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达州市高级中学 田顺静【课程标准】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罗斯福新政出台的背景;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两个阶段;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和新政的学习,提高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重、难点】1、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重大影响2、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学情分析】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能力;加之初中阶段已简单学习过罗斯福新政的基本情况,本课主要侧重于对重难点的分析教师通过投影补充材料,让学生感受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影响教学方法】1、学生课前自学,从整体上感知历史2、由于本课条理比较清晰,主要涉及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所以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引导—启发式”教学法为主,以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
教师突出重点问题,进行引导和点拨,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当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时,胡佛政府如何应对?对美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美国人民急切盼望“救星”的出现同时以对比的手法展示胡佛和罗斯福的相关图片及演说词由此既复习了上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又引出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二、 正课讲授,师生互动(一)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结合刚才的素材,学生做出回答,教师概括、总结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 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危机2、 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3、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二)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过渡)罗斯福上台伊始,便宣布实施新政,但并没有具体的政策计划为了复兴危机中的美国,他执政后起用一批锐意进取的专家和教授组成的“智囊团”,推行一系列大胆的改革角色扮演: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合作探究一】 全班分成6个小组,结合课本成立6个委员会针对美国在经济危机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以及达到的效果分组讨论,每组推荐1人发言。
讨论时围绕三个方面:存在问题?应对措施?作用效果? 发言时结合幻灯片中的情境,学生共同得出以下结论:领域存在问题政府措施作用效果金融(突破口)农业工业(中心环节)就业劳资社会保障【合作探究二】(重难点突破):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给出两则材料,学生通过对比归纳得出答案材料一:“自由放任”政策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政府的干预只能造成低效率和浪费,所以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材料二:罗斯福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大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结论)“新”:国家干预经济【合作探究三】(论从史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给出三则材料,学生讨论总结得出: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三)评价罗斯福新政【合作探究四】:评价罗斯福新政1、 积极性:(1)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2) 缓解了美国社会矛盾,遏止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3)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战后欧美各国影响深远2、局限性: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教学小结】: 利用幻灯片串讲本节课的知识点,再次明确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作用板书设计】:【课堂练习】:1、罗斯福新政首先开始于(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 A、保存资本主义制度 B、打击法西斯 C、波及范围比较广 D、加强对国家经济的干预3、罗斯福实施新政的主要意图是( ) A、赢得总统竞选 B、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C、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 D、确立国家资本主义的管理模式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5、对罗斯福新政的正确评价有( ) ①彻底消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②缓和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③遏制了法西斯的势力 ④对美国及许多国家经济政策影响甚大 A、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③ ④ D、①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