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课 《草原》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2、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猫城记》、《离婚》、《四世同堂》3、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4、“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这句中的“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支,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中的“回味”指对经历或接触过的事情重体味5、蒙古族习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那大慕”的主要内容6、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二课 丁香结一、通晓词义①朦胧:不清楚,模糊 ②遮掩:掩饰;隐瞒;遮蔽。
③恍然:突然醒悟;忽然;猛然 ④笨拙:不聪明,不灵巧,反应迟钝⑤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⑥平淡无味:质性平和无味,后指平平常常二,理解课文内容分:1.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是:①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②花开有紫、红、白等色;③淡淡的幽雅的甜香2.作者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原因有二:①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②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3.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①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含义是: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这样,我们就会觉得生活充满乐趣了4.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结合本文,体会“丁香”一词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5、文章第1、2段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了丁香花?联系第6段,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答:第1、2段分别从色彩(雪白)、香味(甜香)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作者以丁香的雪白、甜香,映衬人们对美好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6、赏析: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答:“探”,伸出头或身子;“窥”,暗中察看使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丁香花的调皮与可爱的神态,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7、文章第3段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斗室的三棵白丁香?答: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第三课 古诗词三首(一)宿建德江一、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擅长五言律诗,多是写山水田园为题材,充满对自然及现实人生的依恋,有些诗歌也流露抑郁失意的伤感情绪著有《孟浩然集》二、解释词义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2、移舟:将船靠近岸边的意思 3、泊:停船靠岸4、烟渚:雾气笼罩的江中小块陆地 渚:水中小块陆地5、日暮:傍晚6、客:指诗人自己7、新:增添8、野旷:原野空旷辽阔旷,空阔的意思9、天低树:天幕低垂,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10、近:亲近 三、古诗释义:船停泊在烟雾迷蒙的沙洲边。
天色渐渐的昏暗了,在外作客的愁思又缕缕地涌起 一望无际的平野上,远处的天空,好像比树木更低些月亮倒映在清澈江水上,好像月亮就在人身边似的 四、古人借月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五、思乡的诗词天净沙 秋思【元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多音字:卷 juǎn (卷土重来)jun (试卷) 散 sn (散步) sǎn (散文) 二、重点解释翻墨:打翻了的黑墨水未:没来得及白雨:白色的雨点跳珠:跳动的珠子本文指雨点大,杂乱无序三、古诗义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色的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跳入船中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下往上看,湖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三、按课文内容填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宋】苏轼,一二句写浓云骤雨,三四句写雨过天晴。
整首诗中把黑云,白雨,青山的色彩进行对比,突出夏季骤雨的特点,写出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色变化四、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寓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人介绍: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三)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宋 辛弃疾1、诗人介绍: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历任安抚使等职,一生政治清明,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但他也有清新自然的的词作2、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农村之时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苦,常常因农民的丰收在望而喜悦,也为百姓疾苦而伤怀。
3、《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不是题目,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为中调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4、诗词释义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释义:明亮的月亮升起来惊动喜鹊飞离树枝,清凉的夜风伴随着蝉的鸣叫解析: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意思: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意思:很远的天空闪烁着七、八个星星,山前滴落着两三点雨滴4)、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意思:旧时相识的茅店、围绕土地庙附近的树林,就在小溪上的石桥转个弯儿便看见了5、上阙(片)写乡村田野清幽的夜色,恬静的气氛和丰收的年景写到的景物有:明月、树枝、喜鹊、清风、夜空、蝉。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辛弃疾,这首诗写出了乡村夏夜的恬静自然美景, 表达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丰收在望的喜悦7、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这首诗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忽见”的“见”读_xin_,这里的“忽见”的是溪桥,那份惊喜不禁让人想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一句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8、尽管是夜行,但作者并不寂寞,词中写到了许多声音,有鸟声,有蝉声,有人声,有蛙声第四课 花之歌一、描写花的四字词语花枝招展、火树银花、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团锦簇春暖花开、繁花似锦、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百花齐放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花之歌》选自纪伯伦的散文诗集《泪与笑》,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永与清新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生动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这首优美的散文诗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使花儿人格化,富有灵性,亲切自然同时文中大量排比句式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有节奏,充满韵律,有利于渲染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2、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骄子”,与印度的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其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远大的理想,并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力量,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3、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在作者的笔下花是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 诸元素之女、礼品、冠冕、生者赠与死者的祭献六、句子解析1.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两个“又”写出了花儿们周而复始、四季轮回的生命旅程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比作星星,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精灵般的花的形象跃然纸上3.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暗示了花在自然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既展示出了诗意的浪漫,也写出了现实的情景4.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原野上摇曳、清风中呼吸、星星陪伴微睡、太阳凝视中醒来”写出了花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表面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正是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5.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饮朝露、听鸟鸣、舞婆娑”,花的生活精彩纷呈人生有开花就有结果,写出了花的积极乐观态度诗人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生命,这就是诗人的真正意图6、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并未完全领悟 这是作者以花自喻,借花来表达他坚持追求光明和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7.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请将有关句子画下来大自然的语言”、“诸元素之女”、“亲友间的礼品”、“原野上摇曳、清风中呼吸、星星陪伴微睡、太阳凝视中醒来”“饮朝露、听鸟鸣”等等,都是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出花的形象,渗透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8.交往的“礼品”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