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你+看-想-说系列话语标记变体探究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1.43KB
约19页
文档ID:224589564
你+看-想-说系列话语标记变体探究_第1页
1/19

“你+看/想/说”系列话语标记变体探究 【摘要】本文探讨了话语标记“你看、想、说”的相关形式通过分析“你看、想、说”的重叠形式、“你+不+想想,看看”“你看看、说说、想想+名词”和“你看看、说说、想想+人称代词”等相关变体形式,探讨“你想、看、说”系列话语标记与相关变体形式的关系,以及三个不同话语标记的差异和用法关键词】话语标记;“你看、想、说”;变体;主观化H313 A一、“你看/想/说”的重叠形式话语标记“你看/想/说”三者都可以将其后的动词“看/想/说”重叠,变换为“你看看”“你想想”以及“你说说”这三个话语标记另外,“你看”的重叠形式还可以变为“你看,你看”我们对重叠后的三个话语标记进行探究,找到其使用特点和彼此的区别一)“你看”的重叠形式“你看”的重叠形式有两种,一个是“你看看”,另一个是“你看,你看”1.话语标记“你看看”张德岁(2009)曾提到,“你看看”多出现在口语中,符合话语的“数量象似性原则”我们通过举例研究,例如:①你看看,这孩子这点脾气《当代》)②你看看我没出过北京《北京话调查资料》)③你看看,主观就是客观《分裂的真相》)例子①中,是说话者对听话者表达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对于“这孩子”脾气不好的批评和不满;例子②中,是说话者对听话者个人情感态度的表达;例子③是说话者对于二者都知道且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述,表达自身观点的正确性,同时也包含了对听话者的态度,语气较为强烈。

通过上述三个例子,我们发现,话语标记“你看看”在说话者表达时,语气比“你看”更加强烈,例如我们将上述三个例句变为话语标记“你看”:④你看,这孩子这点脾气⑤你看我没出过北京⑥你看,主观就是客观经过变换后的句子,句意没发生改变,但是语气明显不如“你看看”强硬一般情況下, 意义简单的概念认知上的处理也就比较简单反之,意义复杂,认知上的处理也就比较复杂这就是“数量象似原则”(伍思静、崔敏,2009)你看”和“你看看”在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都相同,但是“你看看”由于重叠形式,结构变得复杂,不仅表现出了同“你看”一致的一般功能,而且增强了语势2.话语标记”你看,你看”①你看,你看,你又那样《当代》)②你看,你看,这事弄的《亲爱的妈妈》)通过上述两个例子,话语标记“你看,你看”表达出说话者强烈的观点和态度,比“你看”和“你看看”的语气、情感表达要强硬通过“你看”的重叠,表现出说话者强烈的语气另外,在说话者使用“你看,你看”时,其话语标记语速快而短,中间的逗号甚至可以省略,而变为“你看你看”以此来表达说话者对于事件和话语着急的情绪综上所述,话语标记“你看看”和“你看,你看”,我们将其归为动词的重叠和话语标记“你看”的重叠,重叠之后相比话语标记“你看”,二者的语气都更加强硬,是说话人语势增强的表现。

相比之下,语势的强弱度按照从高到低处为:“你看,你看”>“你看看”>“你看”3.“你看看”和“你看,你看”语用功能分析我们对话语标记“你看看”和“你看你看”进行语用功能分布探究,表格如下:通过表格1可以发现,在征询意见上,“你看看”和“你看”一样,均可使用;而“你看你看”则没有征询意见的功能例如:①你看怎么样?(《蒋氏家族全传》)②你看看怎样?(《蒋氏家族全传》)③你看,你看怎样?上述三个例子中,可以将例子①的“你看”和例子②的“你看看”进行互换,都表示征求对方的意见可见,在征询意见功能上,“你看”和“你看看”所表达出的意思一致而例子③则是错误的,“你看你看”并不能表达征询意见的功能因为,“你看你看”强调的是说话者对听话人表达对事件看法和观点,例如“你看你看,我说的对吧”是说话者主观的陈述,仅仅是希望得到听话人的认同,并没有在征求听话人的意见;而且“你看你看”其后的分句,是指事件亦将发生,即“事件已然”,结果已定而对于征询意见,则是对还未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寻求对方的意见另外,“你看看”本身语气急促、强烈,这和我们在征求对方意见时所表达的语气、态度不符因此,话语标记”你看你看”不能用于征询意见。

在表示劝慰说服的功能中,“你看看”和“你看”的用法相同,可以用于此功能,而“你看你看”则不能用于此例如:①你看看班上多少同学都在学钢琴,如果你学不好,怎么和人家比《从普通女孩到银行家》)②你看人家李永芳,就能看得远,想得开《努尔哈赤》)③你看,你看,你得看得开上述三个例子中,可以将例子①的“你看看”和例子②的“你看”进行互换,都表达对对方的一种劝慰说服例子③是错误的,没有这样的用法,我们试将“你看你看”用于例子①和②,则句子成为错误句例如:①你看你看班上多少同学都在学钢琴,如果你学不好,怎么和人家比②你看你看人家李永芳,就能看得远,想得开这是因为,例子例子①和②所陈述的事情,并非当下所发生的或者事件还未发生,仅仅是说话者对事件的客观描述,从而达成对听话者劝诫的交际目的这也说明了“你看你看”话语标记由于“看”的词汇义和“你看”的重叠形式,使用条件限定在说话和听话人都知道且目睹了事件的结果后的一种劝慰说服,话语标记“你看你看”是对已然事件后的见解、看法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在表示解释、开脱的用法功能时,主要由“你说”来承担,“你看”和“你看看”也可用于此,但是“你看你看”则不行例如:①我把这当成沙发了你说。

《错误》)②你看,真是我的错《错我》)③你看你看,真是我的错在例子①中,话语标记”你说“可以换为“你看”或“你看看”;例子②中,“你看”和“你看看”可以互换,但是例子③则是错误的,并且“你看你看”也不能和例子①、②中的话语标记进行替换这是因为,在说话人表达为自己开脱、解释的功能时,其所表达的语气缓和,希望得到对方的原谅,而“你看你看”这一话语标记语势较强,不能用于此二)“你说”的重叠形式1.重叠形式变体“你说说”话语标记“你说”的重叠形式变体为“你说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说”的本义是“言说”,具有行为义说说”是言说动词“说”的重叠形式,第二人称代词“你”与“说说”相结合为主谓结构“你说说”,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主谓结构“你说说”逐渐虚化,概念意义减弱或消失,“你说说”逐渐具有话语标记功能在现代汉语中,“你说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用法:(1)表示动作行为义,与“做”对立;(2)表示言语行为义,就是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3)不仅仅具有言说义,还有一定的认知义,此时“你说说”进一步虚化;(4)“你说说”完全虚化成为话语标记,去掉后不改变句子意义2.“你说说”语用功能分布“你说说”作为话语标记,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使用频率较高,它与“你说”的形式及语用功能等方面较为相似,而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表2可以知道,”话语标记“你说说”和“你说”的语用功能分布基本一致,“你说说”和“你说”都具有人际功能, 但不完全一致在某些方面“你说说”和“你说”的功能是基本相同的,如它们都具有提醒强调和表情达意功能,但在表达征询意见和寻求认同方面,结合语境,二者有所不同例如:①你说,咱们是不是定一下什么时间去呢?(《约会》)②*你说说,咱们是不是定一下什么时间去呢?上面的两个例子中,因为说话双方对于要去参加的事件都是已知的,并且事件已经确定下来,因此,用“你说”来询问日期理所当然,如果换成“你说说”则意思变得模糊,对于去不去参加表示不明因此,结合具体语境不可替换另外,“你说说”用于征询认同时,带有尝试性例如:③你说说,我究竟有什么毛病?(《玩的就是心跳》)④你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人?(《玩的就是心跳》)例子③是说话人向对方征询意见,具有尝试性,并不在乎回答者回答的多少,重点在于要求对方尝试着做出回应或解释例子④“喜欢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不能做出标准答案,所以,说话人用“你说说”加强话语尝试语气话语标记“你说说”还具有缓和话语的功能⑤你说说,哪次不是我先说对不起的啊!(《错误》)⑥你说说,谁动的手呢?(《错误》)例子⑤说话者在向听话者表达有一种缓和的语气,对二人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缓和的作用;例子⑥是说话者向听话者一种委婉的表达,句子语气缓和,遵循了礼貌原则。

三)“你想”的重叠形式1.重叠形式变体“你想想”话语标记“你想想”是将动词“想”重叠后构成的,其所表示的意思和“想”的基本词义有关,让对方去思考同时还具有缓和语气的作用例如:①你想想,喜欢听流行歌曲的人大多数是青少年《我看流行歌曲》)②你想想,人一出生在这个世界,就有着生存权,这是天经地义的《绿色食品与饥饿》)上述两个例子中,“你想想”说话者向听话者表达一种观点,并且让听话者进行思考,在语气上委婉、缓和特别注意的是,话语标记“你想想”在这里不可替換为“你说说”和“你看看”例如:③*你看看,喜欢听流行歌曲的人大多数是青少年④*你说说,人一出生在这个世界,就有着生存权,这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话语标记“你想想”表达的是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提出的看法去思考的一种行为,这和“想”的基本词义“思考”有关,而“说”和“看”和“想的基本词义有区别,这是由于三个动词基本词义不同而造成的2.“你想想”语用功能分布在表3中,话语标记“我想”的语用功能仅仅表示寻求认同和劝慰、说服同样,“你想想”也具有这两种语用功能,不同的是,“你想想”语气要比“你想”更为委婉例如:①你想,我说的对吧《错误的事情》)②你想想,现在谁不是这样呢。

《错误的事情》)通过比较发现,例子②中说话人的语气明显比例子①要更加委婉、缓和但是例子①和例子②两个话语标记是可以进行互相替换的,替换后句子意思不改变,这也说明了话语标记“你想”和“你想想”表达的语用功能相同3.“你看/想/说”重叠形式功能分布通过对“你看/想/说”重叠形式的分析,我们找到了它们的语用功能和使用上的差别表格如下:通过“你看/想/说”重叠形式功能分布,我们总结以下几点规律:(1)“你说说”和“你看看”语用功能最多,使用范围最广;“你看看”其次,仅用于表达寻求认同、责备、抱怨和欣赏、赞誉的功能;“你想想”只能用于寻求认同和劝慰、说服的语用功能对它们按照语用功能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为:“你说说”、“你看看”>“你看你看”>“你想想”;(2)在表示征询意见和劝慰、说服时,不可使用“你看你看”,因为“你看你看”主观表達语气强烈,这和我们在征询对方意见、劝慰对方时的语气态度不符;(3)在表示寻求认同时,“你看你看”的用法与其余三个话语标记不同,“你看你看”在寻求对方认同时的限定条件为说话双方二者都目睹了事件的发生,这和“看”的基本词汇义有关(可参见话语标记“你看你看”部分);(4)话语标记“你想想”和“你想”语用功能一致,仅可用于寻求认同和劝慰说服;(5)在表示解释、开脱时,话语标记多用话语标记“你说说”,而在表示欣赏、赞誉时,多用话语标记“你看看”,“你看你看”不可用于表示解释开脱,因为解释、开脱要求说话者的语气委婉,寻求对方的原谅,而“你看你看”语势,强不能用于此。

另外,“你看你看”用于欣赏、赞誉时,要求说话双方都亲眼目睹了正在发生的事情,对所描述的事件有限定性要求,这和观点(3)用法一致,也是受“看”的基本词影响所致二、“你说/看+人称代词”结构郑娟曼、张先亮 (2009) 探讨了表责备义的话语标记“你看你”你看/说你”“你看/说他”“你看/说她”等都可充当话语标记,发挥消极表态功能①你看你这个样子,吃饭的时候,不看报纸你会死吗?(《如何解决代沟问题》)②你看她,没头没脑的《错误》)③你看他,什么事都自己做主《错误》)④你说你,办的这叫。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