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五册?练习二?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练习2中的第一项:学用字词句 2、稳固查字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 3、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培养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教、学具:多媒体、学生准备字典 教学设计: 一、 谈话,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内涵,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有时就不同了,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句子 二、 多媒体出示:明境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1、 学生自由读 2、 指名读 过渡:这里的"漾";分别有两种解释,分别是什么呢?请翻开书,认真阅读第一项,并把你的答案在书上画下来 3、指名问:你选择的是哪一种解释,并说说原因 指导看图 4、 教会理解生字的新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三、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并画了题目中的要求 2、 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猴吧!〔出示句子〕 3、 指名读,要求读准确,将自己领悟的感情读出来 4、 按要求查字典 5、 分小组讨论、交流 6、 汇报交流结果 7、 出示: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的词。
〔1〕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里越发纯洁 〔2〕 奶奶说:"小明,你长得可真结实"; 四、 总结: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为我们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根底 五、 作业:用联系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预习下面课文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写好钢笔字";,对学生的写字姿势,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2、按照笔顺规那么把"异济养";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3、完成"读读背背";,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写字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写好钢笔字"; 1、 审题 2、 指导 〔1〕 回忆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2〕 出示小黑板,认读3个字,了解这几个字的结构 〔3〕 仔细观察,找出3个字的共同笔划,并说出撇和竖怎样才能写好看 〔4〕 范写,启示要点〔异:上下结构,上面的"巳";要写在横中线的中央部位;第四笔"横";要长一些,第五笔"撇";稍短,竖落在竖中线上;济、养:除了"撇";"竖";注意以外,还要将上面的"撇";"捺";展开。
〔5〕 学生书空 3、 练习:教师个别并强调书写姿势 4、 反应: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并作纠正训练 二、 教学"读读背背"; 1、 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2、 指导 〔1〕 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 教师范读 〔3〕 学生自由读 〔4〕 理解成语意思,学生交流、讨论 〔5〕 练读、指名读、分组读 〔6〕 练背、同桌间互背、集体背、指名背 3、 练习:根据书上插图,任选成语说一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能在和陌生人交流中,掌握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2、能够有区分善恶的能力,能有初步的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具:投影片 预习要求:观察父母是如何面对有人敲门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听力训练,放录音 这是什么声音?相机板书课题: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过渡: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人敲门,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 审题,出示书上插图 三、 指导 1、 自主参与,大胆陈述 2、 学生讲,及时纠正 3、 指导学生将画面说具体。
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谁是怎样的表情,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 4、 学生分小组练说 四、 互助学习,拓展思维 1、 平时都有谁会敲你家门,你如何对答呢? 2、 设置情景:〔1〕敲门者是出差归来的父亲 〔2〕敲门者是自己不认识的,但说是认识爸爸或妈妈的人 〔3〕敲门者是陌生人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4、 学生表演,大家点评,点评的要求是:态度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见熟悉的人时用礼貌用语,发现是陌生人,要委婉拒绝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鼓励,并及时纠正错误之处 五、总结:面对朋友要热情、礼貌,面对陌生人的敲门要婉转拒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学写毛笔字,对学生的初学毛笔字掌握的写字姿势进行训练,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具:多媒体学生准备:笔、墨、砚 教学过程: 一、 回忆写毛笔字的要求 二、 学写:竖 1、竖有两种写法:悬针竖、垂露竖 2、范写:边写边讲解,起笔落笔的位置,以及如何运笔 3、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重点。
三、 多媒体演示:十、个 1、 学生仿写 2、 反应: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有问题处,教师重新范写 3、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 四、 反应 将好的习字贴在墙上,对缺乏之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