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速记清单】01 思维导图02 考点速记【字音字形】1. 重点字音滔滔(tāo)妖娆(ráo)折腰(zhé)风骚(sāo)分外(fèn)莽莽(mǎng)稍逊(xùn)沁园(qìn)数风流人物(shǔ)成吉思汗(hán)沉甸甸(diàn)谷穗(suì)篝火(gōu)伐木(fá)辽阔(kuò)足迹 (jì)嘶哑(yǎ)汹涌(xiōng yǒng)黎明(lí míng)腐烂(fǔ)喉咙(hóu lóng)艾青(ài)吹刮(guā)咽喉(yān)悲愤(fèn)林间(jiān)腐烂(fǔ)暴风(bào)深沉(shēn)打击(jī)窄窄(zhǎi)坟墓(mù)矮矮(ǎi)海峡(xiá)邮票(yóu)轻盈(qīng yíng)娉婷(pīng tíng)鲜妍(yán)冠冕(guān miǎn)呢喃(ní nán)丰润(rùn)沉醉(zuì)忧戚(qī)勃发(bó)揉过(róu)凝望(níng)枉然(wǎng)飘逸(yì)摇曳(yè)漫游(màn)流盼(pàn)摇曳(yè)2. 多音字19【分】fēn 分开、划分、分野、分明、条分缕析、分解、分发、分忧、分心、劳神分会fèn 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折】zhē 折腾zhé 曲折、折磨shé 折本 【数】 shù 次数、数额shǔ 数不清、数落shuò 频数【汗】 hàn 流汗hán 可汗(kè hán)【暴】 bào 暴雨、暴病、暴怒、暴饮暴食、暴徒、暴行、暴露、自暴自弃、暴殄天物pù 一暴十寒3. 形近字妖娆(ráo)浇灌(jiāo)不屈不挠(náo)侥幸(jiǎo)飘扬(piāo)漂亮(piào)瓢虫(piáo)瞟了一眼(piǎo)骄傲(jiāo)娇美(jiāo)矫正(jiǎo)驰骋(chěng)聘用(pìn)娉婷(pīng)海峡(xiá)侠客(xiá)狭窄(xiá)日暮(mù)帷幕(mù)坟墓(mù)羡慕(mù)嘶哑(sī)撕裂(sī)斯文(sī)喉咙(hóu)问候(hòu)王侯将相(hóu)愤怒(nù)宽恕(shù)鲜妍(yán)研究(yán)房梁(yán)高粱(yán)呢喃(ní)亲昵(nì)【词语解释】北国:指我国北方。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滔滔:这里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妖娆:娇艳美好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这里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天骄:天之骄子弯弓:拉弓俱往矣:都过去了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作者自注:“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沉甸甸:形容沉重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指在野外或空旷的地方架木柴燃烧的火堆 松涛:指风吹松林,松枝互相碰击发出的如波涛般的声音 宿营: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的临时住宿嘶哑:声音沙哑汹涌:水势翻腾上涌形容波浪又大又急黎明:意思指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又指光明或胜利腐烂:指烂掉,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被破坏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鲜妍:鲜艳美丽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呢喃:形容燕子的叫声;形容小声说话,轻声细语轻灵:指动作轻巧灵活引申为一种轻松、飘逸的心境忧戚:忧伤。
戚,悲伤枉然:费力而不起作用飘逸:飘浮,飘散流盼:转动目光看摇曳:摇荡,晃动丰润:形容(肌肤等)丰满滋润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忧戚:忧愁悲伤第1课:沁园春•雪1936年2月,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的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毛泽东站在雪后初晴的塬上,面对着广袤无垠、白雪皑皑的河山,结合当时中国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创作了这首豪放之词,表达了对抗日战争的必胜信心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国沉浸在悲痛之中周总理在生前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怀念之情尤为强烈联合国总部破格降半旗致哀面对质疑,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回答:“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降半旗,这个决定是我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富多得不计其数,但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要是能够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的时候联合国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诗歌作者柯岩,于1977年初,即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怀着对周总理的深厚感情和无限敬仰,创作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歌第3课:我爱这土地创作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华北、华东、华南大片国土被侵占,无数城市沦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面对国土的沦丧和民族的危难,作者满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第4课:乡愁这首诗创作于1972年余光中的祖籍是福建永春,他于1949年离开大陆去中国台湾当时由于政治原因,中国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他一直思念亲人,渴望祖国的统一和亲人的团聚在强烈的思乡之情中,诗人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二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梁从诫先生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第6课:我看1937年抗战爆发,穆旦作为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学生随清华大学迁往长沙,后又随步行团开始了教育史上的“长征”——从长沙出发,一路跋山涉水,到达云南,进入西南联大学习《我看》写于1938年6月,是诗人抵云南一个多月后所写云南宁静美好的春天给了他全新的体验,自然的广博更让他叹息,于是诗人怀着敬畏的心情写下这首《我看》诗词知识】1. 词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即为用歌配合唱出的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2. 词的分类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3. 豪放派与婉约派豪放派,是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李煜等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4. 沁园春(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沁园春是一个常见的词牌名,创始于初唐时期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的典故沁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东汉时期,是汉明帝刘庄的女儿沁水公主的庄园汉明帝去世后,汉章帝继位,其窦皇后嚣张跋扈,其兄窦宪更是依仗权势。
窦宪看上了沁水公主的沁园,强行低价购买,沁水公主因性格内向且畏惧权势,只能忍痛卖出有人根据这一事件作诗咏之,沁园春这一词牌名由此得来《万氏词律》中提到:“《沁园春》是古调,作者极盛,其名最显5. 现代诗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歌特点有:形式自由;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6. 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诗体按内容分,有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抒情诗通过抒发诗人的感受来反映社会生活叙事诗以叙事和写人为主,通过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描述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说理诗侧重于讲道理和发议论7. 新月派简介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林徽因、闻一多等1925年由徐志摩编辑《晨报副刊》,增辟《诗镌》《剧刊》,提倡现代格律诗和国剧运动1927年春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前期偏重于发表新诗,讲究格律,形成一种文学流派,被称为“新月派”。
新月派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后来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明确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为新格律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8. “九叶诗派”简介这是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流派名称,自1981年《九叶集》出版后,才开始被人称为“九叶诗派”在新诗写作中,九叶诗派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在艺术上,九叶诗派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作者简介】1.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