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caoka****i12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3KB
约2页
文档ID:142986762
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 阿长与《山海经》》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1/2

《第6课 山海经》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把握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重难点)【知识链接】《山海经》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理书,还保存了不少古代的神话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原文: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译文: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自主学习】1.了解神话的有关知识,积累生字词发鸠( )之山 柘( )木 白喙( ) 溺 ( )水 湮( )于东海 夸父(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⑴夸父与日逐走: ⑵北饮大泽: ⑶道渴而死: ⑷文首: ⑸以堙于东海:3.理解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夸父与日逐走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精卫填海》选自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古的 书,保存了不少古代的 你知道的神话故事有 、 5.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两则神话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各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合作探究】读课文,回答问题:1.精卫的状貌、叫声、来历各是怎样的?读了这些描摹和叙写,你有怎样的感受?最能突出其锲而不舍精神的词是什么? 2.《夸父逐日》全文共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为几个画面描述夸父的? 你如何评价夸父追逐太阳的举动?这种精神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在你心中夸父、精卫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