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一卷(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60分)1.《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印刷术发展的因素有 ①宗教的盛行 ②科举的实行 ③文化教育的、科技的发展 ④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3.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4.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比较适宜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推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但是,14—18世纪,三大发明在中国却未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原因是中国( ) ①封建专制制度强化 ②自然经济的延续 ③文化专制禁锢 ④推行闭关政策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6.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7. 战国时期墨家思想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是:(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受人民拥护 B、墨子主张选贤任能,深得广大士人支持 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墨子的主张反映了他们愿望 D、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8、“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是因为 ①社会正处于巨变时期 ②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 ③新旧阶级的斗争 ④佛教尚未传入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的思想 D、“大一统”的思想10.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哪里?A 长安、太学 B 洛阳、书院 C 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 11.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法家思想的消亡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12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思想受到哪两种思想的挑战A.佛教、基督教 B.程朱理学、心学 C.佛教、道教 D.道教、心学13.宋明理学的积极的社会影响有( )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 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源出于哪一著名思想家的思想? A.朱熹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5.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16.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正统思想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17.“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18.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其台词的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19.《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以上材料说明A.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B.孔子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D.富商能操纵各诸侯国的行政大权20.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把孔子的“仁”具体化 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 ③提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④主张“尚贤”“非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1.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2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罢黜百家”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彻底的消亡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23.有学者对古代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廉溪、康节、横渠(张载)、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
请问这位古人是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24.下列有关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表述正确的是A 顾炎武为反对封建礼教提出 “童心说”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王夫之提出 C 黄宗羲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李贽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25.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因此他向汉武帝提出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制主张26.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心27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28明清之际,在进步思想家的心目中君主的地位急剧下降甚至于是大祸害。
下面的原因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A.明朝亡国的惨痛导致了他们一致地抵制清朝君主B.主要是因为古代读书人一贯的态度是是古非今C.这是君主专制大大加强和封建社会趋向没落所必然导致的结果D.西方民主思想启发了他们的觉悟29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反对君主专制;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D.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30.汉武帝之所以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 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③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 ④汉武帝亲自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4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4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32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材料二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凡一物之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