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佗的养生秘诀_华佗的养生秘诀顺口溜

lm152****8155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63KB
约14页
文档ID:256410879
华佗的养生秘诀_华佗的养生秘诀顺口溜_第1页
1/14

华佗的养生秘诀_华佗的养生秘诀顺口溜篇一:华佗与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一位闻名医学家,于208年被曹操所杀害当时,战火连年,瘟疫流行,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华佗见状,决然拒官辞职,选择以医济世的道路他刻苦钻研,学识渊博,精通内、外、妇科与儿科等多种医术,尤其擅长于麻醉,在医疗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史传他年逾一百零一岁犹有壮容,身体特别健康 据说他为曹操所杀时还是耳聪目明满头黑发呢!他的弟子吴普、樊阿等都活到101岁那么华佗的养生秘诀是什么呢?喜爱运动 华佗非常重视体育运动与劳动熬炼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削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意即人们须要常常参与体育运动(或劳动),但应避开过于劳累常常活动,便可加快食物消化,使血流循环畅通无阻,从而生不了病这就像门枢轴,时常运用转动,就不会僵涩失灵 仿照五禽 关于“五禽戏”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华佗年轻时去公宜山采药,爬到半山腰时发觉了一个洞窟,他很新奇,正想进去,突然听到里面有人在谈论医道,他就站在洞外听他听得入了神,听着听着,听见那两个人谈起了华佗,这可把他吓坏了,他刚要 转身跑去,突然听见一个人叫道:“华生既已来了,何不入内一叙!”华佗只好硬着头皮走进去,原来是两位白发长须的仙人。

他们向华佗传授了很多奇异的医术,还传给他一套健身功法:仿照虎、鹿、熊、猿、鹤的姿态去运动,这就是闻名的“五禽戏”华佗下山之后,依教奉行,不但救治了众多的病人,也增进了自己的健康 从中医的角度看,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分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对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藏人们仿照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地起到了熬炼脏腑的作用,所谓“超乎象外,得其寰中”是也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化无端,或独立高飞仿照它们的各种姿态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熬炼,正如华伦所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不老这里明确地指出了五禽戏的作用原理:通过肢体的运动以流通气血,祛病长生 现代医学探讨证明,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熬炼方式它能熬炼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抑制功能和调整功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它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脏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同时它还能增加肠胃的活动及分泌功能,促进消化汲取,为机体 活动供应养料。

在华佗那个年头,他虽然不明白这些道理,但却能靠着长期的阅历,总结出这么一套科学的健身方法,实在是很了不得的 就五禽戏本身来说,它并不是一套简洁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保健气功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复原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后代的太极、形意、八卦等健身术都与此有若干渊源无疑,它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 由于华佗坚持练习“五禽戏”,脸似古铜,黑发满头,牙齿坚实,步履稳健,身体非常健康在他所近一百零一岁时,仍面若童颜,精神矍铄,动作灵活,步履矫捷他的弟子吴普、樊阿等人依法熬炼,也活到了90多岁,仍耳聪目明因此,华佗的长寿,完全得力于“五禽戏”的熬炼 历史 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独创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 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很多类似的健身法,五禽 戏又 称“五禽操”、“五禽气功”、“一百零一步汗戏”等最早记载了 “五 禽戏”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但也有人认为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仿照熊、虎、猿、鹿、 鸟 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 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 济、 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

内容 五禽戏由5种动作组成,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 每种动作都是仿照了相应的动物动作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协作气息调理 篇二:华佗养生思想及养生方法探讨——周煊明 华佗养生思想及养生方法探讨 【摘要】保养生命、延年益寿是人类从古至今的幻想,中国自古便重视健康与长寿华佗在继承前辈理论基础上,自学成才,深化发展了时间养生理论、精神养生理论,并提出了详细的实施原则,华佗创编了服气吐纳六字诀静功、五禽戏动功,在民间、医学界备受推崇,其还提出了十余条养生食法,善用简洁的食材搭配烹调,防治疾病 【关键词】养生;中医;华佗 生命是永恒的话题,每个生物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短而珍贵故保养生命、延年益寿是人类从古至今的幻想,养生长寿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记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突出医学预见性的重要性,重视养生在疾病防治中的地位中国自古便重视健康与长寿,《黄帝内经·素问》有云:“尽终其天年,度一百零一岁乃去”,明确提出了养生的理论与方法,认为恰当的生活是养生的关键,将“治未病”作为医学实践之根本《论语》有云:“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主见和谐、阴阳调和,认为和谐、阴阳调和是养生之道,《老子》有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这样才能神气自满,延年益寿。

华佗(生于108年~145年之间,卒于203年~208年)是我国古代闻名医学家,其通过自学成才,兼通诸多经籍,史籍记载华佗通晓养生之术,《后汉书》、《三国志》均认为其终有一百零一岁之龄,且仍貌有壮容,其弟子数人都享有高寿,可见华佗确得养生之法本次探讨试就华佗养生思想及养生方法进行概述[1] 1 华佗时间养生理论与方法 时间是中医科学的本质特征,顺应四时的养生理论更是家喻户晓,四时阴阳五脏经络将时间因素摆在第一位从哲学上看,时间也是宇宙的基本属性,养生从本质上也以延长生命时间为主要目的,现代科学探讨显示生物生理、生活习性受“生物钟”限制,很多生理指标都具有明显的节律性,这是生物体在亿万年进化过程中对宇宙天体运动适应性结果,若生物钟运转失常就可能诱发疾病、加速苍老《内经》、《素问》中多有关于时间养生论述华佗继承了这种养生理论,并有所创新,《中藏经》中有云:“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认为人法自然,需 顺天应时,人者,上禀天,下萎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确定了时间养生的科学性、重要性[2] 华佗在总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春夏秋冬四季养生基本原则与方法其推崇《素问》中的顺应四时原则:“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新,使志安静”;“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

华佗在此基础上,强调人体五脏六腑在四季养生中的相宜与禁忌以肝为例,其认为肝主春之时,春季养生需养调肝胆,认为“不行发汗”、“不行下”,在饮食上需避开运用辛辣以免损伤汗液;留意饮食卫生,避开发生腹泻;并适当补水华佗用“不汗、不下、不滤、不冷、不热、不绝”等养生方法指导养生活动 针对一日内时间改变,华佗认为:“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提出“秋首养阴,春首养阳”总法则,在此基础上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很多详细的养生方法,认为需外避风寒暑湿、内免饥饱劳役,认为应时巡经调息导引、服气吐纳养阴,编创五禽戏,同时注意日内精神情志调养,协调七情[3] 中医还强调宇宙整体观,有运气学说,宇宙间自然改变存在紧密的联系、互为因果、相互转化,认为自然界一切改变都有规律可循,唯物观辩证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华佗在养生实践中提出了运气推算的基本方法,如《内照图·运气节要》,注意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中,视察节气改变、气候异样,注意调整养生策略 2 精神养生思想及方法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调整、修养精神移植,维持心理健康,以预防身心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目的,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认为心理精神因素与生命健康亲密相关,如高血压与人性格亲密相关。

所谓养心莫擅长寡欲,物欲、情欲过剩都可能致病孔子是精神养生的先驱者,强调人生命质与量、情志、道德相结合,是一种高品质、主动处世的科学体系,有助于延年益寿养生应“和喜怒,养心神”,以促心藏神,神安则寿华佗精神养生思想继承了《内经》传统,并进一步发展,总结了很多实践阅历,如《中藏经·论气痹》有云:“气痹者,愁忧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华佗 意识到萎靡的精神世界可导致各种病变,是生命损败的起先,明确提出精神已死的人,医药也无用华佗认为精神养生与五脏六腑关系亲密,两者互为表里 华佗提出“好学、立志、求德”是精神养生法的基本方法,“好学”则智全,立志则虑少,求德则思宁,三者相合,即心安、脉平、气血和、魂魄不散,五脏健康,人得长寿 3 气功养生与饮食养生 3.1 饮食养生 《素问》有云:“五味入口,藏于胃肠,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类仍遵循生命基本特征,从自然界获得物质条件,人与自然界通过饮食进行物质交换,合理膳食可调养精气,防治疾病华佗遗著中很多药方时至今日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养生食法主要包括华佗茯苓酥神方、华佗杏仁酥神方、华佗杏子丹神方、华佗耆婆汤神方、华佗牛乳糖神方、华佗猪肚煎神方、华佗牛蹄煎神方等,善用简洁的食材搭配烹调,治疗各类常见躯体不适。

3.2 气功养生 气功养生由来已久,根据详细方法可分为吐纳、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等,自上古留传至今《吕氏春秋》有云:“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可见春秋之际尚无系统的气功理论,《黄帝内经》有明确提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基本修炼方法气功是通过调整呼吸、身体活动、意识的熬炼方法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功法,将气功养生正式纳入中医科学发展轨道中,概括服气吐纳六字诀,属静功气功,其又编创了动功功法五禽戏,该法流传至今,已发展成为气功养生的主流学派,在民间、医学界备受推崇 4 小结 华佗是古代名医,提出了很多养生理论与方法,直至今日,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其遗著中多有伪托者,但亦可体现华佗之精神,现代人应在学习华佗养生理论与方法同时,学习华佗治学严谨、求术创新、大胆实践的精神,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发扬传承其精神 【参考文献】 [1]丁娟,李文林,陈涤平.中医养生探讨现状概述[J].辽宁中医药高校学报, 2022,14(12):212-214. [2]陈志鹏,胡郁坤,刘光宪.养生颐年学术思想初探[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28(12):2585. [3]周煊明著.周易:天人合一的大才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2,第一版:149-162 篇三:华佗告知你怎么不得病 华佗告知你怎么不得病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

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汗水没落,冷水莫浇温水刷牙,防敏固齿 2.吃米带糠,吃菜带帮男不离韭,女不离藕青红萝卜,生克熟补食不过饱,饱不急卧 3.养生在动,养心在静心不清净,思虑妄生心神安静,病从何生闭目养神,静心益智 4.药补食补,莫忘心补以财为草,以身为宝烟熏火燎,不吃为好油炸腌泡,少吃为妙 5.臭鱼烂虾,索命冤家食服常温,一体皆春冷勿冰齿,热勿灼唇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6.多食果菜,少食肉类饮食有节,起居有时头部宜冷,足部宜热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7.养生在勤,养心在静 8.人到老年,必需锻练,漫步慢跑,练拳舞剑;莫怕寒冷,清扫庭院,绘画添趣,心胸广宽; 9.闻鸡起舞,床不行贪,种花养鸟,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