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化学推断题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1)金属被使用的先后顺序与________(填序号)关系最大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的导电性 ③金属的活动性(2)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金属铁锰与盐酸反应现象放出气泡速率缓慢放出气泡速率较快结 论活动性:铁____锰(填“>”或“<”)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一定量的铝加入到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③ < FeSO4、Mn[或Fe、Mn(NO3)2] Fe、Cu 【解析】(1)金属活动性较弱时,难形成化合物,常以单质形式存在,比较容易被利用;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就越难把它制成单质,使用的就晚;(2)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设计实验来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回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化学性质越活泼的金属越易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因此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就越难以发现,所以,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金属的活动性的关系最大;(2)由于铁和稀盐酸反应时放出气泡的速率慢,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锰弱;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了使用金属和酸溶液反应外,也可以采用金属和盐溶液,例如,可以使用FeSO4、Mn[或Fe、Mn(NO3)2] ;(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铝比铁活泼,铁比铜活泼所以,加入一定量的铝,首先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如果铝足量可以继续与硫酸亚铁反应置换出铁由题意可知,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和盐酸反应的金属,由题可知,金属可能是铁或铁和铝所以,则滤渣中一定有的物质是Fe、Cu2.如图中的A~K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G的浓溶液在实验室常作为干燥剂,J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K为蓝色不溶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I的化学式为_____,K的化学式为_____(2)写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3)实验室常用暗紫色固体制取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写出防止金属J锈蚀的方法:_____;【答案】CuSO4 Cu(OH)2 Fe+CuSO4=Cu+FeSO4 置换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刷油漆等 【解析】【分析】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G的浓溶液在实验室常作为干燥剂,J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K为蓝色不溶物,则G为硫酸,J为铁,K为氢氧化铜;由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A为过氧化氢溶液,C为水,D为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F为氢气;H与硫酸反应生成I,I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I为硫酸铜溶液,H为氧化铜,则E为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
详解】(1)H与硫酸反应生成I,I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I为硫酸铜溶液,故I的化学式为;K为蓝色不溶物,则G为硫酸,J为铁,K为氢氧化铜,K的化学式为2)反应④,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3)实验室常用暗紫色固体制取D,即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防止金属J锈蚀,即防止铁锈蚀,可采用涂油、刷油漆等方法点睛】G的浓溶液在实验室常作为干燥剂,J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K为蓝色不溶物,则G为硫酸,J为铁,K为氢氧化铜,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F为氢气3.A~E 分别是由钙、铜、铁、碳、硫、氢、氧七种元素中的一种 或几种组成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如图所示,有相邻边的物质间能反应,对顶角物质间能转化)请回答:(1)A 物质的名称是____,D 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2)写出 E 转化为 C 的化学方程式:____3)写出 C+D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B 物质在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取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气体)答案】铁 CuSO4 复分解反应 H2(或氢气) 【解析】【分析】B是酸,根据所给元素的种类,B是H2SO4,碱C和盐D有相邻的边,则碱C能与盐反应,所以C必须是可溶性的盐,C是Ca(OH)2盐D能与Ca(OH)2、单质A反应,则A是金属单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及所给元素的种类,D是CuSO4,A是Fe氧化物E能与稀硫酸反应,且能转化为Ca(OH)2,所以E是CaO详解】(1)A 是铁,D 物质的化学式是CuSO42)E 转化为 C 的化学方程式: 3)C+D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4)B 物质是H2SO4,在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取氢气点睛】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特点、用途、常发生的化学反应,甚至反应条件4.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C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邻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是_____2)D的一种用途是_____3)A→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4)B和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答案】Na2CO3 改良酸性土壤 2H2+O22H2O合理即可 复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A是氢气,C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C是碳酸钠,B会转化成氢气,会与碳酸钠反应,酸溶液(如盐酸、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可生成氢气,酸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所以B是酸,可以是盐酸,氢气和盐酸都会转化成E,所以E是水,水和D可以相互转化,D会与盐酸、碳酸钠反应,所以D是氢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C的化学式是Na2CO3;(2)D是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3)A→E的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4)B和D的反应是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5.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别由C、H、O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这些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表示连接两物质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丁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则反应丙→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丙—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若戊由三种元素组成,则反应戊→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戊由两种元素组成,则戊可能是_______(填化学式)答案】化合反应 H2O+CO2=H2CO3 H2O2 C6H12O6+6O26CO2+6H2O CO 【解析】由C、H、O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可能是C、H2、O2、CH4、CO、CO2、H2O、H2O2、C6H12O6等;(1)丁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丁是O2,戊能和丙发生反应且能生成丁,则戊是H2O,丙是CO2,丙能和乙相互转化,则乙是CO,所以丙→乙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戊→丁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2)若丁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丁是CO2,能和CO2反应的有H2O和C,所以乙可能是H2O和C,又因为甲能分解产生乙,所以乙是H2O,甲是H2O2;若戊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则戊是C6H12O6,若戊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则戊是CO点睛:熟悉常见的物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做推断题的关键6.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1)甲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_______2)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六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关系:写出上图中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符合上图转化关系的物质丙的化学式是______,物质已具有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答案】Ca(OH)2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H2O 灭火 【解析】【分析】【详解】(1)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2)乙是一种可溶性盐,遇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己,则乙为碳酸盐,所以为碳酸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此反应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3)由图可知甲+乙→丁+戊,戊+己→乙和丙,又因为甲、乙、丙、丁、戊、己六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甲为氢氧化钙,乙为碳酸钠,己为二氧化碳,戊可以为氢氧化钠,丙为水,丁为碳酸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丙为H2O;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气体肥料等7.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不同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F、G三种物质类别相同,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是_____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4)A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答案】H2O CaCO3+2HCl=CaCl2+H2O+CO2↑(或CaCO3CaO+CO2↑) Ca(OH)2+2HCl═CaCl2+2H2O或Ca(OH)2+H2SO4═CaSO4+2H2O 置换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