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gege****666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2.87MB
约66页
文档ID:20477049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1/66

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预备知识:大气热力环流高低低高高低受热冷却 冷却地面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1)近地面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 气温高气压低,气温越低,气压越高2)先有垂直运动,再有水平运动(3)近地面气压和相对应的高空气压相反(4)近地面气压永远比高空气压高(5)等压线凸高为高压,凹低为低压6)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温度低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学习目标1、说出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2、绘制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3、说出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并理解季风的成因目 录01大气的水平运动CONTENTS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0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03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大气环流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大气的水平运动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太阳直射点移动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相传,在发现“新大陆”后,欧洲至美洲运输马匹的帆船航行到副热带海区时,接连几周平静无风,停滞不前,因淡水和粮食不足,被迫将船上部分马匹投入大海,以减轻负荷后来,人们就把副热带高压所在的纬度带叫作“ 马纬度”。

1.议一议,风是怎样的?2.“马纬度”附近区域为什么接连几周平静无风阅读课本P55-56,回答下列问题1.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的直接成因3.地转偏向力的特征4.高空风风向5.摩擦力的特征6.近地面风向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百帕)100010051010概念: 水平面上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2形成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作用: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影响风向和风速 同一地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1. 水平气压梯度力2. 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d.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百帕) 100610081010F1 F2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方向(即风向);地转偏向力风向c.由低纬向 高纬增大;(百帕)10001005101010151020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平衡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北半球高空)北半球高空风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左侧为低压右侧为高压平行等压线3.地面摩擦力:100010051010(北半球)与风向相反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有夹角摩擦力风向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时就会平衡地面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斜交等压线左前为低压右后为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一力作用使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地面摩擦力二力作用,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三种力作用,风向斜穿等压线(与风向相反)大气水平运动受到的力(与风向垂直)影响风的三种力比较 三种力 力的方向对风向影响对风速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决定风向决定风速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影响风向南左北右不影响风速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影响风向减小风速规律总结1: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所示(北半球):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西北风东南风北(N)南(S)东(E)西(W)东北(NE)西北(NW)东南(SE)西南(SW)规律总结2:风向的判断 东北风北风东风西北风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从什么方向吹来的风,就叫什么风空白演示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风尾上的横杠表示风速,一横表示风力二级,最多三横,就是六级;风力再大就用风旗表示,例如“F”就表示北风四级风向玫瑰图是一个给定地点一段时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的主导风向和最小风频最常见的风向玫瑰图是一个不规则的折线图,折线上不同点的方位即该地区的风向,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和这个方向的风频成正比风向标箭头永远指向风的来源,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箭尾受风面积比箭头大,若箭头及箭尾均受风,箭尾必会被风推后,使箭头移往风的来源风向袋:常设在机场的指示风向和大致表示风速的装置为悬于一定高度杆顶的圆锥形布袋有风时风吹进袋口,使锥底指示风的去向;布袋的倾角愈小,表示风速愈大。

袋上有红白相间的条纹,便于空中飞行员和地面指挥员了解风向和风速景观图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即可判别风向; 旗形树:树枝展开方向与风的来向相反规律总结3.风速的判读风速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反之则小,如右图,风速:ABCD为何海洋的风速比陆地的大?答:海洋上风的摩擦力较小为何裸地的风速比林地的大?答:裸地上风的摩擦力较小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地势起伏大小植被多少摩擦力大小距离高压远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强,西风强,降水多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地面平坦开阔,风力大;海上风力大冬季植被少,风力大高原起伏和缓,风力大;山谷口,产生狭管效应,风力大地形(河谷)延伸风向与盛行风方向基本一致,风力大活动怎样理解气压梯度930920910900920900930900930930900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大读图 3-5、图 3-6,完成相关任务1)说出图 3-5 中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再归纳等压线分布疏密与风力大小的关系,并绘出风力最大处的风向2)图 3-6 中 A、B、C、D 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 绘出该处的风向。

课堂活动活动1.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并画出风向北半球某地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分布500500498496494活动2.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并画出风向100610081010AB1:100000101010181026CD1:10000北半球某地海平面气压分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的商船来往于欧洲、非洲、美洲之间但是在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经常无风,这可苦坏了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们,马匹因为缺少草料而死去,只好抛入大海给鱼吃人们因此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你知道为什么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经常无风吗?激情导入激情导入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一)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2.意义: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某一地区输送到其他地区,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3.大气环流形成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高低纬间的气压差大气不断地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运动的直接原因假设一:地球不自转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地球表面性质均一030N60N90N受热低气压带冷却高气压带高气压低气压热力因素指赤道附近因受热较多,形成低气压带;两极地区寒冷低温,空气收缩,形成高气压带在赤道上空,形成高气压带,两极上空的气压则相对较低(二)单圈环流思考一下: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能否到达北极地区?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假设二: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以北半球为例,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暖气流在高空由南风逐渐右偏成西南风,在北纬30附近偏成西风,导致“堆积”效应,产生下沉气流,使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1)低纬环流和信风带30N0低空高空030N60N90N被迫下沉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这种被迫的空气运动就是动力因素(三)三圈环流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而南、北纬30度附近气流下沉,形成了副热带高气压带,致使这里缺云少雨,风也很少出现。

马纬度”无风的原因030N60N90N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更高纬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成西南风,称为西风(2)中纬环流和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从极地高压带流向低纬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3)高纬环流和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在60相遇,相对暖而轻的西风气流爬升到高空,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到高空,流向低纬的气流,流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上空,形成下沉气流,形成中纬环流副极地低气压带流向高纬方向的气流,在极地高气压带的地区下沉,形成高纬环流030N60N90N赤道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三圈环流地球自转(有地转偏向力)地球表面性质均一高纬环流低纬环流中纬环流赤道附近形成低压极地附近形成高压60N附近形成低压30N附近形成高压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030N60N90N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极地东风极锋南风近地面气流右偏成东北风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高空北上气流右偏成西南风高空西风带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成西风,气流无法北上,在此堆积被迫下沉考虑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想一想(2)30oN温度非常高,为什么也形成下沉气流呢?(1)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怎样形成的?(3)60oN温度比较低,为什么会形成上升气流呢?气压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类:(1)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2)由于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 你认为: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总结:七带六风成因热力动力动力 热力 动力动力热力气压带和风带的干湿性质低气压低气压带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容易凝结,气候比较湿润。

60N30N风从低纬吹向高纬,水汽冷却容易凝结,气候比较湿润高气压高气压带空气下沉,水汽受热难易凝结,气候比较干燥30N0风从高纬吹向低纬,水汽受热难易凝结,气候比较干燥300N600S300S00900N600N900S阴雨阴雨阴雨晴朗晴朗晴朗晴朗极地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东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活动:北半球三圈环流知识整理( )气压带 ( )气压带 ( )气压带 ( )气压带 90N60N30N0( )风带 ( )风带 ( )风带 ( )风 ( )风 ( )风 ( )气压 ( )气压 ( )气压 ( )气压 ( )环流 ( )环流 ( )环流 近地面高空( )收缩 暖气流在冷气流上( )上升 堆积( ) 膨胀( ) 赤道低副热带高副极地低 极地高极地东盛行西东北信 高 高 低 低东北东北西南冷却顶托下沉上升高纬中纬低纬判断南北半球并指出气压带、风带名称1234765北半球1.赤道低气压带2.副热带高气压带3.副极地低气压带4.极地高气压带5.低纬信风带6.盛行西风带7.极地东风带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多雨带少雨带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从低纬吹向高纬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信风带、极地东风带上升气流下沉气流从高纬吹向低纬有利于水汽凝结不利于水汽凝结气压带、风带和降水的关系3.1.3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学习目标:1.掌握不同季节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2.掌握并能够叙述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气压带风带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冬季难移注意:判读关键纬度赤道、南北纬30、南北纬60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单圈环流地球自转,地球表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