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蜈蚣的根底知识

菲***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3.14KB
约20页
文档ID:309127729
蜈蚣的根底知识_第1页
1/20

蜈蚣的根底知识 罗愿《尔雅翼》云:“蜈蚣生深山枯木中者,遇天将雨,群就最高处,作拏空欲奋之状古时即有人以蜈蚣为食物,葛洪《遐观赋》载:“南方蜈蚣,大者长百步,头如车箱可畏恶,越人猎之,屠裂取肉,白如瓠,称金争买为羹炙 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有洪七公吃蜈蚣的描写,又说“那百粤之地毒蛇作羹,老猫炖盅,斑鱼似鼠,巨虾称龙,肥蚝炒响螺,龙虱蒸禾虫,烤小猪而皮脆,煨果狸则肉红,洪七公如登天界,其乐无穷《清稗类钞》记载**人吃蜈蚣,“食时,自其尾一吸而遗其蜕 **名菜“百足虾仁”指的是吃蜈蚣 药性 咸、辛,温 归肝、脾、肺经 药效 败毒抗癌、息风解痉、退炎治疮 主要成分: 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 即组胺(Histamine)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尚含脂肪油、胆固醇(Cholesterol)、蚁酸(Formic acid)等.亦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δ-Hydroxylysine);氨基酸有组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 药理作用: 1. 止痉作用 止痉散(全蝎、蜈蚣)每天1g, 连服1、3、9天后, 对卡地阿佐、士的宁、烟碱的半数惊厥量引起的小鼠惊厥均有对抗作用, 在同剂量时蜈蚣对抗上述3种药物的惊厥效价比全蝎高, 而对盐酸古柯碱性惊厥则无效. 2. 抗真菌作用 蜈蚣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严密着色芽生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 抗肿瘤作用 蜈蚣水蛭注射液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它能使小鼠的精原细胞发生坏死、消失.蜈蚣水蛭对小鼠肝癌瘤体的抑制率为26%, 属于微效, 对网状内皮细胞机能有增强作用, 但长期应用对肝脏有损伤.化癌丹(含昆布、海藻、龙胆草、全蝎、蜈蚣、醋炒大米等), 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2.蜈蚣的习性与饮食 1、喜群居: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2、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 3、喜欢阴暗潮湿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的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4、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 白天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触角来搜捕猎物开展觅食 5、具有舔舐的习性 蜈蚣用第1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2小颚末节反面上刷状的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得干干净净 6、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活动常与温度相关。

蜈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当温度为11℃~15℃时,蜈蚣的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蜈蚣则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可是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暂停下来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时,体内失水太多,则使身体干枯而死亡 7.湿度;饲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窝土湿度为10%~20%时,蜈蚣的一切生命活动最为活跃,也就是说这是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合的湿度 二、蜈蚣的食性 蜈蚣属肉食性动物,其性凶猛,不但吃食弱小动物,还敢向比它大几倍的动物进攻蜈蚣喜食各种昆虫,如蟋蟀、蝗虫、金龟子、稻苞虫、蚱蜢、蜘蛛及各种蝇、蜂类的卵或蛹,也爱吃蚯蚓、蜗牛、蛞蝓,此外也会捕食蜥蜴、壁虎、蛙类、小鱼等当食物缺乏或水分减少之时,也会吃西瓜、黄瓜、苹果等多汁瓜果,以及幼嫩青草、蔬菜等来维持生命活动 蜈蚣有饮水的习性,人工饲养蜈蚣时需供应清洁的饮水,可把饮水装在浅盘中,让其自由饮水 三、前期准备工作 场地的准备:人工饲养蜈蚣的主要方式有箱养法、缸养法和池养法三种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创造蜈蚣栖息隐身的缝隙和窝穴,并且大小适中,要选择安静的环境,饲养场所要尽量保持清静,减少对蜈蚣产生不必要的惊吓干扰,影响蜈蚣的正常生长活动。

设施的准备:蜈蚣的饲养设施较为简单,主要根据养殖方法来准备设施,但无论可种养殖方法,蜈蚣的饲养土一定要准备,其土必须疏松、肥沃和潮湿 饲料的准备:由于蜈蚣喜爱食昆虫,因此要预先解决蜈蚣的饲料问题 防疫的准备:蜈蚣易生绿僵菌病、黑斑点病、胃肠炎、蜈蚣咽喉部溃疡病、脱壳病等病、因此要掌握防疫知识,定期开展消毒,投喂药物开展预防 四、饲养的基本知识 春季饲养 早春气温较低,复苏出蛰的蜈蚣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活动力及消化力均不强清明后调整窝土湿度为20%,此阶段温度低于15℃,不喂食,以免进食过早或暴食暴饮而导致腹胀初开食时,以600条为例,先用半片食母生研为粉末,拌奶粉水让蜈蚣吸吮,需喂2~3天,对蜈蚣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夏季饲养 立夏以后,蜈蚣开始频繁活动,气温在25℃时进入配种期这个时期湿度要调节好,过干易影响胚胎发育,过湿则易生病,此期窝土以手捏成团,手松能散开,含水22%~25%为宜蜈蚣产卵、孵化需要安静的环境,若有惊扰,易发生吃掉卵粒及幼体的现象因此,要勤观察,做好查窝引产工作,将待产卵的雌体分开饲养 在炎热的夏季,要做好降温防暑工作。

调节温度在20℃~32℃之间每天除饲料保鲜外,每月对蜈蚣可能发生的疾病给予1~2次预防药,以保证蜈蚣安全度夏,顺利完成孵化任务 秋季饲养 立秋后转入多雨季节,此期间窝土湿度在22%左右秋分后,当空气相对湿度为75%左右时,蜈蚣的食量剧增,代谢过程也加快,要加大供食量,好让蜈蚣生长发育,以利于蜕皮和贮积营养 冬季饲养蜈蚣每年11月底天气转冷时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入冬后要采取各种措施防寒,一般养殖池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这样蜈蚣越冬不眠,可提高其繁殖能力 3.蜈蚣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种类? 蜈蚣是节肢动物 身体又扁又长,大约有12厘米左右,金黄色的头上长了一对细长的触角和一对单眼,嘴是由一对大颚和一对小颚组成身体由21节组成,反面是暗绿色,腹面是黄褐色,每节上都生长着一对足,第一对称“颚足”,足上有发达的爪和毒腺,最后一对向后延伸像是尾 蜈蚣生活在腐木和石隙中间,行动十分敏捷,每当晚上外出捕食小动物,白天闭门不出我国各地常见的是少棘蜈蚣 蜈蚣在中医学上有重要的医药价值,现在正开展人工养殖和研究 蜈蚣的生活习性 1、喜群居:蜈蚣有大小聚居在一起的习惯,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2、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 3、喜欢阴暗潮湿 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的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4、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 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 白天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就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靠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靠触角来搜捕猎物开展觅食 5、具有舔舐的习性 蜈蚣用第1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2小颚末节反面上刷状的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得干干净净 6、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活动常与温度相关蜈蚣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32℃,当温度为11℃~15℃时,蜈蚣的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 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蜈蚣则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可是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暂停下来。

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时,体内失水太多,则使身体干枯而死亡 蜈蚣的种类很多,分为汉蜈蚣、苏蜈蚣、多棘蜈蚣、韩氏蜈蚣、模棘蜈蚣、小棘蜈蚣等 4.蜈蚣的介绍、分类、繁育、益处? 蜈蚣是蠕虫形的陆生节肢动物,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 蜈蚣的身体是由许多体节组成的,每一节上有一对足,所以叫做多足动物白天它们隐藏在暗处,晚上出去活动,以蚯蚓、昆虫等动物为食 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并位居五毒首位 箱养,养殖箱用木板制成,其大小以长55厘米,宽45厘米,高30厘米较为适宜,箱内壁贴上一层无毒塑料薄膜,箱口配制有一个铁纱的箱盖箱制成后,放在 室内适当的位置,多个箱则排放好,箱底放多层瓦片,瓦片间的距离为1 5厘米左右,用水泥在四周垫脚,通常5-6片为一叠,这样瓦片间留的空隙可供蜈蚣栖 息 瓦片入箱前,要用水洗干净,并吸足水,以便为蜈蚣创造一个潮湿环境 而且一定时间后更换一批预先制做好的新的瓦片,以保持湿润和清洁卫生 缸养,通常采用陶瓷缸,选择口径宽50-60厘米,高80-100厘米的陶瓷缸在室内摆放在适当位置,缸底放一层碎石子或碎瓦片。

在上面盖一层30厘米 厚的肥沃菜园土,稍整平,在土表上按箱养方式堆叠瓦片,最上层瓦片离缸口20厘米左右,在缸口上用铁纱盖罩住防止蜈蚣逃跑 池养,是 在室内或室外建池养殖,池为砖水泥构造池内环境要温暖、凉爽、潮湿、安静 室内池一般每个池面积2平方米左右为适宜,长方形,池高为50-60厘米,内 壁用水泥抹平不留任何空隙,并衬上农用薄膜,或用20厘米宽的玻璃在池上方镶嵌一圈 池底不铺放水泥,先铺一层厚约10厘米的小土块,再在上面堆放5-6 层瓦片,瓦片间留有1 5厘米的空隙,供蜈蚣栖息和产卵孵化在天气寒冷的地区,可在池壁围墙内侧距离墙的一定距离外挖一条深50至60厘米的坑,坑内堆 放石头,碎砖碎瓦片,并造成空隙,供蜈蚣越冬,池口用铁纱盖或塑料纱盖罩严 蜈蚣营养分析: 1祛风镇痉 可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引起的痉挛抽搐、角弓反张、口噤,有较好的祛风镇痉作用 散结攻毒治疗疮疡肿或瘰疬溃烂,可配其他药调敷 亦可用于治疗毒蛇咬伤 本品辛温有毒,主入肝经,其息风、通络之功,近于全蝎而作用更强,用治肝风、顽痹等症,常相须为用 5.请问蜈蚣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生活习性是什么吃什么对人有没有害请问 蜈蚣是一种节肢动物。

生活习性如下: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 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 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