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 采用“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即“变话为画”的阅读方法教学本课,继续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刻体会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结合板书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搭石的美的 1、抓住关键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一、回忆旧知,说搭石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作家刘章一起认识了搭石谁来为大家读一读什么是搭石 二、细读文本,品搭石 (一)品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1、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话写出了搭石很美,谁能找出来?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搭石构成了怎样的风景呢?你看到了怎样的风景?边想边画出相应的,如果有感受及时写出来 2、学生读出找到的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在你们的理解中,“协调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 (2)文中的“协调有序”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自由地再读一读这两句话 (3)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后面的——紧跟上去; (速度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速度再渐快)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踏踏的声音,像—— 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也没有人指挥,一行人走得既轻快又整齐,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的和谐,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3、你还可以从什么词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1)绰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 A宽裕,缓 B舒缓柔美 C外号 在“人影绰绰”中,“绰”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2)读一读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溪水,溪水中怎样的人影? (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
) 我们可以由词联想到画面同样可以由画面联想到词: 出示画面:杨柳( )白雪( )明月( ) 4、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同时想象:你还看到什么?还听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脑海中出现的画面蓝天、白云、晚霞、绿树、青草、红叶、夕阳……人们的欢笑的声音,谈话的声音,孩子歌唱的声音……) 5、配乐美读这几句话 (二)品味: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土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统观全文,文中还怎样评价了搭石? (1)、学生读出这样的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土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你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这样的情感吗?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呢?画一画句子,想一想感受以备交流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适宜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老人踏上了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是怎样的呢?你此刻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达,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 (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从“总会”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招手示意、说家常话是一种习惯;乡亲们谦让的品格、和睦的情感) (3)假设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A、这里描写年轻人动作的的词“伏”这个字的意思是:趴,脸向下,体前屈 学生站起身做一下这个动作,师:你伏下身子准备做什么?你伏下身子时是什么心情?(尊敬老人)你为什么要背老人过搭石?你期待老人感谢你吗?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B、假设你是一位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你还愿意帮助谁,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这里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尊老爱幼) 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 如果—— 假设—— 三、关注写法,拓展 本文的作者刘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他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巧散文《搭石》你能说说作者是如何把搭石的美呈现出来的吗? 结合板书引导: 作者写出了看得见的美:一道风景; 看不见的美:美好的情感 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传递雕塑大师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像搭石上发生的那样平平常常的小事它们虽小,却时时温暖着我们今天,老师走进我们四年级学生中间,看到同学们一张张笑脸,你们非常热情地欢送我这个陌生的老师,让老师的心情放松了许多这是一种美有一天下课时,老师又看到两个女同学弯着腰睁大眼睛,仔细认真地帮一位小妹妹找她丧失的一个发卡,就像是在干一件什么大事这也是一种美……这样的美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也睁大发现的眼睛,找找身边的美吧!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写一写你发现的生活中的美 搭石 一道风景: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美好的情感:为他人着想 谦让和睦 尊老爱幼 一、复习 1、词语 2、说说什么是搭石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反应,出示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是呀!这普普通通的搭石,却……出示句子:“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齐读,你见过哪些风景?(引导学生用美好的词句来说美景) 2、再次默读课文,看看搭石都构成了哪些画面?(旨在引导学生概括每一段的段意) 老人修搭石 紧走过搭石 礼让在搭石 3、那么请你潜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细细地体会第二自然段老人修搭石中体会到哪些美?用心默读,有什么体会可以写在旁边。
交流: A 、“上了点年岁的人……” 1、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无论怎样急着赶路”,他会遇到哪些急事?(上班、看亲戚、送友人、下田干活……) 所有这些事情都可能碰到,,但是——生读句子: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 请问你这位上了年纪的人,这时,你为什么这样做呀? 当老人发现了不平稳的搭石,他想( ) ,当老人摆好了搭石,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满意离开时,他想( ) (想到:赶集的青年、抱着孩子的妇女、放学回家的孩子、腿脚不便的老人) (我担忧搭石踩得不平稳,乡亲们会跌进水里的!) 多好的老人呀!想着别人 (我也是向着要把搭石踩得很稳固,不让后面经过的人跌跤的) 多负责的老人呀!一心想着别人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句子 小结:只有这种一心为他人着想的、无私、有爱心的优秀品质才会有这种举动 齐读 课件出示句子: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 交流:我从“早早摆放好”想到家乡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搭石,人们非常勤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我从“谴责”、“懒惰”想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搭石,如果没有就会被人谴责,也看出人们非常勤劳,厌恶懒惰。
请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板书:勤劳) B、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这是一行人在走搭石呢,让我们先来走一走吧家乡的人们,你们有什么要提醒他们的吗? 2、我们再来看家乡的人们走搭石吧请读,你觉得哪儿最美? (1)“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看图理解,说说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2)“协调有序”,情境理解“协调有序” 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指名答复) 你们说的真好,我们也参加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好吗?(指六组学生前面的 后面的……)咱们和着读一读好吗? 现在 我们在哪里了?(搭石上)搭石不好走啊,走不好会掉进水里的,有信心走好吗?(有)那我们就开始吧!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的协调有序!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渐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再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生:轻快的音乐!像——生:轻快的音乐! 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女生走在前面,男生走在后面。
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渐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语速再快)前面的——生:抬起脚来,后面的——生:紧跟上去 没有人踩脚,没人落入水中,有人在指挥吗?(没有),没有人指挥,又那么默契,那么有序没这样的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 一行人踩着踏踏的音乐,协调有序地走在搭石上,水光人影两相和,如诗如画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 (3)全班朗读清晨,晨雾还没有散去,勤劳的人们早早地出工了,请读黄昏,夕阳洒下了最后一缕光芒,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虽然很疲惫,但脚步仍是那轻快的踏踏,请再读 示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 C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D 假设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理解“伏”,(做动作)年轻人,当你背着老人过了小溪,你需要得到老人的回报吗?需要老人对你说谢谢吗?为什么?是啊,每一位老人都像是自己家里的老人,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事 (2)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体会到美读出来吧! 示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齐读) (3)拓展家乡人把尊老、互相谦让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那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课件出示)每天来走搭石的人还有很多 假设遇到怀抱婴儿的母亲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们会( ) 假设遇到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假设遇到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假设(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示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 小结:刘章爷爷在哪里工作了13年,每年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时常看到这一个个感人的细节,那么,熟悉的搭石仅仅是普通的石头吗? 示句子: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 )风景 此时的搭石是一道充满谦让美、尊老美的风景(板书:谦让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