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校区安全管理工作探究[摘要]多校区高校随着高校体制改革大量涌现,其拓展 了办学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 势,但是也给高校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索多校区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对于指导多校区高校管理实践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探讨了多校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 困难及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 义和理论价值[关键词]高校;多校区;安全管理工作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提倡高校由“精英教育”转 为“大众教育”,高校的招生人数巨增,以前的办学规模已 经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必须扩大校区,为学生学习提供必 要的物质保证不少学校为了向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发展, 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合并或兼并一些独立的院校,形成多个 校区的格局一、目前高校多校区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难度(一)资金不足,安全责任不明确高校安全保卫的资金相对不足,多校区形成后,用于这 方面的资金就更少了,没有足够的财力去购买各种硬件设施 和提高软件设施,使物防、技防与人防的结合成为一句空话 有些高校没有用于安全保卫的车辆和监控设施,这给安全工 作的落实带来了很大影响同时,多校区形成后,安全责任 不明,多部门相互推诿或交叉管理,造成责任不落实,人员 不到位的情况出现,进而造成监管单位职责不清和难以监管 的问题,造成了很多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严重流失。
二) 安全保卫力量不足,保安素质不高校区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安全力量的同比例增长专职从 事安全保卫的人员力量不足,保卫干部和保安员的配备环节 薄弱,多以临时雇佣的保安人员居多,而且保安人员的素质 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流动性较大、对学校 的安全保卫工作管理能力较差另外人员的不足,导致很多 需要守护的地方人员都没到位,往往都是一大片区域由一、 两个保安巡逻,防范不力三) 死角过多,安全隐患查处和整改难度较大一些高校本校区的基础设施老化、条件简陋,而新的校 区有的正在进行施工,隐患较多;范围过广,一些隐患隐藏 性强,根本不容易发现而且部分部门责任不落实,发现隐 患不及时整改与上报,经常酿成不必要的损失四) 周边环境复杂,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与学习多校区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各学校普遍存在老校区 处在闹市区,新校区地处城乡结合部这两个地方的社会治 安形势非常严峻,周边环境较差校门外的小吃摊点、网吧、 酒吧、发廊、录像厅比比皆是,这些门面业主大多属无证经 营,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隐藏许多火灾隐患 各学校均借助过当地政府的力量,进行了多次的整治,但利 益的驱动,整治效果不明显二、加强高校多校区安全协调管理的思考(一)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学校领导应给足安全保卫的“票子”和“位子”,加大 人、财、物的投入,保证治安保卫、消防安全等各项设施建 设的基本需要。
同时,把安全放在与学科建设同等重要的位 置上,学校实行统一部署,分区管理通过落实“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任务到区,责任到人”的目标管理模式,强化各 项具体安全管理将保卫处科室重新协调分配,分别负责各 校区的治安、防火、校园交通、安全教育等各项具体管理工 作各学校保卫处副职领导代表处长在分管校区内行使权 力,各校区根据岗位需要和人员自身特点进行责任区划分, 对区域内的治安、消防、交通、秩序等管理责任到人同时, 落实各部门的具体职责,使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 任务和工作目标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履 行校区的政治稳定和治安保卫工作的职责,对治安稳定工作 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对治安稳定工作不落实,造成重大事 故的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二) 学校统筹安排、各部门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和各院(系)联动的安全保卫体系学校的各部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安全工作上既有分 工,又有合作,缺一不可,相互支持,互相弥补,密切协作, 编织成一张覆盖全校的‘安全网”要改变过去保卫部门单 兵作战、应对不暇的情况,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师生 员工全员参与、齐心协力做工作、通力合作保安全的良好氛 围加强各校区的联系,互通信息,及时的了解各校区的安 全治安状况,便于提前防范,同时也可以相互调动力量,以 维护校园的整体稳定。
各校区、各院系形成以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各班 主任和院(系)安检部为依托的保卫组织,并与学校形成整 体联动的安全保卫体系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可以利 用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密切、交流广泛的便利条件,把安全保 卫工作渗透到对学生的平时管理教育中通过各种形式了解 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早发现事故苗头,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构建与政府各级安全部门的整体联动机制政府各级安全部门了解社会整体治安形势,经常与他们 联系,可以提前了解社会治安形势,联防联查,便于加强防 范另外,当我们在学校遇到刑事和重大治安案件时,借助 他们的力量可以使问题得到迅速、妥善的解决,从而把对学 校特别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还应积极推 动建立学校与当地有关职能部门的信息互动和联防预警互动平台,及时掌握与有效反馈周边安全信息动态,研究解决校园周边和校园内存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有效维护校边和校园内的治安秩序,确保学生平安四)加强与地方公安机关的联合学校治安的维护离不开地方公安机关,应该加强与各校区驻地的公安派出所的联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要求当地派 出所在各校区建立警务值班点,派出若干名专职民警进驻, 指导协助开展治安防范工作,各校区应积极主动的与他们联 系,并积极推进警务值班点建设,发挥其在维护校园治安和 政治稳定的积极作用,实现“警校联动”、“警民共育”, 促进各校区的稳定。
积极推动建立学校与当地有关职能部门 的信息互动和联防预警互动平台,及时掌握与有效反馈周边 安全信息动态,研究解决校园周边和校园内存在的难点和热 点问题,有效维护校园周边和校园内的治安秩序,确保学生 平安五)加强安全隐患的查处和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各职能部门要明确提出具体政策和办法,提前制定出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尽量合理的安 排巡逻守护的位置,各单位要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发现隐患要及时上报,对玩忽职守和隐瞒不报、漏报或谎报安全隐患 的责任人或单位要追究责任六)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对各校区师生的安全教育要落到实处,因为他们才是维 护校园的主力军,学校要突出抓好普及教育与群防群治相结 合、宣传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 合,开展有利于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的活动,不断增强师生员 工的法制观念和治安防范意识,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 形成维护治安人人有责的校园氛围参考文献:[1] 林刚.论多校区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及应对机制[J]. 长沙大学学报,2010 (6).[2] 李子德.关于多校区高校保卫工作管理模式的探讨 [J].经济师,2007 (8).[3] 郭爱昕.中美高校安全管理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 研究,2003 (7).[4] 胡超.浅析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构建[J].四川工程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5).[5] 贺开梅.关于高校安全教育问题的思考[J].南昌师 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2).[6] 王平,麦庆艺.略谈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J].广 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7] 耿有权.多校区办学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J].高 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 (4).[8] 黄炳强,张丽芳,张蔚伟•我校多校区管理模式的探 索与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9] 蹇兴东,刘智元•多校区大学管理的若干问题[J]•高 等农业教育,2003 (11)・作者简介:陈红竹(1982-),女,西华师范大学,助理 研究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