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西家庭状况分析研究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2KB
约5页
文档ID:205945658
广西家庭状况分析研究_第1页
1/5

广西家庭状况分析研究家庭户规模的变化2000年人口普查,家庭户的划分标准是:即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主,居住在 一起共同生活的人作为一个家庭户,单身独住、独自生活的人也划为一个家庭户 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广西总户数为1178. 95万户,其中家庭户1157. 86万户,占总 户数的98. 21%,集体户21. 09万户o全自治区普查登记人口为4489. 37万人,家庭户 人口为440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96. 88%1. 家庭户平均规模继续缩小2000年人口普查表明,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2000年全自治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 76人,高于全国3. 44人,Lt 1990年第四 次人口普查的4. 64人减少0.88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5. 14人减少1.38 人户均人口的变化,主要是家庭户户数与家庭户人口数变动不同步的结果全 区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家庭户人口数增加了 238. 8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3. 88力一人,年均增长0. 58%,而家庭户户数从1990年到 2000年增加了238. 81万户,平均每年增加23. 88万户,年均增长2. 73%。

家庭户户数 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家庭户人口数的增长速度,这就必然导致家庭户平均规模不 断地缩小全自治区各地区的家庭户规模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见表1), “五 普”同“四普”相比,各地区家庭户平均数规模均有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同下降 幅度最大的是百色地区,平均每户人口从4・95人减少到3. 87人,减少了 1. 08人;下 降幅度最小的是钦州市,平均每户人口从4. 53人减少到4. 14人,减少了0. 39人市、镇、县家庭户规模十年来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幅度不同,城镇下降幅 度小于农村2000年与1990年相比,市、镇、县家庭户规模分别减少0. 51人、0. 34 人、0.89人城镇与农村家庭户规模差距在逐步缩小,这说明了十年来农村计划 生育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增加的人口在减少,另一方而家庭观念发生了变化, 农村的年青人经济独立和结婚以后分家,由人家庭分成若干个小家庭而城镇的 家庭多数是一对夫妇加独生子女,长期保持小家庭状况,下降的空间不大,但随 着城市住房条件的改善,年青人经济独立和结婚以后拥有自己的住房,使大家庭 分裂速度加快 2・家庭户平均规模的城乡和地区差异明显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分析, 广西家庭户平均规模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和地区差异:(1) 城乡差别。

全区市户均人口为3. 21人,镇为3. 45人,县为3. 94人,市户均人 口比镇少0. 24人,比县少了0. 73人,这是由于城镇计划生育工作比农村抓得紧,抓 得好,出生率比农村低,而市乂比镇好2) 地区差别各个地区在家庭户规模上有一定的差距这次人口普查全区 家庭户规模最大的是贺州地区,户均人口为4. 27A,最小的是南宁市,户均人口为 3. 36人在市家庭户平均规模中,最小的是南宁市和桂林市,户均人口均为2. 85 人,最大的是贵港市,为3. 63人在镇家庭户平均规模中,最大的是北海市,为3. 8 人,最小的是桂林市,为3. 12人在县家庭户平均规模中,桂林市最小,为3. 47人, 其次是南宁市,为3. 69人,贺州地区最大,为4. 24人其原因主要是各地的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全区多数是中等规模的家庭2000年以四人户最多,占家庭 户总数的23. 43%,其次是三人户、五人户,分别占家庭户的21. 67%和17. 54%,三至 五人户共占家庭户的62. 64%,六人及以上户占家庭户的13. 45%o与1990年人口普 查相比,1〜4人户在家庭户中的比重丄升,而5人及以上家庭户比重下降,一到四 人户分别上升了3. 59%、5・77%.7. 2%、3・17%,五至七人户分别下降了2. 38%、6・15%、 3. 11%,八人及以上户下降6. 03%,这表明10年來,广西户规模变化趋势是向小规模 方向发展,小家庭比重不断增加,大家庭比重不断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导致广西家 庭户平均规模的不断下降。

城镇以三人户的比重最大,城市三人户比重占32. 59%, 镇三人户比重为25.76%,三人户比重城市高于镇农村以四人、五人户为主,比重 最高的是四人户,占24. 88%o 一至三人户家庭比重均是城市多于镇,镇多于县, 四人及以上户家庭比重均是县高于镇,镇高于市这表明了城市家庭户规模小于 镇,镇小于县家庭户结构的变化1 •家庭户类型的变化全区家庭户以两代户最多,占60. 19%,其次是一代户、三代户,四代及以上户 占的比重最低一代户和二代户占家庭户的80. 46%,可见,全区家庭以小家庭为 主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均是二代户比重最大,但城市一代户比重高于镇,而镇 又高于县,二代户、三代户所占比例县高于城镇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 一代户明显增加,二代户、三代户的比重有所减少各年份两代户都占家庭户的 60 %以上,家庭户结构呈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主要原因是一代户中绝大多数是 一人户和二人户,而一人户和二人户中青年男女占了较大比例,大多数青年男女 都是要结婚和生儿育女的,经过若干年后多数人成为二代户,青年单身户和青年 夫妇户在一代户中是一种过渡类型;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家庭观念的改变,三 代户所占的比重减少,两代户所占的比重尢持续时间长。

2 •单身家庭增加全区单身户有1163798户,单身户占全区家庭户总户数的比例从1990年的 6. 42%增加到2000年的10. 05%其原因主要是推迟结婚使年轻的未婚比例JL升, 全区20〜34岁单身户比例较尢 占单身户的31.87%,在20〜44岁年龄段单身户的 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到40〜44岁年龄段单身户的比例降到最低点,只占 单身户的5.00%65岁以丄老年人的单身户比例最大,占单身户的24.45%,老年单 身户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老年丧偶及子女离家,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 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丧偶比例为37. 60%3.有老人家庭增加,独居老人增多全区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从1990年的266. 74万户增加到2000年的 354. 17万户,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从1990年的191. 02万户增加到2000年 的258. 86万户2000年全区单身老人户和一-对老夫妇老人户有74. 49万户,占全区 总户数的6. 26%,占有60岁及以上老人家庭户的20. 47%,与1995年相比,全区单身 老人户和一对老夫妇老人户占有60岁及以上老人家庭户的比例增加了4.41%o这 是由于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多,特别是有的是夫妻双双外出,甚至将小孩 也带出去了,单独留守家园的老人增多。

同吋,由于越来越多的老人在经济上已经 不靠子女负担,老人的独居意识明显增强,主动不与子女住在一起的老人也增 加三、家庭户规模和结构变化原因分析1 •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使我区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幅度下 降2000年广西人口出生率为13. 86%0,死亡率为5. 63%o,自然增长率为8.23% 与“四普”相比,广西人口出生率下降了7. 1%死亡率基本不变,自然增长率下降 了 7. 83%2. 居住条件的改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近十年来住房制度改革的进行,广西住房建设迅猛 发展,人口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截止2000年11月1日, 广西家庭户住房总间数约为3138万间,(不包括测所、厨房和厅),住房建筑面积共 8. 78亿平方米广西平均每个家庭户住房间数是2. 71间,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 积是20. 18平方米FI前广西家庭户住房中,有70%以上住房面积都是80年代以后 建筑的,有46.61%住房面积是90年代建成的居民居住条件的明显改善,为家庭向 小型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 人口的流动性增大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开放型商品经济,打破了地区间封闭式的发展,也冲击了 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求稳怕变、不愿离家冒险创业的观念,迁移流动人口越来越多。

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广西流动人口已达到相当规模2000年全自治区外来 人口总数为361.60万人,其中离开户籍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达330.43万人,占 全自治区普查登记人口总数的7. 36%,占外來人口总数的91.38%全自治区外出人 口为647. 32万人,占全自治区户籍人口总数的13. 64%,其中离开户籍地半年以上 的外出人口达585. 30万人,占外出人口总数的90.42%从外出人口的流向看,在广 西区内流动的有312. 2万人,流向广西区外的有335. 12万人,而外省流入广西的人 口只有49. 40万人,省际净流出人口有285. 72万人,省际净流出人口规模大H前 广西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镇,离开户籍地半年以上的外出人口中,农村 外出人口达489. 93万人,占83.71%流动人口中青壮年占绝对优势,15〜34岁年龄 段的外来流动人口占外来流动人口总数的63. 75%,外出半年以上到外省的流动人 口中,20〜34岁年龄段外出人口占总量的80%另夕卜,开放型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户 籍制度的改革,外出工作、学习的机会比较多,许多人和户口发生了同时迁移人 口的流动性增大,提高了立户水平,加快了家庭的分化速度。

大量农村青壮年流向 城市,流出省外,使得农村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加快4.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 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1) 生育观发生了变化许多人不愿早婚、早育、多育,追求少生、优育、优 教,特别是城市这种生育观的转变更突出2) 生活方式的改变一部分老年人比较喜欢单独生活,与子女分家青壮年 外出工作的机会增多,为了工作和生活的方便在外组建了家庭,留下老人独守家 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