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代诗词阅读答案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①不遇 王维

w****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10KB
约7页
文档ID:172368381
古代诗词阅读答案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①不遇 王维_第1页
1/7

古代诗词阅读答案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①不遇 王维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①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②,看竹③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注: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②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嘲讽嵇喜是凡鸟③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 (1)这是一首写访隐者不遇内容的诗歌,请分析颈联的作用?(4分) (2)从全诗看,作者主要表现了哪两种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1、答案: (1)颈联描写了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青山妩媚,流水多情,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内容1分,内容特点:环境清幽1分)两句环境描写,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二则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与尘市远离,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照应前文1分,隐逸情趣1分)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艺术的能力, 能力等级为鉴赏评价D (2) 这首诗,既写出吕逸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竹、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又充分表现了诗人向往归隐的情思。

钦羡2分,向往归隐2分)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等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练习二: 1.作者在诗中写了吕逸人的隐逸生活,请结合全诗概括说明 2.请赏析第三联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首联作者以桃花源来比吕逸人住处,表现其超尘绝俗的形象;(1分)颔联运用典故写其对隐逸生活的敬仰;(1分);颈联表现其隐居环境的清幽;(1分)尾联从正面写其隐逸闭门著书的生活1分) (2)青山如屋里,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其远离尘市,(1分)东家流水入西邻,写其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1分)两句既写出了优美如画的风景,(1分)又写出了吕逸人隐逸生活的情趣1分) 阅读练习三: 【注】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 ⑴桃源一向绝风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一向、绝风尘分别与哪两联相照应?(3分) ⑵颈联中吕逸人的居所有什么特点?颈联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4分) ⑶吕逸人最令作者尊敬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吕逸人的尊敬的,请结合诗句说明。

3分) 参考答案 ⑴用典(桃源化用陶渊明桃花源)(1分)尾联(1分)、颈联(1分)(也可直接用原文回答) #from 古代诗词阅读答案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①不遇 王维 end# ⑵出门即见山, 远离尘市(1分);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流水淙淙,依山傍水,环境清幽(1分)两句环境描写,烘托了吕逸人的隐者形象(1分),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1分),抒发了作者对吕逸人的景仰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1分)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 ⑶长期隐居,不求功名(1分)访人不遇,心中没有不悦,而是借用典故来表达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1分),即使没有遇见主人,看看他的住处也满足了(1分) 注释 裴迪,王维诗友,早同居终南山,后常伴王维隐居辋川,游览赋诗,琴樽相乐新昌里,即新昌坊,在长安朱雀街东自北数第八坊(见《长安志》)吕逸人:不详何人逸人,古代称隐居之人遇:会见 桃源:即桃花源,此指吕逸人隐居之处 一向: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时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阅读答案附赏析王维《山居秋暝》阅读答案及赏析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阅读答案附赏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阅读答案及赏析王维《陇西行?十里一走马》阅读答案及赏析王维《杂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王维《竹里馆》阅读答案附赏析尹式《别宋常侍》孟浩然《留别王维》阅读答案对比赏析王维《归嵩山作》阅读答案附赏析春中田园作 阅读答案附赏析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王维:青溪王维:渭川田家王维:西施咏洛阳女儿行(王维)老将行(王维)桃源行(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山居秋暝(王维)归嵩山作(王维)终南山(王维)酬张少府(王维)过香积寺(王维)送梓州李使君(王维)汉江临泛(王维)终南别业(王维)留别王维(孟浩然)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绝:断绝,隔绝。

风尘:指尘俗的世事 柳市,汉长安地名《汉书游侠传》载:万章字子夏,长安人也长安炽盛,街闯各有豪侠,章在城西柳市,号西城万子夏此亦借指吕逸人隐居之处 隐沦:隐士,隐居之人 题凡鸟:典出《世说新语简傲》魏嵇康与吕安两人平素非常要好,只要一想念对方,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要命驾专程前去探望有一次,吕安来看嵇康,正巧嵇康不在家,康兄嵇喜前来迎接吕安不进屋,只在门上写了一个凤字就走了嵇喜看到了这个凤字后,感到非常高兴,认为是吕安在表扬他他哪里知道,这个凤字是吕安对他的讥讽,认为嵇喜这个人只不过是一只凡鸟而已凡与鸟这两个字合写,就是凤的繁体字字形作者在题凡鸟前加不敢,有两个意思:一是此次来访未遇主人;二是赞扬吕逸人家不俗气 看竹:典出《晋书王羲之传》王徽之见吴中一个大夫家有好竹子,就去观赏到了那里以后,在竹林中讽啸了很长时间主人请他坐下,他仿佛没有听到在他要回去的时候,主人把门关上,留他赏竹,尽欢而散作者在此用典,也有两个意思:一是未见到主人;二是作者与主人不外,尽管主人不在家,仍可留下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 何须:何必,哪里还用 屋里:室内唐朝杜甫《见萤火》诗: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前星宿稀。

唐朝姚合《咏破屏风》:残雪飞屋里,片水落床头 闭户:闭门,关门 种松:栽种松树 龙鳞:谓古松躯干如龙鳞这里用它来形容老松树的表皮呈现出鳞的形状,很老了 参考译文 吕逸人隐居之地方,与尘俗世事隔绝我专程来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 来访未遇主人,参观主人的住地环境何必询问主人 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内一样,东邻流动的水流入西边邻居 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的时问已经很长了,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老了,树的表皮都象龙鳞一样 赏析 王维和裴迪是知交,早一同住在终南山,常相唱和,以后,两人又在辋川山庄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事迹未详这首诗极赞吕逸人闭户著书的隐居生活,显示了作者艳羡绝风尘的情怀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着一虚笔于长安柳市之南寻访吕逸人,跟一实笔一虚一实,既写出吕逸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又显示了作者倾慕向往的隐逸之思 到门不敢题鸟,看竹何须问主人访人不遇,本有无限懊恼,然而诗人却不说,反而拉出历史故事来继续说明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见其寻逸之心的诚笃真挚。

凡鸟是凤字的分写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王维到门不敢题凡鸟,则是表示对吕逸人的尊敬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造其门观竹,讽啸良久而此诗何须问主人是活用典故,表示即使没有遇见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处,也会使人产生高山仰止之情 上一联借用典故,来表示对吕逸人的敬仰,是虚写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写吕逸人居所的环境,是实写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里,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与尘市远离;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可以想见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青山妩媚,流水多情两句环境描写,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二则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最后从正面写隐逸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是真隐士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这就更为诗人所崇尚松皮作龙鳞,标志手种松树已老,说明时间之长,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老龙鳞给多岁月作补充,并照应开头的一向绝风尘,全诗结构严谨完整。

这首诗,句句流露出对吕逸人的钦羡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树,都为诗人所爱慕,充分表现了诗人归隐皈依的情思描写中虚实结合,有上下句虚实相间的,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的,笔姿灵活,变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滞,颇有情味 我第 8 页 共 8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