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铸造行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指导手册2020年4月目 录前 言 3一 编制说明 4二 规范性引用文件 4三 术语和定义 4四 基本要求 4五 风险告知 8六 隐患排查和治理 8七 后续管理 10附录A(资料性附录) 作业活动清单 12附录A(资料性附录) 设备设施清单 13附录B(资料性附录) 风险管控清单 14附录C(资料性附录) 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表 24附录D(资料性附录) 公司隐患排查治理表 30附录E(资料性附录) 基础管理类排查治理表 34附录F(资料性附录) 专业级隐患排查治理表 36附件G(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统计表 39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淄博市应急管理局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博山区应急管理局;山东益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组织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磊、翟战、邢莉、沈昊、曲磊本标准主要审核人:姬彬、戴大胜一 编制说明1.1本手册适用于淄博市内铸造行业(小微)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设运行指导1.2本手册是依托山东益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编制而成1.3小微企业:一般是指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为确保手册能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中均具有较强适用和实用性,现将小微企业分为小型和微型(<20人),并对其建设运行进行分别指导二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手册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工贸行业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31号)DB37/T 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 2974-2017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3011-2017 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59号令《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国家安监总局91号令《冶金有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三 术语和定义DB37/T 2882-2016.DB37/T 2883-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铸造: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一般铸造工艺共分为砂型铸造、负压铸造、覆膜砂铸造等工艺四 基本要求4.1明确职责4.1.1成立机构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安全风险领导小组微型企业可不成立)4.1.2 主要负责人职责领导、组织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确保体系建设所需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物资保障,督促、检查各有关岗位和人员履行职责,对体系建设的有效性全面负责4.1.3 管理人员职责负责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的制定,负责组织方案和制度的培训,负责风险分析管控清单、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表的编制及更新,负责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报送4.1.4 操作人员职责应知晓所在岗位的风险信息,按照风险分析管控清单、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表的要求,落实风险管控措施,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4.2编写体系文件4.2.1制定方案 制定本单位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保障措施应从加强组织协调、保障资金投入、强化教育培训、实施督查考核等方面进行制定,以保证工作任务切实落实到位。
4.3建立制度4.3.1风险管控制度应规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风险管控职责;规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管控措施、安全风险告知等内容,保证本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规范化4.3.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规定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患整改、验收工作流程等4.3.3奖惩考核制度企业应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本单位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奖惩管理制度,并将双重预防体系运行情况与本单位各级和各岗位人员的薪酬挂钩,进行考核奖惩并保留相关奖惩记录4.4安全培训企业要制定全员教育培训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培训工作培训内容至少应包括了解双重预防体系相关基本知识,体系建设应知应会知识、危险源辨识、管控措施落实、隐患排查治理的方法、标准和要求企业可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提问、安全竞赛比武、积分抢答和应急实战模拟等好的做法,确保双重预防体系全员参与、落实到位4.5风险分析管控铸造企业的风险点划分、风险点排查、危害辨识分析以及管控措施的制定,可参照DB37/T2974-2017.DB37/T3011-2017的要求,参考同行业及相近行业取得的成果,发动员工、群策群力,总结经验、提炼做法。
4.1风险点的确定风险点划分原则:对于风险点可以按照工序、岗位或场所进行划分,在生产装置、造型区、浇铸区、清理区、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按照大小适中、便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进行划分4.1.1风险点:部位风险、区域风险、场所风险、作业活动风险风险点划分:动态作业活动+静态设备设施=作业活动、设备设施风险点本手册根据铸造行业实际,采用工序划分法,将企业共划分成9个风险点:熔炼工序、浇注工序、造型工序、落砂工序、清理工序及抛丸工序、空压机及储气罐(特种设备)、配电系统及配电作业、检维修作业及特殊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高处作业和临时用电等)4.1.2作业活动及设备设施清单划分原则:将按照划分要求列出两个清单及作业活动清单(含特殊非常规作业)、设备设施清单对作业活动清单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如:按照铸造行业实际可以采用高温熔融、金属吊运、造型装箱、抛丸清理等工序以及特殊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划分设备设施清单的排查,根据现有铸造行业实际情况应包括主要设备(中频电炉、铁水包、浇注设备、落砂设备、抛丸机、起重机械以及公辅设施);铸造企业针对其工艺特点,也可采用设备与工艺区域划分相结合的方式,如:熔炼区、造型区、浇注区、落砂区、清理区等。
也可以将危险性较大的重点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或两者的组合作为风险点,也可以将工序、岗位或场所作为风险点4.1.3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根据GB 6441.GB/T 13861列出的事故伤亡类型及危险和有害因素,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识别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包括:火灾、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中毒和窒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淹溺、高处坠落、其它爆炸、其它伤害等4.1.4危险源辨识小型企业可利用(JHA和SCL法),针对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含设备设施),全面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危险源辨识是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科学、准确、具体的危险源辨识结果可保障管控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企业辨识危险源时,企业要全员参与,尤其一把手要亲自参与宜以作业岗位内容为主线,尽可能细致地划分作业步骤,分析各步骤相应的使用设备、设施、工艺、原辅材料等,逐步查找确认危险源及其可能发生的安生产全事故,常规作业、非常规作业或非周期性作业状态下均应辨识对工艺、设备较为简单的微型企业进行危险源辨识推荐用“反推法”:先判断某一风险点存在的事故类型,再反推引发该事故的各种情况即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即为危险源,特别地要辨识出该风险点的根源性危险源。
可以根据GB6441.GB/T13861列出的事故类型和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铸造行业内容标准,参考制定4.1.5制定管控措施在前期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分析,岗位操作人员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写出所操作设备、作业活动的管控措施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风险点为单位,汇总、完善后确定各风险点的风险管控措施针对各风险点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风险可控的措施风险分析和管控措施确认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梳理,确保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前期辨识出来风险点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制定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针对该风险点事故类型需要配置的应急器材2)明确针对风险点可能发生事故的简易处置程序3)针对风险点可能发生事故的演练要求(与公司年度演练体系进行融合)4.1风险级别的确定小微企业风险点的级别可不计算(依照规模以上企业,通过计算进行定级的也应给予认可),本手册依据《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31号)并结合铸造行业实际,对重大风险点和较大风险点采用直判法确定4.1.1风险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确定为重大风险点。
1)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者3次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2)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因素的场所,且同一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3)进入炉坑、沙仓、循环水池、除尘器等场所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重大风险点由主要负责人直接管控,并遵循上级管控的下级相应人员也要管控的原则4.5.2风险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确定为较大风险:1)发生过1次以上不足3次的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2)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因素的场所,且同一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在3人以上不足10人的;较大风险点由部门负责人直接管控,并遵循上级管控的下级相应人员也要管控的原则4.5.3企业应参照《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铸造行业中重大隐患判定所涉及的场所或设施,应将其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由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直接管控,并加强对该风险点管控力度,防止其演变成重大隐患4.5.4若经过判定以上情况均不涉及,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风险点依据其事故状态下的后果来划分责任人实现管控遵循危险程度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五 风险告知企业对风险点辨识完成之后,必须对风险进行现场目视化,达到风险告知的目的,消除人员误操作或不知情造成的安全事故,风险点告知信息应至少包括风险点名称、可能造成的危害、管控措施、应急措施、责任人等信息。
较大以上风险点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告知风险告知分以下几方面开展:——将生产经营中涉及人的行为的《作业活动管控清单》管控措施进行归纳、提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形成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便于职工学习和掌握——在具体位置(车间、岗位)制作风险点告知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悬挂或张贴在醒目位置,营造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氛围,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