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宁外国语学校校本课程方案

xzh****1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6KB
约6页
文档ID:178402733
南宁外国语学校校本课程方案_第1页
1/6

南宁外国语学校校本选修课程方案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课程改革,构建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效课程选择,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制定《南宁外国语学校校本选修课程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为指导,从我校“为了学生的今天更为学生的明天”的办学理念出发,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的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不断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日益鲜明二.课程目标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思维能力,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育观、课程观的更新,改善我校的课程结构,结合本校资源,完善和丰富校本课程1.学生层面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2.教师层面通过对活动的参与、组织、指导和管理,转变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方式,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培养一支研究性发展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自身专业化成长3.学校层面探索一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子,建立并完善一套较为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的设置模式,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品位以及完善课程文化和学校文化三、课程原则1、“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2、自主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实践和表达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3、开放性原则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安排、主题确定、方法运用、活动操作和成果表达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四、课程管理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长:梁正副组长:韦塔斯组员:林万春 梁绍谷 尹凤媛 唐艳玲 汤希雁 邓 奇 黄玉兰 龙兴承 陆玉福。

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2、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长:韦塔斯副组长:林万春 梁绍谷组员:尹凤媛 唐艳玲 汤希雁 陆省州 何谷 赵芳葵 蓝杏芳 朱志芳 凌艳 贺旭琳 康永安 王周勇 李桂梅 杨祝 卿秋宏负责组织落实、协调、检查校本课程进行中的事务性工作3、日常管理机构A.科研处a.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课时计划,加强校本课程师资管理,指导各年级组、备课组制定实施计划b.落实各班指导学生了解各门学科,并做好学生选课,以便于对全校校本课程进行规划c.根据计划安排校本课程的课时和教学(活动)场所d.加强对每位教师开设课程的指导与测评,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e.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B.年级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a.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日常管理,协助教务处做好课程的实施、评价认定工作b.对学生进行活动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C.教研组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五、主要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动员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2)制定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中。

  (3)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本科组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动员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开设校本课程    (4)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课程开发的重点  (5)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作用,整合各科组教师的特长和优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六、课程结构  按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类七大类 人文素养类: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人文文化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科学素养类:通过各种科技自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生活技能类:通过生活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生活的质量  身心素质类:通过体育项目和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艺术修养类: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信息技术类:通过学习电脑操作知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科竞赛类:以学科竞赛来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精神,科学探索精神。

 七、教材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的的教学案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采用分工合作、分类组合的方式,依靠本校教师动手和外聘专家指导的原则,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充分结合本校的传统和部分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编写系列校本教材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1)自编教材;(2)选编教材;(3)选用优秀教材;(4)拓宽现有教材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教研组申报两个课题,其中一个必须与本学科有关,是本学科知识的延伸选派好任课教师,利用假期编写好十个教案,开学第一周上交到科研处科研处组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对教材进行审核评估八、选课方法及活动时间安排   (1)开学第一周向学生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开学第二周,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让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  (3)先按正常教学班统计学生选课情况,再根据学生第一、第二志愿,学校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原则上组班不超过50人,低于20人不开班  (4)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5)开学第三周正式开班,每周三第八节为校本课程时间,每学期开10节课教务处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九、课程保障措施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考核、存档、教师培训与考核奖励等,负责校本课程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及活动的各种协调工作1.师资队伍管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工作情况是学校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等的重要条件,工作成绩也记入教师业务档案,根据各教师的实际指导情况计算工作量,并以学期为单位折算一定工作量学校科研处、教务处负责校本课程的整体规划、常规组织管理与教学工作2.学生档案管理学校建立规范的学生活动档案,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3.课程资源管理学校重视图书资料、师资配备与培养、校内活动场所建设、活动基地建设等课程资源的建设4.诚信安全教育学校在活动开展前,通过班级分散教育和年段集中教育,由专职教师、各职能部门、班主任和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诚信安全等教育工作,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5.课程的研究与建设对于校本课程的实施,尽管学校以前有过一些实施经验,但不规范;绝大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准备不是很充分。

因此特别强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如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实施策略研究、过程管理的研究、评价与考核的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课程实施实效影响因素的研究、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系的研究等等十、课程评价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将对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评价与奖励 (一)评价内容和方式一是对学生的评价①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②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③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二是对教师评价学校原则上要求全部教师都参与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因此,教师校本课程参与工作作为教师的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每学期末,学校教务处负责考核,对认真开展教学和指导工作的教师发给一定的课时补贴对教师工作考核的标准是:①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②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③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④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业务档案  教师学期综合得分=20%A+20%B+20%C+20%D+20%E  A——自评分  B——年级考核组评分(年级组长、备课组长)  C——学生评价分(每班抽取优生、中生、后进生进行评价,取平均分)  D——教导处学期教学常规工作评价分  E——教学成果评价分三是对课程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主要包括:师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合适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活动气氛活跃、愉悦;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在活动中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学期结束,教师整理好讲义和全部实验材料; 写出校本课程分析报告,进行反思性评价;上交科研处形成课题二)奖励办法:1、 凡经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开设的校本课程,教师个人除享受课时津贴外,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选课率、学习效果等,学年末学校将对任课教师进行奖励,同时也列入教研组的期末考评中2、 教师所编写的校本教材参加学年末的评优活动,根据不同获奖等级学校给予不同金额的专项奖励,同时也列入教研组的期末考评中。

南宁外国语学校科研处2015.12.30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