功率相同时,可使用2台或多台风力发电机组在直流输出端并联使用风力发电机应符合GB/T 19960.1-2005、GB/T 29494-2013的相关规定4.2 光伏发电系统4.2.1 一般要求光伏发电系统中同一个逆变器接入的光伏组件串的电压、方阵朝向、安装倾角宜一致光伏发电系统直流侧的设计电压应高于光伏组件串在当地昼间极端气温下的最大开路电压,系统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的最高允许电压应不低于该设计电压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配置容量应与光伏方阵的安装容量相匹配,逆变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功率应不小于其对应的光伏方阵的实际最大直流输出功率光伏组件串的最大功率工作电压变化范围应在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跟踪电压范围内光伏方阵设计要保证组件与支架的连接牢固可靠,并能方便地更换太阳电池件,且应便于光伏组件表面的清洗,当站址所在地的大气环境较差组件表面污染较严重且无自洁能力时,应设置清洗系统或配置清洗设备。

4.2.2 太阳能资源分析太阳能资源分析可参考GB 50797中的相关规定4.2.3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光伏发电系统分类可参考GB 50797中的相关规定4.2.4 光伏并网设备4.2.4.1 组成光伏并网设备由光伏组件、组件支架、汇流箱、逆变器等部件组成4.2.4.2 光伏组件要求a) 性能要求:——同一组串内,光伏组件的短路电流和最大工作点电流的离散性应小于±2.5%,并联的各光伏组串间总的开路电压和最大功率点电压的离散性应小于±5%;——晶体硅光伏组件应符合 IEC 61215-2005 的规定;——薄膜光伏组件应符合 IEC 61646-2008 的规定;——采用不同类型光伏组件的系统宜分别设计,同一方阵内光伏组件电性能参数应尽可能一致;——光伏组件的串联数和并联数应根据光伏组件的电气性能,满足光伏变流器的性能要求b) 安装要求:——光伏组件可根据屋顶、窗檐、玻璃幕墙和地面等不同安装位置选用晶硅或薄膜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在建筑群体中的安装位置应合理规划,光伏组件周围的环境设施及绿化种植不应对投射到光伏组件上的阳光形成遮挡;——光伏组件的安装应能抗击台风的侵袭,应有防雷措施;——组件宜安装在可以调节倾角、有防腐蚀措施的支架上,确保安装牢固;——太阳电池方阵及支架应能够抵抗 120km/h 暴风而不被损坏。

4.2.4.3 支架设计要求支架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a) 光伏支架宜采用钢结构且符合 GB 50017 中的相关规定;b) 选用主要受力构件及连接件前应进行受力计算,支架结构强度应满足承载要求;c) 光伏支架设计时应预留光伏组件及连接件的安装位置;d) 光伏支架设计应结合工程实际,材料选用、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合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符合抗震、抗风和防腐等要求;e) 光伏支架的安装方式应可靠接地4.2.4.4 汇流箱要求汇流箱应符合CNCA/CTS 0001-2011中的相关规定汇流箱应有防雷措施汇流箱宜与光伏方阵就近安装4.2.5 并网变流器并网变流器的输出波型应是正弦波,波型失真度不应超过±5%逆变器并网方式应符合GB/T 19939、GB/T 19964、GB/T 20046、CGC/GG 004:2011中的相关规定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应符合GB/T 20514相关要求并网逆变器应有低电压穿越和孤岛保护功能宜实现光伏发电的即插即用、随时随地接入电网的功能并网逆变器的效率应大于95%应具有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功能,跟踪控制的效率应大于95%逆变器应有防雷击措施。

所有变流设备都应具有:a) 手动输入功能通过操作面板以手动方式设置设备的运行模式和参数,并具有明确的操作指示信息b) 故障报警功能设备出现异常和故障时应报警,并具有故障记录、查询和远传功能故障记录应具有掉电保持功能c) 可靠性指标设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大于等于 8760h4.3 储能系统4.3.1 系统组成储能系统主要由储能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双向变流器组成4.3.2 储能电池组储能系统宜选用铅酸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并符合以下要求:——防酸隔爆型铅酸蓄电池应符合 GB/T 22473-2008 和 GB/T 13337.1-2011 中的相关规定;——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应符合 GB/T 19638.2-2005 中的相关规定;——锂离子蓄电池参考 SJ 20941-2005 的规定储能系统的电池组容量应根据负荷的用电功率确定,并留有一定余量同组储能电池的型号、容量应由同一制造厂的产品组成储能区域应根据电池类型具备相应的通风条件,并分别符合以下要求:——防酸隔爆型铅酸蓄电池组储能区域应无明火,照明灯具应为防爆型,并配备蒸馏水、比重浓度为 1:300 的稀硫酸及其他调制硫酸浓度用的必备工具;——容量大于 200Ah 的阀控铅酸电池应设独立蓄电池室;——锂离子电池室应配备灭火用的石棉毯及沙箱等灭火工具。

4.3.3 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性能应满足QC/T 897-2011中第4章的规定电池管理系统应具有对电池的热管理、电池均衡管理等功能电池管理系统与功率控制系统装置及监控系统之间的通讯可采用RS485、CAN或以太网总线4.3.4 储能系统变流器双向变流器应具有充电、放电一体化设计,能实现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的能量双向流动双向变流器主功率回路应采用高可靠性智能功率模块,控制器采用总线不出芯片的32位高性能CPU双向变流器应具有高效的矢量控制算法,能实现有功、无功的解耦控制支持并网运行、孤网运行,并可以实现并网与孤网状态的自动切换峰谷电价时,支持在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