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5.01KB
约72页
文档ID:441947693
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_第1页
1/72

窗口标题窗口内容中央空调冷负荷计算2008-10-27 21:02 冷负荷构成及计算原理4.1.1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具体计算见附录1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LQ1=F•K•(tl n - tn) W (4.1)式中:LQ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外墙和屋面的面积,㎡; K——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可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构造,表1-6(a)或表1-6(b)[1]中查取;tn——室内计算温度,℃; tl n——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类型分别在表1-7(a)~表1-7(g)[1]中查取必须指出:(4.1)式中的各围护结构的冷负荷温度值都是以北京地区气象参数为依据计算出来的,因此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应按下式进行修正: t'l n =( tl n + td) •ka• kp ℃ (4.2)式中: td——地区修正系数,℃,见表1-8(a)及表1-8(b)[1];ka——不同外表面换热系数修正系数,见表1-9[1]; kp——不同外表面的颜色系数修正系数,见表1-10[1];2) 内墙,楼板等室内传热维护结构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当空调房间的温度与相邻非空调房间的温度大于3℃时,要考虑由内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对空调房间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可按如下传热公式计算: LQ2=F•K•(tl s - tn) W (4.3)式中: F——内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m²; K——内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 m²•k) ;tn ——夏季空调房间室内设计温度,℃;tl s ——相邻非空调房间的平均计算温度,℃ 。

t'l s按下式计算 t'l s = t + tl s ℃ (4.4)式中:t ——夏季空调房间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l s ——相邻非空调房间的平均计算温度与夏季空调房间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差值,当相邻散热量很少(如走廊)时, tl s 取3 ℃,;当相邻散热量在23~116 W /m2时, tl s取5 ℃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 玻璃窗瞬变热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LQ3=F•K•(tl – tn) W (4.5)式中:F——外玻璃窗面积,m²; K——玻璃的传热系数,W /( m²•k) ; 本设计单层玻璃K=6.26 W /( m²•k) ;tl——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逐时值,℃,见表1-13[1];tn——室内设计温度,℃ 不同地点对t l按下式修正:t l’=t l+ t d (4.6)式中:t d——地区修正系数,℃ ,见表1-14[1]。

4.1.2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LQ4=F•C Z•D j.max• CLQ W (4.7)式中:F——玻璃窗的净面积,是窗口面积乘以有效面积系数Ca, 本设计单层钢窗Ca=0.85; C Z——玻璃窗的综合遮挡系数C Z=Cs•Cn ;其中,Cs—— 玻璃窗的遮挡系数,由表1-16[1]查得,6mm厚吸热玻璃Cs =0.89;Cn——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表1-17[1]查得,中间色活动百叶帘Cn =0.6;D j.max——日射得热因数的最大值,W/m²,由表1-18[1]查得;CLQ ——冷负荷系数,由表1-19(a)~表1-19(b)[1]查得4.1.3 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Q7=Qq+Q•CLQ W (4.8)式中:Q7——设备和用具实际的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Qq——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W;CLQ——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则CLQ=1.0。

设备和用具的实际显热散热量按下式计算1)电动设备当工艺设备及其电动机都放在室内时: Q=1000•n1•n2•n3•N/η (4.9)当只有工艺设备在室内,而电动机不在室内时: Q=1000•n1•n2•n3•N (4.10)当工艺设备不在室内,而只有电动机放在室内时: Q=1000•n1•n2•n3• N (4.11)式中:N——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kW;η——电动机效率,可由产品样本查得;n1——利用系数,是电动机最大实效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可取0.7~0.9可用以反映安装功率的利用程度;n2——电动机负荷系数,定义为电动机每小时平均实耗功率与机器设计时最大实耗功率之比;n3——同时使用系数,定义为室内电动机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安装功率之比,一般取0.5~0.82)电热设备散热量对于无保温密闭罩的电热设备,按下式计算: Q=1000• n1•n2•n3•n4•N (4.12)式中:n4——考虑排风带走热量的系数,一般取0.5;其中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3)电子设备散热量 计算公式同(4.10),其中系数n2的值根据使用情况而定,本设计对计算机n2取1.04.1.4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的不同,其冷负荷计算式分别为:白炽灯:LQ5 =1000•N•CLQ W (4.13)荧光灯:LQ5 =1000•n1•n2 •N•CLQ W (4.14)式中:LQ5——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n1=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可取n1=1.0;本设计取n1=1.0; n2——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然通风散热与顶棚内时,取n2=0.5~0.8;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取n2=0.6~0.8;本设计取n2=0.6; CLQ——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本设计照明设备为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设置在顶棚内,荧光灯罩无通风孔,功率为30w/m²。

设备负荷为40 w/m²4.1.5 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式为:LQ6=qs•n•n’•CLQ +ql•n•n’ W (4.15)式中:LQ6——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s——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见表1-20[1]);n——室内全部人数;n’——群集系数,办公楼群集系数为0.93;CLQ——人体显然散热冷负荷系数,人体显然散热冷负荷系数(见表1-21[1])4.1.6 新风冷负荷目前,我国空调设计中对新风量的确定原则,仍采用现行规范、设计手册中规定或推荐的原则, 办公楼的新风量取30 m³/h.p夏季,空调新风冷负荷按下式计算:CLW=1.2•LW•(hW-hN) W (4.16)式中: CLW——夏季新风冷负荷,KW;LW——新风量,kg/s;hW——室外空气的焓值,kj/kg;hN——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4.2 湿负荷 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可按下式计算: D=n•n’•w•10-3 kg/h (4.17)式中:D——人体散湿量,kg/h;n’——群集系数,办公楼群集系数为0.93;w——成年男子的小时散热量,kg/(h•p);26℃时,极轻劳动成年男子的小时散热量为0.109 kg/(h•p)。

4.3 各层房间冷负荷计算表4.1 办公室冷负荷汇总表 时间房间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421847505011520244265671605863406520647958092#373741394323445345624629469147264740480145313#372341334330447345884661472047224747478445313#(2间)744682668660894691769322944094449494956890624#341438244021416442794352441144394438447542504#(3间)1024211472120634.4 各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4.4.1 方案终上所述,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的新风供给方式用单设新风系统,独立供给室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有:1)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焓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2)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含湿量线,新风机组承担部分室内冷负荷;3)新风处理到焓值小于室内状态点焓值,新风机组不仅承担新风冷负荷,还承担部分室内显热冷负荷和全部潜热冷负荷,。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