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摄影测量课后练习试题总结计划.doc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9.50KB
约27页
文档ID:548944498
摄影测量课后练习试题总结计划.doc_第1页
1/27

摄影测量课后练习试题总结计划第三章1、摄影测量对航摄资料有哪些根本要求?答: 1〕影像的色调要求影像清晰,色调一致,反差适中,像片上不应有阻碍测图的阴影2〕像片重叠同一航线上要求两相邻像片应有一定的重叠, 称航向重叠 航向重叠: 60%~ 65%最小不应小于 53%;相邻航线间也应有足够的重叠称旁向重叠旁向重叠: 30% ~ 40% 最小不得小于,15%3〕像片倾角在摄影瞬间摄影机轴发生了倾斜, 摄影机轴与铅直方向的夹角称为相片倾角, 不大于 2°,最大不超过 3°4〕航线弯曲受技术和自然条件限制, 飞机往往不能按预定航线飞行而产生弯曲, 造成漏摄或旁向重叠过小从而影像内业成图 一般要求航摄最大偏距与全航线长之比不大于 3%5〕像片旋角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间的夹角称像片旋角, 一般要求像片旋角不超过 6°,最大不超过 8°2、什么是像片重叠?为什么要求相邻像片之间及航线之间的像片要有一定的重叠?答:两张相邻的像片之间重叠的局部叫像片重叠为了满足测图的需要, 在同一航线上, 相邻两像片应有一定范围的重叠, 称为航向重叠相邻航线也应有足够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3、什么是中心投影?什么是正射投影?答:假设投影光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称为正射投影假设投影光线会聚于一点,称为中心投影4、画图说明航摄像片上特殊的点、线、面。

5、摄影测量常用那些坐标系?各坐标系又是如何定义的?像方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是以像主点为原点的右手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 S 为坐标原点, x、 y 轴与像平面坐标系的 x、 y 轴平行, z轴与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指教坐标系 S-xyz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 像点坐标可以直接从像片上量取获得, 而各个像片的像空间坐标是不统一的,给计算带来了困难,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坐标系,于是有了像空间辅助在坐标系有三种取法: 1. 取 u、v、 w轴系分别平行于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D-XYZ, 这样同一像点 a 在像空间坐标系坐标为 x,y, z = (-f) ,而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u, v, w; 2. 是以每条航线第一张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作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 3. 以每个相片对的左像片摄影中心为坐标原点,摄影基线方向为 u 轴,以摄影基线及左片光轴构成的平面作为 uw 平面,过原点且垂直于 uw 平面 ( 左核面 ) 的轴为 v 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物方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高斯 - 克吕格 3 度或 6 度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定义的从某一基准面量起的高程两者组合而成的空间左手坐标系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地面测量坐标系是左手系,点由像空间辅助坐标系转换到地面测量坐标系带来困难,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原点在测区内某一地面点上,像空间辅助坐标系是右手系, 给地面为此要建立一个过渡性坐标系, 称X 轴大致与航向一致的水平方向, Y轴与 X 轴正交,轴沿铅垂方向,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6、摄影测量中为什么常把像空间坐标系变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答:像点的像空间坐标可以直接从像片平面坐标得到,但由于格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同一,给计算带来了困难,为此,需建立一种相对统一的坐标系,称为像空间辅助在坐标系7、什么是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答:用摄影测量方法研究被摄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时,必须建立该物体与像片之间的数学关系,为此首先要确定航空摄影瞬间摄影中心与像片在地面设定的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与姿态,描述这些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像片的方位元素内方位元素: 是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位置关系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 即摄影中心S 到像片的垂距〔主距〕 f 及像主点 o 在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0、 y0外方位元素: 在恢复内方位元素的根底上, 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8、为什么外方位角元素又三种不同的选择?答:用模拟摄影测量仪器单张像片测量仪器单张像片测图时,多采用A、α、 k 系统;立体测图时采用 φ、ω、κ 系统或 φ' 、ω ' 、κ ' 系统;在解析摄影测量及数字摄影测量中采用 φ、ω、κ 系统。

9、在像点的空间坐标变换中,为什么用外方位角元素表示方向余弦?答:像空间坐标系可以看成是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经过三个角度的旋转得到的,即像空间辅助在坐标系经过三个外方位角元素的旋转后,恰好与像空间坐标系重合因此, 确定方向余弦的方法不涉及两坐标系轴系间的夹角,而由三个外方位元素来计算两坐标轴系间夹角的余弦值10、什么是共线方程?它在摄影测量中有何应用?共线方程:上式描述了像点 a、摄影中心 S 与地面点 A 位于一条直线上,所以又称共线方程应用:单像空间前方交会, 双像摄影测量光束法、 解析测图仪原理及数字影像纠正都要用到11、什么是像点位移?像点位移有什么规律?答:像点位移: 因航摄像片是地面的中心投影,所以当像片倾斜或地面有起伏时, 所摄取的影像均与理想情况〔相片水平, 地面水平〕有所差异,也就是地面点在像片上构像的点位偏离了应有的正确位置,产生了像点位移规律:1. 相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图:规律:(1)(2)(3)(4)2. 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图:规律:12、航摄像片与地形图有什么不同?答: 1. 像片与地形图表示方法和内容不同在表示方法上: 地形图上是按成图比例尺所规定的各种符号、 标记和等高线来表示地貌的,而航摄像片那么表示为影像的大小、形状和色调。

在表示内容上:在地形图上用相应的符号和文字、数字注记表示,如据居民地的名称,房屋的类型,道路的等级,河流的宽、深和流向,地面的高程等,这些在像片上时表示不出来的 另一方面,地形图上必须经过综合取舍,只表示那些经选择的有意义的地物,而在像片上有所摄地物的全部影像2. 像片与地形图的投影方法不同地形图是正射投影, 比例尺处处一致, 常以 1/M 表示 地形图上所有的图形不仅与实际形状完全相似,而且其相关方位也保持不变航摄像片是中心投影 由于存在像片倾斜和地形起伏两种误差的影像, 致使航摄像片上的影像有变形, 各处比例尺也不一致, 相关方位也发生变化 假设利用航摄像片制作正摄影像图时, 必须消除倾斜误差和投影误差, 统一像片上各处比例尺, 使中心投影的航摄像片转化为正射投影的影像第四章1、说明双眼观察的天然立体视觉图:如上图:有一物点A,距双眼的距离为L,当双眼注视 A点时,两眼的视准轴本能地交会于该点, 此时两眼视准轴相交的角度,称为交会角在两眼交会的同时,水晶体自动调节焦距,得到最清晰地影像 交会与调节焦距这两项动作视本能地进行的人眼的这种本能称为凝视当双眼凝视A 点时,在两眼的网膜窝中央就得到构像a 和 a' ;假设 A 点附近有一点 B,较 A 点为近,距双眼的距离为L-dL ,同样的到构像 b, b' 。

由于 A、 B 两点距眼睛的距离不等,致使网膜窝上ab 与 a'b' 弧长不相等,称为生理视差,生理视差也反映为观察 A、 B 两点交会角的差异,双眼交会A 点时的交会角为,双眼交会 B 点时的交会角为,因此,人的双眼观察就能区别物体的远与近生理视差时产生天然立体感觉的根本原因2、什么是人造立体效能?人造立体视觉必须符合自然立体观察的那些条件?答:空间景物在感光材料上构像, 再用人眼观察构像的像片而产生生理视差, 重建空间景物立体视觉这样的立体感觉称为人造立体视觉,所看到的立体模型称为视模型必须符合四个条件:1. 两张像片必须是在两个不同位置对同一景物摄取的立体像对2. 每只眼睛必须只能观察相对的一张像片;3. 两像片上相同景物〔同名像点〕的连线与眼睛基线应大致平行;4. 两像片的比例尺相近〔差异 <15%〕,否那么需要 ZOOM系统进行调节上述方法观察到的立体与实物相似,称为正立体效应3、立体观察有哪些方法?1. 立体镜观察法;2. 双目镜观测光路的立体观察;3. 互补色法立体观察;4. 同步闪闭法立体观察;5. 偏振光法立体观察4、立体像对有哪些特殊的点、线及面?图:上图表示一个像对的相关位置,S S 分别为左像片 P 和右像片P 的摄影中心。

两摄影中心的连线 B 称为摄影基线, o o分别为左右像片的像主点 a a为地面上任一点A 字左右像片上的构像,称为同名像点射线AS a 和 AS a 称为同名射线通过摄影基线S S 与任一地面点 A 所作的平面 W 称为 A 点的核面假设同名射线都在核面内,那么同名射线必然对对相交核面与像片面的交线称为核线对于同一核面的左右像片的核线,如k ak a 称为同名核线显然, k k亦是基线的延长线与左右像片面的交点,称为核点在倾斜像片上诸核线都会会聚与核点通过像主点的核面称为主核面 一般情况下通过左右像主点的两个主核面不重合,分别称为左主核面和右主核面通过像底点的核面称为核垂面5、连续像对与单独像对各选取怎样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各有哪些相对定向元素?答:连续像对: 假设将左片置平, 以左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作为本像对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称以左方像片为基准或左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为〕 ,这样的像对为连续相对相对定向元素: b b φ 、ω 、κ 为连续相对定向的五个相对定向元素〔或单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